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动物的排尿时间都是21秒,人也是哺乳动物,怎么会长短不一?

我可能与一般写科普文章的作者有所不同,除了抽出时间分享一些有意思的天文、地理、气象和动植物科普内容以外,同时也是万千全职妈妈中的一员。但我或许又与许多全职妈妈们不太一样,暂时还没有、未来也不大可能在各个兴趣班之间来回奔走。

是的,比起“鸡”娃,我更愿意“鸡”自己!哈哈哈哈~

别看孩子还只是个孩子,我已经快30岁了,实际上,很多他不知道的东西,其实我自己也不懂。所以,我们喜欢交换自己知道的、对方不知道的新东西,比如,我跟他讲别看动物园里的大象看上去比我们逗逗(我家的猫)大很多,但它们尿一次尿的时间都一样长,并且,至少3公斤以上的哺乳动物们都遵循21秒的小便定律。

经常带孩子的人这个时候一定想到了,是的,没错!他不仅问我为什么每次尿尿刚好是21秒,还问人也是哺乳动物,他自己体重都已经42斤了,怎么每次尿尿的时间好像都不一样长?

这个有意思的冷知识,不知道有多少家长了解,但的确是科学家做了相关研究得出的这个结论。其实,21秒法则也叫做小便定律,而最后总结出3公斤以上的哺乳动物(除了人类)具有排尿定律的人,包括一位名叫帕翠莎·杨的美国动物学家,以及参与跟踪和研究的同事们。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个研究太无聊,但的确有这么一群科学家去做了,它们对生活在亚特兰大动物园里的哺乳动物们进行了长时间跟踪拍摄,结果显示不管是跳不起来的大象,还是其他重量级的哺乳动物,也不分它是雄性、还是雌性,这些不同物种、不同性别、就连膀胱都不一样大的哺乳动物们,只要体重达到3公斤以上,完成一次排尿过程都需要21秒。

具体来说,在被科学家们观察的哺乳动物中,有的膀胱体积达到100升,但最小的只有100毫升,这说明体型更大的动物,不仅膀胱相对更大,更长的尿道也会放大引力作用和流量速度。简而言之,尿道能够增强流量,长得大的动物尿道更长就能排出更多尿液,所以,它们排尿的时间才不会比体型小的哺乳动物更长。

也有研究认为,这些动物上厕所的时间都如此短,同时也印证了大自然本来就残酷,如果上厕所的时间越长越容易暴露出破绽,从而让自己陷入到被天敌捕获的危险境地,如果不快点排完尿,就有被吃掉的风险。

也就是说,如果动物排尿的时间太长,便会在自然界中变得没有太大竞争力,这个理论的逻辑,其实和为什么有的动物不躺下睡觉,甚至还要动物在旁边一起的时候才睡觉一样,根本上都是为了提高自身的存活率,避免天敌有可乘之机。

不过,如果这个时候你回头看看我们现代人,尤其是一些特别容易加班的工作岗位,有时候就连上厕所和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也就不难明白在短短的几百万年时间之后,为什么人类会就进化到成为了世界的主人,这可是在地球上活了1亿多年的恐龙也没办到的,如此勤劳的人类果然还是更具有竞争力的动物呢。

当然,哺乳动物的21秒排尿法则,其实也有背后的物理基础作为支撑,简单来说就是高低压(重力)和液压式成正比的,体型比较大的动物在尿尿的时候,主要是把重力作为排除的压力。

这个说法,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试,办法很简单,可以试一试躺着尿尿,又或是倒立着尿尿,这个时候就会发现尿尿似乎变得比平时站着、或蹲着难了很多,尤其是倒立着的时候。道理很简单,因为这些特殊的尿尿姿势,已经难以依靠重力作用,完全是在测试你的膀胱有没有力了。

之所以在这里没有说人类也遵循21秒排尿法则,这是因为人类虽然也是哺乳动物,但却具有很强的自控能力,个人意识会对上厕所的时机和时间都产生很大影响,比如我每次睡觉前、或者出门前都需要上厕所,哪怕半个小时前才去了一次。动物排尿大多都是本能反应,排尿是因为他的膀胱储尿量达到了一定水平,而人类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在膀胱达到储尿最大值前上厕所。并且,科学家们暂时没有详细对人类的排尿时间进行科学验证,所以也就没有直接定下相同的结论,人类虽然也是哺乳动物,但又不能简单地把人类和普通动物相提并论。

其实,这样有意思的知识有很多,比如跑步机原型,在古代其实是用来惩罚犯人的刑具,这一点大家可以从跑步机的英文名中得到启发。我的孩子再过几个月就5岁了,已经在幼儿园度过了快2年的时间,大概能从1数到20,而且,可能过段时间就忘记怎么数了。

如今,父母被划分出了不同的流派,而我,既不是提倡“鸡娃”的虎爸虎妈,也不是完全自然放养的佛系家长。比如阅读这件事,我们家没有“坚持打卡”这种规则,也没有“打卡第100本书”这种计数方式,更没有“阅读到图书馆关门”这么争分夺秒。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的孩子很喜欢阅读,虽然他还一个字都不认识,每天晚上睡觉前必做的事情,那就是让妈妈或者爸爸给他讲书,不同的是爸爸像是完成任务一样,讲完就赶紧让孩子躺下睡觉。但我在阅读前,首先要确认他拿的书是不是已经讲过,如果我讲过,便会让他先给我讲一遍,然后我再详细地给他讲。在我看来,同一本书完全可以重复阅读的,哪怕是不识字的孩子,你也会发现,每一次阅读之后,他总能有新的收获。

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在外面给他报专门的兴趣班,每天放学的第一个问题是:“爸爸妈妈,今天放学了可以做什么,能不能吃……”,是的,他的注意力主要还都在玩什么和吃什么上。最近,学校每天都增设了一节兴趣班,其实就是延迟一个小时放学,我给孩子报了“科学动手做”和“创意美术”,初衷倒不是觉得可以掌握什么技能,只是觉得可以在玩耍的过程中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和锻炼一下动手能力。

这几天孩子特别开心,因为学校专门为他们准备了“萌娃玩六一,闯关大穿越”的六一活动周,真的很开心他还可以在学校体验到钓鱼、捉泥鳅这样的活动。学龄前的孩子如何教育是个充满争议的问题,但我的孩子,必须有个快乐的童年。

学习的方式有很多,父母的榜样力量也很大,我更愿意身体力行地去感染他,需要成长的从来都不只有孩子,还有为人父母的我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