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你想拉黑却无法拉黑的人
你今天好不好呀?
想到这个推送主题后
我的感觉真是特别好
在文末有写参与方式
现在让我意识流会儿
题图与ppt连起来读
组成了我推送的主题
就是把你想拉黑的人
在GEO 拉黑ta拉黑ta
不过准确的措辞来说是
曝光恶劣行径警示他人
以自身血泪助他人避灾
自己也可以想象另一种
回过去解决问题的方法
受害者可以把这当成是树洞
把你想拉黑却无法拉黑的人
我想主要是TA做的恶劣行径
在GEO树洞里分享聊以慰藉
欢迎坦言自己曾经受到的伤
无论现在你有没有走出伤痛
至少你有一个说出来的机会
当然得是你先愿意的情况下
我知不是所有人都像我这样
能不计后果地表达嫉恶如仇
那去哪说自己受的委屈苦痛
来我这提供一个树洞给你啊
GEO的资深读者或许还记得
有一阵GEO效仿森林拾光者
开启树洞收集问题但总搁置
主要原因是我常收不到问题
自己的提问又怕得不到回答
不过今天我又鼓起来了勇气
我觉得就不需要提问被回答
你可以不提问就是来说故事
受你触动的人可以给你回应
你自己也可能在讲述中得解
你既不是哑巴不必吞下黄莲
更何况你遇到的是不公不正
普通人面对这些恶行不言语
不是让恶魔行事更为所欲为
我会提供我眼中的恶魔行径
但我想你肯定现在脑子里有
自己对恶魔行径的定义甚至
可能你还有这个恶魔的脸呢
而且打算建立新的惯习用于
常态化这件事成每周更两次
让GEO在交流平台这条路上
能在我还能推动时往前走走
毕竟就和我之前在疫情最初
就想过的那样没有谁能预知
我的最后一条推送是哪一条
无从预言明天和意外谁先来
于20200511重启的宇宙树洞
决定采取外力智能提醒模式
不给我的脑子增加记忆负担
每周两次一次查看一次更新
每周一我的20点20分查看
随后定时在次日凌晨公布
每周六也在20点20分查看
随后定时在次日凌晨公布
截取自陶理的手机
脑容量不够就外置记忆
小妙招就是定时闹钟啊
收到的时候算是进了树洞
当周得到了回应就是白洞
无人回应的话就进入黑洞
每次更新会附上往期链接
欢迎读者按图索骥捞故事
然后随时欢迎你作出回应
虽不一定能联系到分享者
甚至我们擦肩过也不相识
但我想说自己的亲身经历
意义不在于说人性多险恶
而是换着法儿去说这句话
害人之心不可有
防人之心不可无
这篇推送和近期发生的、我知道的一些事情有关。
可能有人会奇怪我这么呼唤爱与和平、公正平等的人,怎么突然好想做了一期有点营销号的透着一丝戾气的文章。
我先讲一个小事来帮助你理解。
周末我和室友们聊天的时候,突然我们想到学彼此的语言,我问想学什么。得到的回答是都行,我说那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我教你们说点脏话吧。因为我觉得虽然我希望你们永远遇不到要说这些话语的时刻,但我还是希望你们知道,因为这样当别人对你用中文说脏话的时候,你至少不会因为这个人看上去和颜悦色的表情,就意识不到这个人在你面前或背后说的话语非常恶心,而你因为听不懂还得陪着笑脸。
黑名单和拉黑(以及我不会在这篇展开来讲的维权、举报、起诉)都是很重要也很必要的存在。就像我希望你永远用不到说脏话的时候,但还是要告诉你那些是脏话。
我希望我的读者们永远不要遇到那些以各种形式伤害、霸凌你的人,但如果你遇到了,要意识到这个人是故意在伤害你,并且可能Ta还以此为乐,踩着你的肩膀在为Ta自己向上攀爬。
就我自己而言,有些触犯到我底线的事情,时间过去再久我也是零容忍、不原谅。因为GEO相对是一个专业的平台,这次的推送我也先限定在“学术”这件事上我零容忍、不原谅的事情有三件:
抄袭剽窃:把别人的劳动成果(包括但不限于论文、试题、教案)用自己的名字发表在期刊上,或未经许可使用于试卷、课堂(还常常冠以我这么做,都是为了学生好的名义)或以造福同行的名义进行散播;
以权谋私:包括但不限于用自己在专业领域的身份利诱威逼另一个人为自己做本应该自己做的事情,比如组长让新教师代笔写论文、在工作中自己明明没做什么但却特别会在述职时将功劳记在自己身上贴金;
权色交易:包括但不限于有意利用自己的性别、外貌等优势去获取本应该凭借业务素质、专业能力来公平竞争的机会,以及有意在求职应聘、晋升评职称过程中利用自己与相应工作无关的内容为自己增加筹码。
要说我其实并没有自己亲身经历所有这些事情,但做出这些事情的人是有可能存在于我们现在所生活的这个世界。那就来说说吧,考虑到这是个GEO树洞分享故事的演示,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我了解的真实故事,还是都不具名了,这样大家就不知道到底是我有一个朋友还是我的亲身经历了,但其实这些都不重要,我这不是法庭不需要审判,唯一重要的是你从这几个真实故事中,是否可以更坚定自己的一些做人信念,无论是与人为善不害人,还是形势需要更谨慎,有防备最坏情况的打算。
虽然如此但总觉得这些事情还真是有点小八卦,但真不用去猜是谁,因为重点在于你别去想着作恶,也别助纣为虐。我这里面提到的所有人和事都是真实的,不过不会给出个人信息。也希望读者不要急着对里面提到的人下定论,我选择讲这些人的故事只是为了说某些行为的恶劣,放在任何情境下都是恶劣,而不是说要去人肉、攻击某个人,这没有必要,要警醒的是恶行。
那就开始GEO今天的做个人吧系列:
某人A去到一所学校做某项研究,遵循研究伦理和研究对象B以及校长已经提交了相关的资料征得了同意。但研究对象的同事C却在午餐时突然坐到A和B身边,然后还开始问A一些个人问题。A尽量避开敏感的问题,但考虑到研究对象在场,并且没有阻止这个同事,还是保持友善地回答了一些,没有过多透露个人隐私信息。
A与B在饭后操场上散步的时候,B表示C问的这些问题她都感觉有些过于私人,没想到A竟然还回答了,A表示那是你的同事,不希望你太难做,但基本上都避开了一些太过涉及我个人隐私的事情。B随后说起自己和C这个老师平时也并不算亲近,也不怎么一起吃饭的。但A和B谈话的主题主要集中在研究和叙旧。
随后A与B回到办公室之后,C有事离开,随后C再回来时只有A在办公室,B正好这会儿不在,但办公室门是敞开的,C进来看到A,看了一眼没有搭理A。B在这个时候回到办公室了,C就开始用看似漫不经心地口吻问A:你这个研究总共调查几个人啊?A感到了这个话题的走向,尽量不带情绪地、平和地如实回答:你之前提到自己在国外许多年,应该知道再问下去就涉及到我的研究伦理了,根据我对研究对象应承担的责任,我不能够告诉你这些信息吧。C的反应是立刻从自己的位置上跳起来:你还真把你的研究当回事了。A一脸问号:我不应该把我的研究当回事吗?
C立刻表示自己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与攻击,并且说自己需要公放音乐缓解一下情绪,没过一会儿又表示要B和她出去谈谈。B跟C出去了之后回来继续在自己的位置上准备之后要做的事情。C又开始并不指名道姓地说话: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是什么人?我都查过你了,你在你们学校名声特别臭,为了你的研究找了很多人,你问一大堆然后用完就把人删除,你就是看B好欺负,让她为你做事。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什么人?
此处需要声明A和B是南方某所大学校友,而C自己是北方某所大学的专业,并且与A和B都不是一个细分的地理专业,与A也是第一次见面。A当即就表示:第一,你还真不知道我什么人;第二,我不能告诉你我的研究是具体在做什么,但我的研究是才开始招募不久,而且完全符合研究伦理的,不存在什么一大堆人,你不要无中生有编瞎话。
之后B要去教室处理事务,A表示自己可以跟着一起去,A先离开了办公室,在走廊等B。C知道B要处理事务,却还是拉住B表示要说些什么,A没有阻拦,不想激化矛盾令B难以处理,但过了好几分钟,B还是没有出来,A就再次进入办公室,问是不是要去教室了?C突然冲到A面前,说都是你让这件事情变成这样。A虽然有点懵,但还是反应过来了:这整个过程是你在加戏诶。B这时哭了出来说:我希望你们不要吵了,都是我的错。
这件事的后续是A出于保护这个研究对象的原因让B不要再参与这项研究了。因为研究伦理里面有一条就是尽可能保护研究对象不受研究带来的一切负面影响;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研究都是匿名处理研究对象,并且不透露任何与研究无关的可以被鉴别出身份的个人信息。而符合研究伦理的知情同意书里,研究对象也始终都有在任何时候无理由撤回自己同意参与研究的权利。
对A所接受且认同的研究伦理以及个人价值观来说,保护研究对象比收集到想要的研究数据更重要,因为A信奉的是人是做研究的目的,不是实现结果的手段,任何人都不应该在任何时候被另一个人当成是自己的利用工具。
(这细节太多,大家好像都能看出这个惨兮兮的A是我了;没错,我就是对无关紧要的细节可以记得很清楚,但却总是想不起来自己钥匙放哪里。)
我来提炼复盘一下其中三个人物的一些行为可以体现出来的需要我们敲响警钟的事情,阅读理解做起来:
1. 在相处交流过程中,感受到不舒服应该当下就如实表达,不要勉强
如果A(研究者)一开始没有对C(初次见面的陌生人、唯一相关身份是研究对象的同事)吃午饭时候已经越过自己边界,问了许多自己平时都不会回答的查户口问题,后面在办公室C也不一定会得寸进尺继续问。
所以从这件事情中可以看出,一旦自己感受到了对方在越过你的边界,就要说明你的边界,并且表明:我不喜欢别人询问我的私生活问题。这是我的习惯,不是针对你,对所有初次见面的人,我都这样做。
早点明确自己在与人相处的边界,宁可给人以有距离感,也不要让人觉得自己还可以窥探、试探你的底线更多。
2. 在发生冲突时,保持冷静,不是自己的错误不要急着大事化小地认错
如果B(研究对象)没有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这样不知所措、希望大家都不要争吵的状态,那C可能就不会得偿所愿地搅黄B参与研究的机会。
初入职场的新人总是会有一种我不惹事的生怯,希望大家都和平相处,但职场上,尽管有些同事看起来是老师,但做的事情可以称得上为人师表的反义词,甚至还自我感觉良好。比如B其实有提到之前C这样突然跳起来的攻击性状态,她也已经经历过一次相似的,是在探讨一个教学问题时,她当时就退让以避免冲突了。
而实际上C的业务能力也是学生经常投诉的,而C知道学生向教导处投诉后,得到级长反馈的她立刻问:是谁说的?而之后她缓和与自己教的学生关系的做法是给自己教的这个班级的所有学生新学期一来就送每个人都送一个进口的饼干礼盒。
恶人之所以能做恶多端,是因为TA就不觉得自己是在做恶,同时还可能沾沾自喜觉得:不就花点钱,我就把事情摆平了;抹黑就可以,我又成了占理的。而纵容这样的人做这些行为,给作出这样恶行的人有空间,还可以留在教书育人岗位上,真的只是这个恶人的本事吗?是否也是因为一些人要维护和气的不做声?也是因为一些人的向“钱”看齐?
相似的事情还发生在我知道的另一个近期真实事件上,D应朋友E的邀请去E所在的地方做讲座分享,D分享的内容是自己用心钻研许久的研究,还没有发表,出于对朋友的信任才愿意拿出来提前分享。E的教研员F在没有联系D(应该也没有通知E)的情况下,在某期刊发表了D的讲座内容并且作者是自己,没有一处提到D。他这种为了发表他人劳动成果为自己文章,让自己评上职称的做法,很快就被D发现了,但D考虑到E的处境或许会艰难,选择不维权,只是选择在之后的讲座中,都不再敢讲自己尚未发表的成果了。
写到这里还想起来从G口中知道的另一个某高中老师H:这个老师可不只是会在课堂上骂女生蠢,还会说女生还不如早点辍学打扮好点,找个好人家嫁了。我问G那为什么学生不举报,还要容忍他?G说我们学校不让带手机的,学生也没有证据啊,不可能录音的。他也是知道这一点才敢说这种话。而且就算学生联合起来告诉学校,你觉得学校会采取什么样的做法呢?换老师吗?
我知道很多有家庭有孩子有房贷的成年人,可能也都经历过类似的经历,我没有说要求所有人都像我总是嫉恶如仇,也知道实名说出一些故事会伤及自己的朋友或珍视的人,想起来投鼠忌器这个词。
我也理解存在一些灰色地带(合写文章中的署名顺序目前也可以算是一个很难说清的;所以我才特别佩服会和学生提出"既然这篇文章是你想的也是你写的,你就该是第一作者"的导师),但是一些黑是真的黑,而且是故意黑,怎么也算不成灰色:
F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绝对是,
C编造谎言去抹黑人绝对是,
H对女学生的侮辱也绝对是。
所以,如果你之前不知道还有这样的人与事存在,这三个有详有略的小故事,就给你提一个醒儿了:
在任何行业里(包括教育行业),不是和你坐在一个办公室、坐在管理你的位置上的人,就一定是一个身正德高的老师。
这其实应该说不只是我们国家,在每个国家都这样的社会渣滓混在各行各业里面,我也不觉得自己可以解决掉这些人渣,但至少我遇到这些人之后,要把这种恶劣的行为说出来,警醒他人规避,或者至少在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不要怪自己做错,有错的是做出这些恶行的人。
总之,我写了这许多,应该读者也看得累了吧,可以扭扭脖子,如果你也想到了某个你想拉黑却无法拉黑的人,但又不能公开讲(就是还没有到可以举报、举证的这个地步),可又希望把这个人的恶行公诸于众,欢迎参与GEO的宇宙树洞计划,至少有一个人会看的,会因此更警醒地看待恶。
参与方式:
你想写的时候就可以写,发给GEO可以是微信后台发送消息,也可以是写邮件给geowrite4u@gmail.com,看你自己的选择,你觉得怎么合适怎么来。
GEO保护你的方式:
建议故事里不会出现任何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也不要出现具体时间,以免出现人身攻击、人肉搜索、地域偏见,如果上述内容你写的时候不慎出现了,我在刊出时也会用字母代替的。你的任何名字是绝对不会出现的。
如果已经到了你想说出真实人名、地名、校名的地步,我判断估计这都到违法犯罪以及严重侵害你的精神健康了吧,还是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医师的心理治疗,如果你觉得有必要,也请向正式的公检法以及纪委举报,相信法律。
GEO宇宙树洞故事 刊登频率:
GEO运营者每周一20:20查看,每周二凌晨的定时推送更新收到的故事——宇宙树洞,文末会放上之前一周收到的问题所在的推送链接。
GEO运营者每周六20:20查看,每周日凌晨的定时推送增加收到的回应——宇宙白洞,文末会放之前一周收到的回应与问题的推送链接。
曾经收到的宇宙树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