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木轨、钢轨到高铁用轨,这里有中国铁路发展的“百年轨迹”
东方网记者傅文婧5月27日报道:铁路改变了我们的世界,中国铁路钢轨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由上海大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中国铁道博物馆主办,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的“百年轨迹”展览5月26日下午在上海大学“入海口”师生创新创业交流中心揭幕,展览将持续至7月10日。
揭幕仪式
“百年轨迹”展由六部分组成,以时间序列为线索,呈现自18世纪以来铁路用轨制造技术的演变及新中国铁路建设发展史,以回顾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史与国家繁荣富强的兴盛史。
“前传:从木轨到钢轨”讲述自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发生以来,大规模液态钢铁冶金和铁路的出现导致的铁路用轨的演变。到19世纪后半期,铁路用轨由早期木轨、铁轨发展到钢轨。与此同时,钢轨成型工艺和轨式也逐渐发展改良。“传入:晚清中国铁路用轨”介绍晚清时中国开启了铁路建设的进程,在完全不具备现代钢铁制造技术和铁路修建能力的中国,钢轨与机车等一切设施均依赖进口。
“自强:汉阳造钢轨的兴起与衰落”以汉阳铁厂的兴衰为线索,讲述中国铁路建设从自立自强的黄金时期到再次陷入依赖外国钢轨境地的故事。“振兴:新中国钢轨生产的重建与复兴之路”展现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在苏联援建和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重建和兴建了一批重要钢铁工业基地。随着鞍钢、包钢、武钢和攀钢的大型轨梁轧钢设备的相继投产,形成了中国钢轨四大生产厂的格局,钢轨生产走向复兴之路。
“超越:中国高速铁路及铁路用轨”记录汉阳铁厂的建成投产,为中国铁路建设和钢铁工业的发展播下一颗种子,记录100年来中国铁路和钢铁工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反映中国的腾飞与昌盛。最后,“百年钢轨品质演变”重点呈现铁路用轨的成分、组织、力学性能变化,表现钢轨是我国钢铁工业百年来飞速发展的历史见证。
当晚还举行了“百年轨迹”展览系列主题讲座——“中国近代钢轨技术史与文物”,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员方一兵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讲解一百年来铁路和钢轨材料技术发展的前世今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百年轨迹展览的举办意义和内涵。
据悉,在为期46天的展期中,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将以“百年轨迹”展览为依托组织策划43场主题活动,将“百年轨迹”展览延伸,共同探寻我国工业进步史和科技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