【绪语】感怀近三十年来的交通之变迁

说明:近来对出行交通变化有所感慨,因而借此篇来感怀一下,也是满足内心怀旧情绪~敬请阅读~

出行交通,可以说是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任凭是谁,都离不了。不同时代,不同时期,出行交通都在发生着最明显的变化。它的变迁也正是一个时代最鲜明的印迹,更是如同一面镜子,常常映射出社会的进步和变化。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这样的情景曾经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感叹,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经历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程,在出行方面,真的可以说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想象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人们出行基本都是靠步行。“要想富先修路”,这个最广为人熟知的标语口号,风行一时,然而那时候很多农村的路仍然是土路或者石子路。儿时的我,记忆很是深刻,每天上学也是步行几公里的土路,那个时候最怕刮风下雨下雪的天气。那个时候每逢跟随家里人去赶集,也是步行前往,所以赶一次集通常都要花上大半天的时间。后来,村里渐渐多了一些手扶拖拉机,每次赶集还是和现在的拼车似的,但来回节省了很多时间。

虽然八十年代自行车已经算是普及了,但在多数村里还未达到一家每人一辆的份上,很多时候,一家有一辆就很不错了,而且还是谁出门谁用。我印象里,我们家当时只有一辆大梁自行车,每次都是我父亲骑着去镇上教书。大约在我五年级的时候,我叔叔买了一辆自行车,从那时起我才学会如何骑自行车。时至如今,村里的主干道全部换成了水泥路,昔日的自行车、手扶拖拉机、三轮车已渐趋退出视野,摩托车和电瓶车逐渐不分老幼男女各一辆。听长辈们说,改革开放之初的那些年,每次去省城,来回硬是步行的,有时候天不亮出发,回来都凌晨了。随着公路越修越好,现在村里往返省城,定点大巴、短途中巴每日有好几班,很是方便,往日那步行的日子一去不复还了。如今甚至有的农村家庭,慢慢用上了小轿车,出入就更便利了。这其中的变化,真是犹如电影一般。

我读中学那会,县城里,那会出租车还不是很多,更不用说是私家车了,畅行城内的还是以大梁自行车和小型自行车为主。这个时候,我父亲给我买了一辆小型自行车,一用就是三年,有时还会骑着它往返县城与老家农村,虽然那时确实有些累,但还是愉快的。那个时候,连接县城与农村的公共汽车也不多,一天当中就那几个点会发车,所以每次要回家,都要提前很长时间去候车点等待。有时候,为了省来回路费,我和父亲直接就骑自行车往返,这也是我和我父亲共有的一份记忆了,很多年以后,父亲虽然因病离开了人世,但这些记忆将成为我们全家的记忆。那辆父亲给我买的自行车也因“劳累过度”而光荣退休,重新融入“铁流”之中。

我第一次接触火车是我九岁的时候,也是我父亲带我前往我二爷爷家里,那时感觉很新奇,虽然还是绿皮车,但乘坐体验远不同于汽车,平稳便是其一大优点。我记得我在县城读书那会,准确来说是我初中的时候,每天晚上,我会央求父亲带我去旁边的火车站看火车,因为我总觉得那很神奇,特别是火车进站的那一刻。高中那会,因为不住校,每天步行往返学校与家里。以后的岁月里因为外出求学,往返学校与家里便是这种绿皮火车或普通快车,它们就成为了我的旅行朋友。记得第一次去重庆西南大学报到的时候,坐了足足二十五个小时,当时真心感叹重庆太远了。2014年的7月,成都与合肥区间终于开通了动车,这个消息一出来真是把我乐坏了。当时我在四川工作,于是早早预定回家的动车票,第一次踏上从成都回合肥的动车上,我的心是激动的,虽然全程下来时间还是很长,依然需要十一个小时,但体验却非常舒服,这东西终于实现了朝发夕至。

有一种错觉,仿佛自2014年以后,全国高铁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逐渐实现区域高铁化。现如今中国高铁已然成为中国的另一张华丽的名片,中国成功走出国门,面向世界。想富先修路,国强同样先修路,国家在这方面真是做了足足的功夫,无论从东到西,还是由南往北,高铁慢慢勾连起来,形成了新时代的交通网络(车同轨)。除了高铁,现如今还有飞机、航空等交通方式,其性价比也越来越亲民,似乎可以说实现了城市之间的“瞬时移动”。

话说回来,一个城市里面最让我欣喜的要数地铁了。在重庆、在成都那会,自从见识到地铁的妙处以后,盼望合肥早日开通的心愿就一直未停。终于在2016年年底,1号线运行了,合肥从此实现了乘坐地铁的时代;2017年年底,2号线也开通运营,合肥又一次实现了进入换乘的时代。

今日的中国,在互联网+时代的推动下,城市交通逐渐实现了智能与共享,滴滴出行、共享单车,可以说是时下每一个国人日常出行的方式。每个城市各种智能打车服务也越来越丰富,体验越来越棒。从互联网+进化来看,未来社会的智能交通肯定还会有新的突破,这一点我毫不怀疑。

这就是我们的中国,广袤的领土上时时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交通的变化,从改革开放之初的自行车和为数不多的公共汽车,到如今应有尽有的出行方式,普通人出行真正进入了“享受”期。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犹如弹指一瞬间,在一个中型城市,各种各式的品牌轿车、出租车与私家车更是与日俱增。基于出行交通的变迁,也真切让国人尝到了改革红利的滋味。每当想起这些,心里就颇为自豪,随着中国高铁遍及全球,中国的“触角”逐渐伸向全世界,这种国强的形势真是给国人注入了一剂强心剂,这大概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年后国人心里最大的精神感受。

浮游沧海

先秦历史爱好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