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思维:成败的关键,在于跃入更高的层次,看透复杂事物的本质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吧!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从表面上看,主要是智商、情商和运气的差距,但实际上是思维认知的差距。

拥有同样学识、背景的两人,在面对同一问题时的思考路径和给出的解决方案通常也是不同的,普通人和那些优秀的人更是如此,优秀的人总能想到更多,看得更深,自然而然,他们给人的感觉是思想很有深度。

这其中到底是什么决定他们之间的差别呢?我觉得主要还是思维认知。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思维认知决定人与人之间的思考层次,正如当我们站在山顶、山腰和山脚这些位置看世界的时候,我们的视野是完全不同的,站的更高,才能看的更远,思维认知的关键作用就在于此。

所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认知,打破思维界限是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或者更世俗地说,是获得成功的重要前提。

在采铜的《精进2:解锁万物的心智进化法》一书中,作者通过个人成长的8个层次启发我们的思考,通过引用一些日常生活中特别常见而我们“视而不见”的案例去阐述重要观点,令我有一种“噢,原来如此,原来还可以从这个角度去思考”诸如此类的内心触动,读这本书,我提炼出其中3个极具启发性的思维,在此与大家分享。

如下,enjoy:

1.多元视角

俗话说,“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的潜在意思也可以理解为,换一种视角看世界,你将会发现世界的精彩之处。

在我们小时候,我们总是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心,面对一个新鲜事物,我们会向大人发问,“这个是什么?”“有什么用?”“为什么要做成这个样子?”……也会用尽各种方式去观察,去思考。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长大后,似乎越来越丢失了这种好奇心,也逐渐失去了从多个角度去观察事物和思考的能力。对于成年人来说,目光所及,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太熟悉了,似乎失去了把玩的必要。进而在日复一日的平庸生活中,我们看待事物的视角越来越单一,思维也逐渐固化。

当小朋友因为好奇而问一些对于我们来说熟悉至极的东西时,我们通常只给出“唯一”的答案后,就不再去思考标准答案之外的答案。

事实上,在当今社会,我们生存在一个科技越发发达,竞争愈发激烈,且愈发复杂的世界,拥有多元视角是至关重要的。

无论是面对新鲜事物,还是于我们而言很熟悉的事物,我们不应该仅满足于现有的结果和标准的答案,还应该从其他的视角去观察和思考。正如大诗人苏轼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掌握多视角思维,意味着我们的观察将更全面、更细致,因而得到的答案也将更全面且有价值,甚至能发现新的机会。

2.层次思维

作者说:“层次思维的关键,在于能不能从你熟悉的层次上跳脱出来,进入更小或者更大的层次。”

实际上,在个人成长的历程中,是阶段式,每一阶段,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和处事方式均有所不同,比如30岁看20岁,和40岁看30岁,我们会发现,似乎每一阶段都有所成长或变得越来越成熟。

换句话来说,每一阶段的变化,其实也是层次的变化,数年甚至数十年的人生积累,短时间内爆发,帮助我们跃入更高的层次。思维上的层次同样如此,要想发现新机遇,必定需要从熟悉的层次上跳脱出来,进入其他的层次之中。

三节课创始人黄有璨在他的新书《非线性成长:不确定时代下的职业发展和商业通关策略》中曾总结分享他由一名职场人到创业者,成长过程中的3个阶段,这也是身份和思维认知变化的3个层次。

第一阶段,他称之为“工具人”阶段,这一阶段里,个人成长的关键在于执行,如同一个手柄、工具一样,解决具体的问题,这个时候,需要具备的是某一专业领域的技能,甚至是一系列技巧去解决问题,这一阶段的思维层次在于“解决问题,需要什么就学什么”。

第二阶段,则是“负责人”阶段,这一阶段的思维认知,主要是对结果负责,比如对某一项目的结果负责。

第三阶段,是“创始人”阶段,这一阶段重在商业思维、管理思维等思维的学习,要求懂产品、懂组织、懂管理、懂商业……

事实上,这也是绝大多数普通人的成长路径,我们的职业成长同样如此,升职加薪或自己创业,身份角色上在不同层次之间跳跃,背后也是思维认知的提升变化。

那么,应该如何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认知,跃入更高的思维层次呢?我觉得成甲老师的《好好思考:如何练就高超学习力》这本书中所提到的“深度思考型学习方法”值得我们借用。

那就是,遇到问题时,分析其中的本质,并且利用以往所学习的不同学科的原理和规律去解释,将知识拆解和重构,形成一套具有普适性的方法,跨界去使用它。

3.限制思维

《爆笑虫子》是一部风靡全球的搞笑无对白动画短片,短片中的内容充满创意和乐趣,而这部短片,第一季就有104集,而且主要讲述的是在排水沟里发生的事情。对于很多人来说,在排水沟一个小小的空间里,要想出能在其中发生的104件有趣的事情,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然而短片的导演却做出来了。

在这部短片里,排水沟场景既是一种限制,其实也是一种规则,这个规则是,所有的故事都在排水沟这个舞台上演,没有别的地方可去。

现实生活中,限制无处不在,比如我们需要做出的大多数决策,通常都是在信息不完全充分的背景下做出的。

比如,工作上的难题,有很多都是需要我们在资源不充分的条件下去解决的。

限制,其实也是一种帮助我们思考和分析事物的思维方式。比如在设计领域中,我们所看到的很多漂亮的海报,通常都是在网格系统等辅助工具下所做出来的。

正如《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所说:“在创造出一个虚幻世界的时候,要决断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角色不能做什么”。

利用好限制思维,学会思考事物的限制,把限制作为解决问题的线索,可以帮助我们发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比如《精进2:解锁万物的心智进化法》这本书中所提出的问题:“思考下面2个问题,问题1:胶水有什么用途?问题2:粘性很弱的胶水又有什么用?”你会想到什么呢?会不会在想胶水的粘性很弱,好像并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呢,事实上,1968年美国3M公司的一名员工就发明了粘性很弱的胶水,并坚信其一定大有用处,果不其然,几年后,一种名为“便利贴”的东西就诞生了,直到现在,这一小小的东西仍然流行,被很多人所使用。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当我们抱怨受到种种限制时,或者抱怨当下人生的坎坷时,不妨想一想,是不是没有找对那个真正限制自己的东西,是不是没有真正理解限制,并想方设法突破限制,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呢?

以上,是我对采铜的《精进2:解锁万物的心智进化法》这本书的一些总结和思考,书中的有用观点还有很多,如果各位朋友对此感兴趣,希望学习更多关于个人成长和思维认知的知识,也可以亲自读一读这本书。

最后,我想和大家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小锴,我的2021年年度计划里,“每周读1本书”是其中的计划之一,更多的好书分享,以及关于个人成长、思维认知、心理学等知识,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我!

如果本文所讲的这本书,或者我的这篇文章,对你有什么启发,欢迎评论区交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