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收费不能只算“经济账”

“智慧停车”开始试运营。云南网记者 常旭辉 摄。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渝西锋光

日前,有市民反映,昆明北市区红锦路金域蓝湾小区门口的停车位,最近被划为了国资停车位。因为小区里停车紧张,居民不得不去国资停车位上停车,但是停满一天要收费40多元,成本非常高,如果不去国资停车位停,小区居民基本面临无处可停车的局面,给他们增加了“回家成本”。

因停车费增加“回家成本”,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重要民生问题。无论是小区规划车位不足,还是停车收费标准原因导致居民不愿到指定场所停车,事实上都会指向一个结果,那就是蕴积起因停车而起的矛盾纠纷。一个安定和谐的小区环境,不仅包括要给居民提供清洁卫生、安全健康的居住环境,还包括给居民提供稳妥可靠的场所、便于居民储存保管合法资产。很显然,机动车作为居民投入不菲的个人资产,如果在小区及其附近得不到稳妥可靠的停放服务,或多或少将会对居民生活品质造成负面影响;久而久之,不排除引发纠纷矛盾,危及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

破解居民停车难,关键不在于让“回家成本”降下来,而是要让“回家成本”公开透明、公平。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依法经营管理包括公共道路停车场在内的城市资源,固然无可厚非;因为这种以公权力方式介入的社会事务管理,客观上能够促进公共资源的更高效率使用。比如,每天收取40元钱的停车费,一方面会为地方国资增加收入,另一方面还会以经济杠杆倒逼附近居民少用车、多采取生态环保的公共交通出行。但“每天收费40元”的标准不能仅仅是“发改委规定”,还要公开相应的成本构成,方才让人信服。同时,停车收费服务的价格制定,应该切合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并要向居民提供不同价格对应不同服务内容的公正选择机会。

解决群众所急所盼的民生难题,既要有长远眼光、更要有民生情怀;不能只算“经济账”而不算“民生账”,更不能拘泥于浅陋的眼前利益算计“赚钱”或“不赚钱”。2000多户人家只有500多个车位,居民停车难的现实问题已经十分清楚明白地摆在那里,这是当地社区、街道,以及城市管理、规划建设等职能部门,必须及时作答的一道“民生考题”。解决类似“停车难”“买菜不便”“管道漏水”“高空抛物”等看似鸡毛蒜皮的基层社会事务,不但要真心诚意摆正为民服务的履职心态,坚决摒弃简单的所谓“市场经济思维”、利用老百姓的民生痛处搞赚钱创收;而且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有效盘活小区“边角地”、闲置场所、废旧资产等资源,在积极破解难题中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民生成色。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