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法十二意

中书汇扣扣交流群:543856306

笔法十二意本是魏钟繇提出的。钟繇何以要这样提呢?那就先得了解一下钟繇写字的主张。记载是这样的:

“夫欲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欲想字形(想象中的字形是包括静和动、实和虚两个方面的),大小偃仰,平直振动(大小平直是静和实的一面,偃仰振动是动和虚的一面),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此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就是说仅能成字的点画而已)。”

接着就叙述了宋翼被钟繇谴责的故事:“昔宋翼常作此书 (即方整齐平之体, 翼是钟繇弟子。)繇乃叱之。翼三年不敢见繇,即潜心改迹。每作一波 (即捺),常三过折笔,每作一点画 (总指一切点画而言),常隐锋 (即藏锋)而为之,每作一横画,如列陈之排云,每作一戈,如百钧之驽发,每作一点如高峰坠石,每作一曲折如钢钩,每作一牵,如万岁枯藤,每作一放纵,如足行之趣骤。” 右军末年书,世人曾有缓异的批评,陶弘景认为这是对代笔人书体所说的。萧衍则不知是根据何等笔迹作出这样的评论,在这里自然无讨论的必要,然却反映出笔意对于书法的重要意义。钟繇概括地提出笔法十二意,是值得学书人重视的。以前没有人作过详悉的解说,直到唐朝张旭、颜真卿对话,才逐条加以讨论。

长史乃日:“夫平谓横,子知之乎?”

仆思以对日:“尝闻长史示令每为一平画,皆须纵横有象,此岂非其谓乎?”

长史乃笑日:“然”。

译文:每作一横画,自然意在于求其平,但一味求平,必易流于板滞,所以柳宗元的《八法颂》中有“勒常患平”之诫。八法中谓横画为勒。在《九势》中特定出“横鳞”之规,《笔阵图》中则有“如千里阵云”的比方。鱼鳞和阵云的形象,都是平而又不甚平的横列状态,这样正合横画的要求。故孙过庭说“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笔锋在点画中行,必然有起有伏,起带有纵的倾向,伏则仍回到横的方面去,不断地,一纵一横地行使笔毫,形成横画,便有鱼鳞、阵云的活泼意趣,就达到了不平而平的要求。所以真卿举“纵横有象”一语来回答求平的意图,而得到了长史的首肯。

又曰:“夫直谓纵,子知之乎?”

曰:“岂不谓直者必纵之,不令邪曲之谓乎?”

长史曰:“然”。

纵是直画,也得同横画一样,对于它的要求,自然意在于求直,所以真卿简单答以“必纵之不令邪曲”(指留在纸上已成的形而言)。照《九势》“竖勒”之规说来,似乎和真卿所说有异同,一个讲“勒”,一个却讲“纵”,其实是相反相成。点画行笔时,不能单勒单纵,这是可以体会得到的。如果一味把笔毫勒住,那就不能行动了。如果要放松些,那就是纵。两说并不冲突,随举一端,皆可以理会到全面。其实,这和“不平之平”的道理一样,也要从不直中求直,笔力才能入纸,才能写出真正的可观的直,在纸上就不显得邪曲。所以李世民讲过一句话:“努不宜直,直则无力。”

又曰:“均谓间,子知之乎?”

曰:“尝蒙示以间不容光之谓乎?“

长史曰:“然。”

“间”是指一字的笔画与笔画之间,各个部分之间的空隙。这些空隙,要令人看了顺眼,配合均匀,出于自然,不觉得相离过远,或者过近,这就是所谓“均”。举一个相反的例子来说,若果纵画与纵画,横画与横画,互相间的距离,排列得分毫不差,那就是前人所说的状如算子,形状上是整齐不过了,但一入眼反而觉得不匀称,因而不耐看。这要和横、纵画的平直要求一样,要在不平中求得平,不直中求得直,这里也要向不均处求得均。法书点画之间的空隙,其远近相距要各得要宜,不容毫发增加。所以真卿用了一句极端的话“间不容光”来回答,光是无隙不入的,意思就是说,点画间所留得的空隙,连一线之光都容不下,这才算恰到好处。这非基本功到家,就不能达到如此稳准的地步。

又曰:“密谓际,子知之乎?”

曰:“岂不谓筑锋下笔,皆令完成,不令其疏之谓乎?”

长史曰:“然”。

“际”是指字的笔画与笔画相衔接之外。两画之际,似断实连,似连实断。密的要求,就是要显得连住,同时又要显得脱开,所以真卿用“筑锋下笔,皆令完成,不令其疏”答之。筑锋所有笔力是比藏锋要重些,而比藏头则要轻得多。字画之际,就是两画出入相接之处,点画出入之迹,必由笔锋所形成,而出入皆须逆入逆收,“际”处不但露锋会失掉密的作用,即仅用藏锋,还嫌不够,故必用筑锋。藏锋之力是虚的多,而筑锋用力则较着实。求密必须如此才行。这是讲行笔的过程,而其要求则是“皆令其完成”。这一“皆”字是指两画出入而言。“完成”是说明相衔得宜,不露痕迹,故无偏疏之弊。近代书家往往喜欢称道两句话:“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通风。”疏就疏到底,密就密到底,这种要求就太绝对化了,恰恰与上面所说的均密两意相反。若果主张疏就一味疏,密便一味密,其结果不是雕疏无实,就是黑气满纸。这种用一点论的方法去分析事物,就无法触到事物的本质,也就无法掌握其规律,这样要想不碰壁,要想达到预计的要求,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又曰:“锋谓末,子知之乎?”

曰:“岂不谓末以成画,使其锋健之谓乎?”

长史曰:“然。”

“末”,萧衍文中作“端”,两者是一样的意思。真卿所说的“末以成画”是指每一笔画的收处,收笔必用锋,意存劲健,才能不犯拖沓之病。《九势》藏锋条指出“点画出入之迹”,就是说明这个道理。不过这里只就笔锋出处说明其尤当劲健,才合用笔之意。

又曰:“力谓骨体,子知之乎?”

曰:“岂不谓(走历)笔则点画皆有筋骨,字体自然雄媚之谓乎?”

长史曰:“然。”

“力谓骨体”,萧衍文中只用一“体”字,此文多一“骨”字,意更明显。真卿用”(走历)笔则点画皆有筋骨,字体自然雄媚”答之。“走历”字是表示速行的样子,又含有盗行或侧行的意思。盗行、侧行皆须举动轻快而不散漫才能做到,如此则非用意专一,聚集精力为之不可。故八法之努画,大家都主张用(走历)笔之法,为的是免掉失力的弊病。由此就很容易明白要字中有力,便须用(走历)笔的道理。把人体的力通过笔毫注入字中,字自然会有骨干,不是软弱瘫痪,而能呈现雄杰气概。真卿在雄字下加一媚字,这便表明这力是活力而不是拙力。所以前人既称羲之字雄强,又说它姿媚,是有道理的。一般人说颜筋柳骨,这也反映出颜字是用意在于刚柔结合的筋力,这与他懂得用(走历)笔是有关系的。

又曰:“轻谓曲折,子知之乎?”

曰:“岂不谓钩笔转角,折锋轻过,亦谓转角为暗过之谓乎?”

长史曰:“然。”

“曲折”,萧衍文中作“屈”,是一样的意义。真卿答以“钩笔转角,折锋轻过”。字的笔画转角处,笔锋必是由左向右,再折而下行,当它要到转角处时,笔锋若不回顾而仍顺行,则无力而失势,故锋必须折,就是使锋尖略顾左而向右,转而下行。《九势》转笔条的“宜左右回顾”,就是这个道理。何以要轻,不轻则节目易于孤露,便不好看。暗过就是轻过,含有笔锋隐藏的意思。

又曰:“决谓牵掣,子知之乎?”

曰:“岂不谓牵掣为撇,决意挫锋,使不能怯滞,令险峻而成,以谓之决乎?”

长史曰:“然。”

“决谓牵掣”,真卿以“牵掣为撇”(即掠笔),专就这个回答用决之意。主张险峻,用挫锋笔法。挫锋也可叫它作折锋,与筑锋相似,而用笔略轻而快,这样形成的掠笔,就不会怯滞,因意不犹豫,决然行之,其结果必然如此。

又日:“补谓不足,子知之乎?”

日:“尝闻于长史,岂不谓结构点画或有失趣者,则以别点画旁救之谓乎?”

长史日“然”。

不足之处,自然当补,但如何施用补法,不能预想定于落笔之前,必当随机应变。所以真卿答以“结构点画或有失趣者,则以别点画旁救之”。此条所提不足之处,难以意侧,与其他各条所列性质,有所不同。但旁救虽不能在作字前预计,若果临机迟疑,即便施行旁救,亦难吻合,即等于未曾救得,甚至于还可能增加些不安,就须要平日执笔得法,使用圆畅,心手一致,随意左右,无所不可,方能奏旁救之效。重要关键,还在于平时学习各种碑版法帖时,即须细心观察其分布得失,使心中有数,临时才有补救办法。

又日:“损谓有余,子知之乎?”

日:“尝蒙所授,岂不谓趣长笔短,常使意气有余,画若不足之谓乎?”

长史日:“然。”

有余必当减损,自是常理,但笔已落纸成画,即无法损其有余,自然当在预想字形时,便须注意。你看虞、欧楷字,往往以短画与长画相间组成,长画固不觉其长,而短画也不觉其短,所以真卿答“损谓有余”之问,以“趣长笔短”,“意气有余,画若不足”。这个“有余”、“不足”,是怎样判别的?它不在于有形的短和长,而在所含意趣的足、不足。所当损者必是空长的形,而合宜的损,却是意足的短画。短画怎样才能意足,这是要经过一番苦练的,行笔得法,疾涩兼用,能纵能收,才可做到,一般信手任笔成画的写法,画短了,不但不能趣长,必然要现出不足的缺点。

又日:“巧谓布置,子知之乎?”

日:“岂不谓欲书先预想字形布置,令其平稳,或意外生体,令有异势,是之谓巧乎?”

长史日:“然”。

落笔结字,由点画而成,不得零星狼藉,必有合宜的布置。下笔之先,须预想形势,如何安排,不是信手任笔,便能成字。所以真卿答“预想字形布置,令其平稳”。但一味求平稳不可,故又说“意外生体,令有异势”。既平正,又奇变,才能算得巧意。颜楷过于整齐,但仍不失于板滞,点画中时有奇趣。虽为米芾所不满,然不能厚非,与苏灵芝、翟令问诸人相比,即可了然。

又曰:“称谓大小,子知之乎?”

曰:“尝蒙教授,岂不谓大字促之令小,小字展之使大,兼令茂密,所以为称乎?”

长史曰:“然。”

关于一幅字的全部安排,字形大小,必在预想之中。如何安排才能令其大小相称,必须有一番经营才行。所以真卿答以“大字促之令小,小字展之使大”。这个大小是相对的说法,这个促、展是就全幅而言,故又说“兼令茂密”,这就可以明白他所要求的相称之意,绝不是大小齐匀的意思,更不是单指写小字要展大,写大字要促小,至于小字要宽展,大字要紧凑,相反相成的作用,那是必要的,然非真卿在此处所说的意思。后人非难他,以为这种主张是错误的。其实这个错误,我以为真卿是难于承认的,因为后人的说法与真卿的看法,是两回事情。

这十二意,有的就静的实体着想,如横、纵、末、体等,有的就动的笔势往来映带着想,如间、际、曲折、牵掣等;有的就一字的欠缺或多余处着意,施以救济,如不足、有余等;有的从全字或者全幅着意,如布置,大小等。总括以上用意处,大致已无遗漏。自钟繇提出直至张旭,为一般学书人所重视,但个人体会容有不同。真卿答毕,而张旭仅以“子言颇皆近之矣”一句总括了他的答案,总可说是及格了。尚有未尽之处,犹待探讨,故继以“工若精勤,悉自当为妙笔”。我们现在对于颜说,也只能认为是他个人的心得,恐犹未能尽得前人之意。见仁见智,固难强同。其实笔法之意,何止这十二种,这不过是钟繇个人在实践中的体会,他以为是重要的,列举出这几条罢了。

(0)

相关推荐

  • 书法用笔——笔法

    图文稿/李捷 有了一定的书写基本功,又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还要求掌握用笔的方法. 用笔,有时也叫着运笔或笔法,现当代常常叫着笔法,广义上的用笔,就是使用毛笔的方法,其中包括执笔,运腕,用笔:狭义的用笔 ...

  • 沈尹默|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三

    唐・颜真卿<述张旭笔法十二意> 张旭字伯高,颜真卿字清臣.<唐书>皆有传.世人有用他两人的官爵称之为张长史.颜鲁公的.张旭精极笔法,真草俱妙.后人论书,对于欧.虞..陆都有异词 ...

  • 从“横画竖下,竖画横下”和“提按”来谈古人用笔

    前言: 在古代,书法中的笔法有如武功招式中的绝招,有着传子.传弟子,不传外人等规矩. 世传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一篇中颜真卿自述师事张旭求笔法,时间久了,张旭只叫他要勤学苦练,练习的 ...

  • 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 钟繇笔法十二意

    蕭衍(四六四年--五四九年),即梁武帝,南朝梁的建立者.公元五○二年--五四九年在位.字叔達.南蘭陵(今江蘇常州西北)人.東魏大將軍侯景歸降,南下後叛變,破都城,蕭衍憂憤而死.長於文學,善樂律,並精書 ...

  • 转载: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及原文,注解(学习,收藏)【一点资讯】

    该书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传授笔法,分析古今书法之异同,对锺繇的"笔法十二意"详加阐说,以"平.直.均.密.锋.力.转.次.补.损.巧.称"十二个字为主线,解决了学 ...

  • 颜真卿书张长史笔法十二意展论

    此书始叙请教笔法的经过:"长史时在裴儆宅憩止,已一年矣.众有师笔法,或有得者,皆曰神妙."进而介绍张公的观点:"笔法玄微,难妄传授.非志士高人,讵可言其要妙?书之求能,且 ...

  • 珍藏版: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欣赏

    原创:文章首发于牛虻公众号 名称:<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作者:颜真卿 年代:709-785年 书体:行书 字数:计1162字 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明拓本(传)各纵28 ...

  • 颜真卿碑帖选:《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5月19日 20:35 关注 历代碑帖精选,仅供学习参考,不作商业用途 先秦/秦朝/汉朝/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 宋/元/明/清/民国/当代 颜真卿,唐朝,大书家. 免责声明

  • 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明拓本欣赏

    唐代书风,初唐以清丽秀雅,雍容和穆为贵,至中唐为之一变.张旭长史创立狂草,颠形诡异纵逸不羁,醉后落笔尤神奇莫测. 颜真卿尚书从张旭问笔法,其正书雄伟,蚕头雁尾别具一格,行草如溶金泻地气势浩荡,笔势易相 ...

  • 颜真卿亲笔手书的“书法真经”《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收藏版

    此文 <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是颜真卿和张旭学书法后总结的一篇书法理论文章, 颜真卿在和张旭学习书法后,写此文章<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并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传授笔法,分析古今书法之 ...

  • 房弘毅书写《颜真卿笔法十二意》

    余罢秩醴泉,特诣京洛,访金吾长史张公,请师笔法.长史于时在裴儆[jǐng]宅憩止,有群众师张公求笔法,或存得者,皆曰神妙.仆顷在长安二年师事张公,皆不蒙传授,人或问笔法者,皆大笑而已,即对以草书,或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