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具备创新力的企业有哪些共性?
文丨奔跑的大胯 · 主播丨雪沐清晨
内观己心
2020年6月22日,福布斯中国发布的“2020年中国最具创新力企业榜”,涵盖了12个领域,共有50家企业上榜。
如果结合着新冠疫情导致的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我们可以看到,大危机中往往孕育着颠覆式的创新机会。不过,截至2019年底,国内在营业企业总数量已经超过了3000万家。缺乏创新力的企业还是占绝大多数。
我们不禁要问,企业的创新力到底从哪里来?如何能够保持持续创新的势头?
当我们仔细地研究这份榜单上的50家企业,再结合历史上那些伟大的企业,总结他们的共性,从中可能会得到一些启发。
1
包容失败
要鼓励创新,就必须真正包容失败,而不是口号上的假包容。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能够正确理解“创新成功的概率”。
清华大学管理学教授宁向东曾做过这样一个比喻:创新,首先要找人,假设“找对人”的概率是50%;其次,要找到足够的钱,假设“找到钱”的概率是50%;再者,要找对研究方向,假设“找对研究方向”的概率是50%。
此时,创新成功的概率已经只剩1/8了,但创新成功所面对的“坎”不止这些,还有“市场接不接受、上下游的配套能力够不够……”,再过这样的5个“50%成功概率的坎”,创新成功的概率就只剩千分之三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个团队做一件成功率只有千分之三的事情时,失败才是很正常的事情,成功反而是“不正常的”。
这是一个人人都能够理解的概率问题,如果一个企业主能够把这个“常识”时刻记在心上,并让组织成员相信这个“常识”,这个组织就具备了包容失败的基础和前提。
2
鼓励变革
只有人们摈弃旧的做法时,新的事物才会诞生。企业一旦想要创新,“风险”自然就会成为创新路上的“常客”,没有人能够回避,将它“拒之门外”。
风险投资界往往把企业领导者分为两类:“机会导向型”和“运营导向型”。
机会导向型领导能够看到未来,希望改变世界,更乐于变革,更具备冒险倾向,甚至为此不惜颠覆公司现有的业务。
运营导向型领导倾向于达成已有目标,追求传统的成功,他们更适应于公司的精细管理阶段,对公司发展的布局更偏保守,也不愿冒太大的风险。
成功的企业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转型期。如果转型成功,企业将走向下一个创业期。如果转型失败,由于需要应对竞争等原因,企业的运营成本会不断上升,最后公司逐渐进入负增长状态。
然而,一家企业创新力的体现就是在转型期,许多人不愿意冒险,这样一来,他们就难以看清转型失败之后的“停滞期和衰退期”。相反,机会导向型领导者就能够在增长曲线到达顶峰时,甚至是在顶峰到来之前,果断选择变革,顺势进入了新的业务领域。
3
直面冲突
提到冲突,至少在我们国家,是更倾向于去回避冲突的。我们的文化中有很多关于“和睦”的说法,比如,“以和为贵”“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等。
这种文化对我们个人的心智模式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一旦延伸到团队管理上,对企业的创新力也形成了不小的阻碍。
传统观念会认为,一个好的组织是一团和气的,但现代组织管理里对于冲突有完全不同的理解。
冲突在任何组织形态下都是无法避免的,有些冲突会导致绩效降低,有些则会让绩效提高,好的管理者总会让冲突维持在恰当的水平。
《了不起的盖茨比》一书的作者菲兹杰拉德曾说过一句话: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看你能不能在脑中同时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想法,还能维持正常行事的能力。
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市场上活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想办法带活沙丁鱼回港。虽经种种努力,可大部分沙丁鱼还是会在中途窒息而死。
后来,有人在装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沙丁鱼见了鲶鱼四处躲避,这样一来缺氧的问题得到解决,大多数活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
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
一个团队既需要鼓励,也需要冲突。冲突能够倒逼决策者重新思考公司战略,能够促使员工梳理工作细节。
我们都知道,人身上有很多白细胞,当外界细菌侵入就会引发炎症,对我们来说就是发烧。发烧是好事还是坏事?当时看是坏事,因为它会让你难受,但长远来看是健康的,因为杀灭了病菌,增强了抵抗力。冲突是组织的一场“高烧”,只要控制在好的方向上,就是一种破坏性的重建。
拨迷见智 开启自在之门
纵观古今中外那些伟大的企业,会发现在它们的逻辑里有这样一种信念:只有成长,没有成功。它们的成长过程中只有“里程碑”,没有“终点站”。
曾经在商界流传着一种“能人”的说法。这些“能人”能够直接影响企业的绩效,不少企业为“能人”打破规则,做出让步。现如今,很多优秀企业却开始进行“去能人化”“去创始人化”的改革——刘强东47岁隐退、马云55岁退休……
这背后的意义并不是说“能人”不重要,而是说企业在每个阶段需要每个阶段所对应的“对的人”。
而这些“对的人”,古往今来都没有变过。他们是华为提倡的“以奋斗者为本”当中的“奋斗者”;
是因特尔公司提倡的“我们欣赏战败的人而不是气馁者”当中的“战败者”;是杰克·韦尔奇口中的“外部市场上取得胜利的人”当中的“胜利者”……
也只有这些“对的人”,才能够在企业一次次低落当中包容失败、鼓励变革、直面冲突,最终让企业始终保持创新的势头,实现其追求的社会价值。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