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餐厅逆周期增长,有望成为下个“海底捞”

大多数行业和公司都有周期,餐饮行业尤甚,一种产品及其运营模式“火”个3年就很了不起了。

而九毛九餐厅已经跨过24个年头,存有143间连锁店,2018年九毛九餐厅营业收入为13.34亿元。九毛九在西北菜中的市场占额,逊于老大西贝莜面,但双倍于第三名北疆饭店。另一方面,数据也显示九毛九发展的确已经趋向平稳甚至显露颓势。

不过,2020年1月,九毛九国际(09922.HK)实现了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上市首日收盘价较发行价大涨56.36%,在疫情背景下,九毛九仍然股价翻倍,至今市值已经突破了450亿,甚至还被寄予了“下一个海底捞”的美誉。

为何资本如此亲睐九毛九呢?

其实,资本青睐的不是九毛九本身,而是九毛九获取增量的能力。

九毛九,一块钱差了一分,这个词原先是用来形容一个人会做生意,或者用于讽刺一个人太过精明,不知怎的渐渐变成了山西人的代名词,这是山西人会做生意声名在外。

2005年,在海口开面馆的管毅宏讨了个巧,把自己的“山西面王”正式改名“九毛九”开始做品牌增量,这说明山西人会做生意名不虚传。

不过,做品牌虽然可以更加深入人心,但是受到山西面馆定位的品类限制,还是容易碰到增量的瓶颈,于是九毛九开始把产品扩展到西北菜,又做了品类增量。

并且,到了2010年,九毛九开始把餐厅开进各大购物中心,伴随着购物中心的兴起的红利,以及餐饮业态权重不断增加,九毛九常常大排长龙,门庭若市,这是做了渠道增量。

话说回来,九毛九做了品牌增量、品类增量、渠道增量,不还是个西北菜第二嘛,按说资本应该更亲睐第一的西贝而不是九毛九啊?

没错,如果九毛九只局限于本业,做到业内第二就很难有增长空间了,同时还要承受餐饮行业周期带来的不确定性,当然不可能像香饽饽一样被资本捧着。

好在,九毛九在这些本业的增量之外,还不断尝试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2015年7月,九毛九内部孵化出了第一个新品牌——太二酸菜鱼。

随后,九毛九还孵化出如“2颗鸡蛋煎饼”(煎饼)、“怂”(四川冷锅串串)、“那未大叔”(粤菜)等品牌。

数据显示,从2019年开始,“九毛九”西北菜门店数、在西北菜总营收中的占比就一直在下滑。2020年,在新冠疫情背景下,“九毛九”品牌餐厅遭受重创,营收占比缩小至28.1%。

不过,当西北菜领域的“九毛九”陷入萎缩或者说衰退,上市公司九毛九国际却同时手握5大品牌。

其中,“太二”凭借着对年轻人心理与口味的精准把握,从出生到成为营收主力只用了三年多时间。2016年“太二”的营收只有0.68亿元,2019年增长至12.77亿元,足以与“九毛九”西北菜并驾齐驱。2020年,“太二”干脆成为九毛九旗下第一大品牌,营收占比超过70%。

2019年“太二”占九毛九总营收近半

资本追逐增量,因为只有增量才有未来。

假设没有增量,九毛九还是海口一家山西面馆;

假设没有“太二”,九毛九无疑已走向生命周期的末端。

正如《增量模式》理论创始人黄校长所言:“企业跨越生命周期强势法则就是做增量,没有增量就意味着死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