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茶茶| 迷途笛音与老王的茶
最近听了北大张辉博士的大语文课程,其中讲到,阅读的三种境界:
第一是读一本书想起另一本书;
第二是读一本书联想起历史与现实;
第三是在经历现实中,想起一本书。
课堂上讲张博讲了《迷途的笛音》,由此也引发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迷途笛音
那年我六岁。离我家仅一箭之遥的小山坡旁,有一个早已被废弃的采石场,双亲从来不准我去那儿,其实那儿风景十分迷人。
一个夏季的下午,我随着一群小伙伴偷偷上那儿去了。就在我们穿越了一条孤寂的小路后,他们却把我一个人留在原地,然后奔向“更危险的地带”了。
等他们走后,我惊慌失措地发现,再也找不到要回家的那条孤寂的小道了。像只无头的苍蝇,我到处乱钻,衣裤上挂满了芒刺。太阳已经落山,而此时此刻,家里一定开始吃晚餐了,双亲正盼着我回家……想着想着,我不由得背靠着一棵树,伤心地呜呜大哭起来……
突然,不远处传来了声声柳笛。我像找到了救星,急忙循声走去。一条小道边的树桩上坐着一位吹笛人,手里还正削着什么。走近细看,他不就是被大家称为“乡巴佬儿”的卡廷吗?
“你好,小家伙儿,”卡廷说,“看天气多美,你是出来散步的吧?”
我怯生生地点点头,答道:“我要回家了。”
“请耐心等上几分钟,”卡廷说,“瞧,我正在削一支柳笛,差不多就要做好了,完工后就送给你吧!”
卡廷边削边不时把尚未成形的柳笛放在嘴里试吹一下。没过多久,一支柳笛便递到我手中。我俩在一阵阵清脆悦耳的笛音//中,踏上了归途……
当时,我心中只充满感激,而今天,当我自己也成了祖父时,却突然领悟到他用心之良苦!那天当他听到我的哭声时,便判定我一定迷了路,但他并不想在孩子面前扮演“救星”的角色,于是吹响柳笛以便让我能发现他,并跟着他走出困境!就这样,卡廷先生以乡下人的纯朴,保护了一个小男孩儿强烈的自尊。
(原文完)
与儿子分享了这个故事,问儿子,他听完之后的感受,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儿子想了想,答:为什么要叫别人“乡巴佬”?感觉不舒服。
“哦,你觉得这是对别人的不尊重,是吗?”
“嗯”儿子回答。
问了儿子:“为什么对卡廷不是直接说,你是不是迷路了呀,我带你回家吗?”
儿子说,那样说会伤他自尊的。
“你从哪里看出,卡迁知道他迷路了。”我问。
“他哭过了,卡迁应该是听到他的哭声,还有他的眼睛也红了”。
“如果你是卡廷,你会怎样做?”我问。
“我也会这样做。”
“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么做?”
“我也一样会假装自己不是迷路的。”
与儿子分享完,我最大的感触,是他感觉到了那句“乡巴佬”是对别人的不尊重的,这是孩子柔软和温暖的地方。
这则故事,让我想起我身边的人。
第一位是我的老领导,东北人,姓郝。因与“好”同音,且他在我心目中就是特别好,我一直称他“好总“。
那时我刚入保险公司,很多事情不懂,唯一有的,就是一颗好学习的心。
好总工作特别认真严谨,生活上对我们又特别照顾,经常招呼我们一帮年轻人去他家吃饭。
我记得,他总是亲切叫我”花儿“,因为他,我喜欢上东北话。
那时我是内勤,负责收取邮件,写内联单,每次我的内联单好总都要帮我改,但他从来没有说是我写不好,他说,”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改。”
但凡我做得好的,他总会当着所有人的面夸我 ,但凡我有进步,他总会看到,鼓励我。
他经常跟我说的最多一句话就是:吃小亏占大便宜。这些事情,别人不愿意干,你干了,看似吃专,可你也因此成长了,将来你就是别人的师傅了。
因为这句话,让我特别愿意在工作上多付出,现在想想,这可能也是当时我为什么年年被评优的原因吧。
他是我的迷途笛音。
第二位也是我的老领导,也是我工作中的导师,大家叫她秦姐,我叫她“美人”。
她跟我分享过她带她闺蜜的女儿(不到十岁)去坐过山车,她车子在高空穿梭的时候,她一直害怕地大叫,小女孩反而一直鼓励她,让她不要害怕。
当时听了就笑她:“你这女魔头,也有今天哈。”
美人冲我笑笑:“我装成很害怕,她就想要保护我,这样子她自己就忘记害怕了呀。”
哦!当时我恍然大悟。
难怪我有时也会感觉到自己在她这里那么重要。
她是我的迷途笛音。
第三位淼姐,我们一起做过公众号【三餐半】。也是主编,我是撰稿人。
有一次我们聊到坐车让位的事情。淼姐说,她每次让完位之后,总会再多走几步,离开她让位的那个地方。
我一开始不解,问她为什么。
她说,如果让完位一直站在那里,对方会有点尴尬的,走开了,对方也会舒服自在一些。
听她讲完,我对这位比我少十几岁的90后小姑娘,肃然起敬。
她是我的迷途笛音。
由此,我想起《红楼梦》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
贾雨村在林府做私塾先生,教林如海之女林黛玉读书,他的社会地位远低于林如海,年龄也不比林如海大。林如海跟贾雨村说话,却称贾雨村为“尊兄”,自称为“弟”。
贾雨村听说朝廷出台新政策,他这样的罢职官员可以重新启用,去求林如海帮忙,林如海毫不犹豫答应下来,写信托舅兄贾政代为办理,考虑到贾雨村客居扬州手头拮据,一应费用他都帮贾雨村备齐。
他给贾雨村帮了一个这么大的忙,不但不以恩人自居,反而跟贾雨村说“此刻正思向蒙训教之恩未经酬报,遇此机会,岂有不尽心图报之理。”
贾雨村在林家做私塾先生是有薪酬的,又不是义务教学,何恩之有?
由此可见,林如海的善良与体贴。
有时,书中的故事,书中的人,也是我的迷途笛音。
最近,老王同志开始焙茶,我用直播,从他洗炉晒炭,生炉下炭,焙茶翻茶记录下来,分享出来,直播中,老王同志与大家分享焙茶的心得,我与大家讲茶的故事。
昨天,我的萌友苜蓿粉写了两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