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老胃病的方子,幽门螺杆菌,胃胀,胃息肉,返流性胃炎等都可治。

老胃病,真不好治。

大多数老胃病,都是自己胡吃海塞得的病。看西医吃西药,控制下数据指标;看中医吃中药,能管一时有效,如果管不住自己的嘴巴,过段时间又会复发。

胃病,为什么不好治呢? 病人的饮食习惯难改,这是一方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胃病的病机很复杂。或寒,或热,或虚,或实,都会形成慢性胃病。现代人得胃病,纯寒证或纯热证很少,大多数是寒热错杂;纯虚证和纯实证也很少,大多数是虚实夹杂。

胃病虽然难治,中医还是有很多方法的,今天这个方子治胃病效果很好,快的话三五天就见效,很多老中医把这个方子作为治胃病的专方,不管是西医用三联四联都杀不死的幽门螺杆菌,还是胃里长了息肉瘤子,还是胃胀没有食欲,还是西医说的胆汁反流性胃炎等等,先吃这方子吃上几天,大多数效果都不错的。这个方子,就是张仲景先生的“半夏泻心汤”。

现在的人,胃都不怎么好,为什么呢?主要2个原因:第一, 吃的东西太杂。扎啤配烧烤,麻辣火锅配雪碧,这一口热的一口寒的,到了胃里,胃里又寒又热。第二,现在的人,早餐不好好吃,到了晚上猛吃,这完全违背了养生理念,早餐不吃容易形成虚证,晚餐吃太多又容易形成实证,这又成了虚实夹杂。

总的来说,胃病的特点是寒热不调,虚实夹杂

再难治的病,在医圣那里总是有办法的,今天这首半夏泻心汤,就专治这种复杂的老胃病,专门来治寒热不调,虚实夹杂的老胃病。

半夏泻心汤:半夏12g、 干姜9g、黄芩9g、黄连3g、人参9g、大枣4枚、炙甘草9g。

张仲景先生说“半夏泻心汤”是用来治“心下痞满,但满而不痛”,这个心下指的就是胃的位置,痞满是脾胃的气机堵住了,表现为胀满,胃脘胀满而没有硬痛,便可以考虑“半夏泻心汤”。

来看看张仲景的组方思路。

第一梯队,用半夏为君,半夏可以消痞散结,可以降逆止呕。

这个方子叫“半夏泻心汤”,很显然,半夏在这个方子的地位是最重要的,无可代替。

为什么一定要用半夏呢?因为半夏消痞破结的作用无法代替。

很多朋友会好奇,胃里既有寒也有热,为什么胃里的寒和热就不能中和一下呢? 因为胃里有“痞”气,它把寒和热隔开了,导致寒热不调。碰到寒热不调的病,半夏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梯队,用干姜来散胃寒,用黄连+黄芩来清胃热,它们来调和寒热。

半夏泻心汤是典型的寒热并用的思路,既然胃里有寒,干姜来把寒气散出去,既然胃里有热,黄连黄芩就把热邪清掉。干姜是辛热的,黄连黄芩是苦寒的,辛开苦降,“辛开”可以把寒气发散出来,“苦降”把热气降下去,这样可以让寒热对流起来了。

第三梯队,用人参+甘草+大枣来补中焦之气。张仲景先生不管是治什么病,都一定会扶正气,这三味扶正气的药,基本上所有的经方都会有。要把原来的痞结散开,需要消耗能量;要让寒热对流,也同样需要消耗能量,这三味药就是提供能量动力的。

纵观整个方子,虽然只有简单7味药,但是组方严谨,思路明确,把胃中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的复杂情况都考虑进去了,非常适合咱们这个时代乱七八糟的老胃病。

三联四联都杀不死的幽门螺杆菌,吃上一段时间半夏泻心汤就治好了,这是什么道理呢?检测到胃里有幽门螺杆菌,还是结果,西医是针对结果去杀菌,杀来杀去,没治到根上去。细菌没杀完,把正气给伤了。为什么有螺杆菌?根本原因是:胃里的内部环境出了问题。在中医看来,无非就是胃里太热了,太寒了,胃气该降的降不下去了,浊气堵住了等等,中医是改善环境的思路,把寒气散掉,把热邪清掉,该降的能降下去,环境一变,就不再适合螺杆菌的生存,幽门螺杆菌的指标也会跟着正常。

胃胀没有食欲,吃冷的胃不舒服,吃热的也不舒服,那完全可以吃2天半夏泻心汤看看。

胃胀,大多数情况下是气胀,气胀又分为肝气犯胃和胃肠气滞。如果是肝气犯胃,可以考虑用四逆散;如果是胃肠气滞,可以用木香顺气丸。

如果这2种都没效果,那很可能就是半夏泻心汤证了,是因为心下痞,寒热不调,胃气不能顺降导致的,用半夏泻心汤2付就能解决。

西医说的胆汁返流性胃炎,很多中医也用半夏泻心汤这个方子加减来治,效果也不错。为什么呢?在中医看来,胆随胃降,胆汁返流,说到底还是胃气不降的缘故。

胃气为什么不降了?热气在上面,寒气堵在下面,寒热不调了,胃气降不下去。

半夏泻心汤调和寒热,开痞降逆,把胆胃降下去了,胆汁就不返流了,所谓的胃炎也就治好了。

其实,不管这个病叫什么名字,中医治的不是这个病名,而是改善内部环境,恢复脏腑功能。

大家记住一条就行,半夏泻心汤特别适合寒热错杂的老胃病,至于叫什么病名,不重要!

哪些人适合吃半夏泻心汤呢?这类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胃不舒服,吃点热的东西胃不舒服,吃点冷的胃也不舒服,稍微吃多点胃不舒服,稍微晚吃点胃也不舒服,平时容易胃胀,吞酸,或者容易上吐下泻,这类人就适合吃半夏泻心汤。

不过要提醒大家,半夏泻心汤是经方,是治病的方子,方子里有半夏,有黄连黄芩,这些药物的偏性较大,不适合久服。一般情况下,吃3到5剂就可以了,中病即止,最多不要超过7天。

吃了3天,胃里感觉舒服了,可以改为橘皮竹茹汤继续吃一个星期来善后。橘皮竹茹汤是药食同源的,偏性很小,对胃的刺激就小很多。

大家永远要记住一句话:中药能治病是因为药物的偏性能纠人体之偏,药物的偏性能治病,用得不当也会伤体。能食疗的绝不要用药,能外调的就更好了。

像这种慢性的老胃病,要是在用中药的同时。能配合艾灸疗法,效果就更好了。艾灸常用配穴:中脘+足三里。

愿,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好胃,长寿到百岁。


郑重提醒:

本号提到的方子,仅供学习交流用,切勿盲目试药。

每天留言太多,赤脚只能回复前100条,请原谅理解。

喜欢的话,不妨点个“在看”,就是对我最好的支持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