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瓷器上“蛤蜊光、酥油光、宝光”的解读

宋代汝窑“三足奁”上的“蛤蜊光”

真品“老瓷器”上的蛤蜊光、酥油光、宝光,也是鉴定“古瓷真赝”的方法之一。

它不是人造的,是老瓷器经过“上百、上千年”的时间,留下的“岁月”光泽。

雍正“珐琅彩”瓷器上的“蛤蜊光”

这几种“光”是由釉内的、气泡形式所影响,是“瓷釉”的化学成分;

经过各种物质的浸扰改变,所形成的一种柔和的“光”,“宋代前后”的老瓷器,很多都具有这种“光”。

宋代哥窑“三牺尊”上的“酥油光”

有的“老瓷器”的釉层肥厚,所加入的物质丰厚,经过漫长的岁月、所反射出的“光”往往呈“酥油”状态;

有玉质感,光线柔和,似涂上一层酥油,叫做“酥油光”。(宋官窑、哥窑多有)。

宋代官钧“鼓钉洗”上的“宝光”

“老瓷器”当时出窑时、也和现在烧制的瓷器一样有“刺眼”的光泽(俗称“贼光”);

但经“漫长岁月”的衍化,这层光柔和了,不再直射了,变成了亮丽的平光,俗称“宝光”。

“唐三彩”上的五彩“蛤蜊光”

有的“老瓷器”往住含铅量高、如“唐三彩”,千年岁月使“铅元素”析出釉层,形成一层“光膜”;

是“釉外光”,在光的折射下呈现多种色彩,这种光叫“蛤蜊光”。

“唐三彩”上的“铅光”现象

老陶瓷“唐三彩”上如果“蛤蜊光”过厚会形成一层水汪汪的“铅光”现象,是返铅现象。

“蛤蜊光”多在唐三彩和唐以后单色釉上出现,明代弘治的黄釉、清代的“珐琅彩”也多有出现。

“明代弘治”瓷器上的“蛤蜊光”

“蛤蜊光”现在也多有仿制,但与真品“蛤蜊光”的自然与游离不同。

“宝光、酥油光和蛤蜊光”均不同,它们是瓷器“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共同形成的。

宋代瓷器上的“酥油光”

具有这些“光”的瓷器,经人手“把玩、摩擦、盘玩”这几种“光”会更显清亮;

而“馆藏器”因长期放于库房或玻璃罩内,自身有一层气垢包裹,这几种光是不清晰、不明显的……

(0)

相关推荐

  • 唐三彩收藏成藏界又一亮点 备受藏家关注

    真品的蛤蜊光用一般的照相机可拍摄到,而仿品的光则拍摄不到.所以,有无蛤蜊光是鉴别真假唐三彩的一个过硬的标准.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唐三彩都有蛤蜊光,所以不排除没有蛤蜊光的三彩器也属真品. 唐三彩早在唐初就 ...

  • 稀释珍宝唐三彩解读

    唐三彩的材料主要为白色高岭土和各种矿物质釉料,制作工序大体为,先经过模制.轮制.捏塑.堆塑和雕刻等工艺完成高岭土的制胎,在1100℃左右的的高温下进行素烧,之后再上釉,然后二次入窑,在900℃的低温下 ...

  • 古瓷的许多特征与时间无关

    与现代瓷器相比,古董瓷器有许多时代特征,但是很多人把这种特征通通归结于古瓷经过千百年与空气氧化发生反应而形成的老化特征,似乎只要具备了这种特征,就可以断定为古瓷.这种说法很多时候是站不住脚的. 火石红 ...

  • 你们说,民间唐三彩真品到底有多少?

    有几个真正上手研究过唐三彩?它的陶质,釉质...怎样?真正唐三彩并不是单纯的陶泥制成,釉也不是一层.而且确实有生活实用器,但不是平民百姓所用的起的. 在唐朝时期,中国的社会发展处于上升阶段,而在此期间 ...

  • 元青花釉面酥油光

    为帮助大家看清元青花釉面酥油光的表现形态,本人专门拍摄汇集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多件元青花酥油光特写,现分享如下,供大家参考.

  • 已不能完全断老的十大瓷器特征 1、...

    已不能完全断老的十大瓷器特征 1.蛤蜊光.蛤蜊光是老瓷器在某一侧光下产生的淡淡闪光,若隐若现.瓷器表面若出观明显的蛤蜊光一定要小心. 2.开片.瓷器表面各种开片以及黄釉.绿釉微开片已不是断老的根据. ...

  • 细说唐三彩:“恐龙级”的珍品!

    <唐会要>说:"王公百官,竞为厚葬偶人像马,雕饰如生,徒以炫耀路人,本不因心致礼,更相扇动,破产倾资,风俗流成,下兼士庶".用现在的眼光看,铅釉对人体有害,不适合日常使 ...

  • 教你辨认:哥窑瓷器最重要的“酥油光”

    哥窑瓷器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釉面为"酥光",即现在人们常说的"酥油光".可是酥油光到底是个什么样,恐怕多数人没有见过酥油.即便见过的人,也因酥油品质不同,用途不同 ...

  • 哥窑瓷器最重要的“酥油光”,该怎么辨认?

    哥窑瓷器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釉面为"酥光",即现在人们常说的"酥油光".可是酥油光到底是个什么样,恐怕多数人没有见过酥油.即便见过的人,也因酥油品质不同,用途不同 ...

  • 贼光散,宝光起:送林清玄

    昨晚闺蜜跟我说,你今天应该写一篇林清玄. 我说,再等一会儿.消息如此突然,我需要时间消化.不如,就用他自己说过的一个故事,写过的一篇文章来纪念他吧. 好像是林清玄在一次采访中自己说过的故事: 30岁出 ...

  • 瓷器上的“蛤蜊光”你知道多少?

    含铅的釉上彩瓷.低温铅釉瓷,受外界物理.化学物质的侵蚀以及本身发生的变化,会在瓷器表面产生一种膜状物. 日复一日,随着"瓷龄"增加,这种膜状物也会慢慢地增加.增厚,达到一定厚度时, ...

  • 瓷器上的“蛤蜊光”是什么?

    含铅的釉上彩瓷.低温铅釉瓷,受外界物理.化学物质的侵蚀以及本身发生的变化,会在瓷器表面产生一种膜状物. 日复一日,随着"瓷龄"增加,这种膜状物也会慢慢地增加.增厚,达到一定厚度时, ...

  • 瓷器上的“蛤蜊光”

    含铅的釉上彩瓷.低温铅釉瓷,受外界物理.化学物质的侵蚀以及本身发生的变化,会在瓷器表面产生一种膜状物. 日复一日,随着"瓷龄"增加,这种膜状物也会慢慢地增加.增厚,达到一定厚度时, ...

  • 如何看釉光:鉴别老瓷器

    瓷器出窑久了,经过多年的老化,其表面的釉面光泽.釉层质感就会和刚出窑时有所不同,这就是所谓的岁月痕迹.这种痕迹,是通过釉内和釉表面的物质分子析出而形成的反射光.折射光变异,以及历年以来摩挲使用而形成的 ...

  • 鉴定:明代瓷器上的宗教纹饰(老货资料,建议保存)

    明朝初年,藏传佛教显密双修,见行并重,仪轨复杂, 像设繁多,传入汉地所展现的文化符号清晰地有别于传统.这种新造型的瓷器来源于西亚阿拉伯铜器,为永宣时期经典造型. 其器腹部绘轮花,出自佛教中八吉祥,也称 ...

  • 老玉一经“盘”出,露出五色“宝光”,才是玩玉最高境界!

    所谓古玉难玩,其难有三: 一是古玉难求,二是古玉难辨,三是古玉难赏. 一.古玉难求 中国可谓"玉文化之国",因为只有中国才欣赏玉,懂得玉文化,西方的老外只欣赏晶体类钻石,这大概缘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