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林状元龚延贤创制的宫廷养生秘方
▲
除了文字浏览,还可观看配套视频哟
在不同年龄段,以病情虚实而言,青年多实、中年虚实夹杂、老年多虚。
多虚,也就是我们理解的缓慢衰老。《内经》中说:“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这里的“阴气”泛指的是物质的缺乏,从而导致功能不足。
中医的物质对应什么?气、血、阴、阳,即精气、血气、阴气、阳气。
气虚则乏力、气短,血虚则心悸、神疲,阴虚则口渴、烦躁,阳虚则怕冷、迟缓。
气虚、血虚较为简单直接,可以理解为病浅、病短,“百病必寻脾胃之中”,专注补脾胃、生气血,“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阴虚、阳虚则比较复杂,俗语有云“气虚日久见阳虚,血虚日久是阴虚”,故病重、病长,根据“久病及肾”的思路,重在益肝肾、调阴阳。
需要说明的是,老年人不是只有虚证,而是多为虚证。所以调理大法,注意顾护脏腑补虚,即使是应对实证,也要在祛邪之后注意扶正。
上面列举的气血阴阳亏虚表现是最最基本的,衍生开来其实无穷无尽、错综复杂。
比如说,气虚的气短自然容易有咳嗽、喘息,见于各种呼吸系统疾病;血虚的心悸对应各种心律失常,甚至失眠、高血压,见于各种循环系统疾病;阴虚口渴是津液不足,女性更年期“雌激素”的缺乏各种潮热、烦躁,另外不能濡养筋脉的腰酸背痛腿抽筋、各种骨刺(退行性关节炎),见于各种内分泌疾病;阳虚迟缓是反应、代谢能力下降,会出现“不能控制”的情况,比如不能固摄津液的多尿、多汗、多涎,不能控制肌肉/神经的帕金森病、痴呆(脑萎缩/退行性变)。
之所以不厌其烦的絮叨,是想说明“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表面上看大坝已经满布裂纹了,千头万绪无从下手。每条裂纹都对应一个症状,再一一用药应对,那就是大家常抱怨的结局,成为“药罐子”。找到“蚁穴”(脾、肾),注入水泥(气血阴阳),剩下的交给时间(有规律的坚持)。
大道至简,不需要追求“高端”“昂贵”的药物,也不要企图短时间内有显著变化,更不要被各种奇葩的操作所迷惑,就直指本质,用充足的物质去填满它们。推荐一个药膳方
白茯苓、怀山药、芡实仁、莲子肉各120g
陈仓米、糯米各500g,白砂糖250g
茯苓、山药、芡实、莲子都是健脾的,此外:
芡实、莲子入肾益肾,还有收涩之力,应对遗精、久泻、女性带下过多。
茯苓、莲子入心而养心安神,缓解心悸失眠。
茯苓还能利水渗湿可以消痰,正是“湿无所聚,痰无由生”。
山药则同时入肺脾肾而有平补之功,意思是,补益虽广、但偏向性不强,可以常服而无弊端。
现代药理表明,具有降血糖、降血脂的功效(对应健脾),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对应益肾,进一步说是美容养颜,再进一步说意为延缓衰老)。
陈仓米是陈年的米,古人认为养胃、渗湿、除烦。糯米则益气健脾,用于久泻食减,如孙思邈曾言“脾病宜食,益气止泄”。
陈仓米、糯米是谷物,用于病后体虚调养(饮食清淡、容易消化),就跟我们说的喝粥是一个意思,只不过这里是“糕点”。
本方出自龚延贤的《寿世保元》,其做法很简单,统统打成粉,加糖拌匀,加水(少量多次)揉为面团,分成剂子(大小自定),中火蒸20分钟左右。
使用注意:
①陈仓米没有直接可用大米替代。
②有糖尿病者可以用代糖替代白砂糖。
③此药膳可以代餐,也可以佐餐。
有人说此方出自《鲁府禁方》,所以是宫廷秘方。其实序言中写的很清楚“余闻龚子所著《医鉴》、《回春》、《仙方》、《神彀》四书,盛行于世,推其心仁且浓矣。兹今所蓄秘方,并渠素蕴珍奇,厘为四卷,题曰《鲁府禁方》。是皆百发百中者,悉附诸梓,愿与斯世斯民共焉。”
我(鲁王)是龚延贤的粉丝,把他的著作读了一遍,出本书给大家划了个重点。
粉丝?龚延贤继承家学,遍访学医,后来在太医院时,治好了众人束手无策的鼓胀(相当于现在肝硬化)。患者为鲁王的张妃,鲁王从这开始就成为粉丝了,称为“天下医之魁首”,亲题匾额“医林状元”。
那龚延贤自己怎么评价的呢?在《寿世保元》中有三处说明:
①《卷二·内伤》:男妇小儿任意取食,妙不可言。
②《卷四·老人》:凡年老之人,当以养元气健脾胃为主。每日三餐,不可缺此糕也。王道之品,最益老人。
③《卷四·痨瘵》:治虚劳百病。可兼前汤丸(理气健脾丸)进之,大有补益。一论虚劳发热、痰咳喘汗,泄泻腹痛、脾胃虚弱、饮食少思、骨瘦如柴,宜。
①、②就是男女老少都适合,尤其是老年人。③痨瘵为肺结核晚期(后面虚劳发热、痰咳喘汗原因)是阴虚,泛指慢性消耗性疾病。
大家再看这本书《寿世保元》,什么意思不言而喻了吧?
阳春白雪糕 |
适用范围 |
茯苓、山药、芡实、莲肉各120g 陈仓米、糯米各500g 白砂糖250g |
季节:四季均可 |
年龄:各年龄均可,老年尤宜 |
|
体质:气虚体质、阴虚体质、阳虚体质 |
|
能否长服:能 |
|
方式:蒸糕代餐、佐餐 |
足三里,在胃经之上,是补虚强壮的保健要穴,针对气血虚弱。
关元,在脐下三寸,是元阴、元阳交关之处。也就是大家听过的“丹田”,阴阳不调,尤其跟肾相关,选这里就相当合适了。
可以自己揉按,每次5-10分钟,每天2次。注意最好顺着一个方向按,每分钟100次左右,用力适中。如果伴有怕冷、腹泻的适合艾灸20分钟。
了解更多中医养生中药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