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封每周家书:看不懂为什么还要去看?
2018
07.18
11:45
大英博物馆
British Museum
罗丹与古希腊艺术特展
Rodin and the art of ancient Greece
摄影: @(博学多才没啥不会的)細細悶
最最亲爱的妈妈:
从上封家书知道妈妈你上周跑步三天,我上周也跑了两天,不过两次都跑到了十公里。妈妈你如果打算长期跑步的话记得一定要充分热身,最后也要好好拉伸,建议要跑一天休息一天,休息日你可以和弟弟一起跳个广播体操、打个羽毛球、或者快速走个路也行。
谢谢妈妈你和分享最近吃了什么买了什么,以后请不要这样做了。尤其不要再和我提桃子,对于一个爱吃桃子的人来说是很残忍了。因为我的想象力太丰富,口水已经流出来了(可是只能默默咽回去)。我觉得这样只告诉我吃了啥不给我吃很过分,于是决定回家多吃几口冰淇淋。不过其实桃子在这里有得卖,我吃过普通的桃子、蟠桃还有油桃,不过这里没有我最爱的两种桃子——脆口的水蜜桃和新鲜的脆口黄桃。你就帮我多吃点吧,但不要告诉我了。我很馋的...(委屈脸)
之前已经和妈妈分享过我周末跑步和看球的经历了,这封家书就谈一谈今天早晨去的博物馆吧。我们学院离英国的热门景点大英博物馆就三分钟路程,所以我上周和两个朋友约好了这周一起去看罗丹特展。因为是暑假,馆藏丰富又可以免费参观不少人和不少各国旅行团、暑期游学团。我们在进馆的时候,正好在一个团前面,工作人员看我们轻车熟路的样子,还问我们是不是旅行团的导游(group leader)。
我们一开始没有找到指示牌,但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顺利进入了展区。这次的展览从四月二十六号开始到七月二十九号结束,我是听我导师提起之后,搜了一下觉得想要亲眼看看罗丹的“沉思者”,所以问了问平时经常一起周末聊学术的小伙伴,最终相约今早一起去看展。
但我其实内心是有点慌慌的,因为妈妈你也知道我基本上没学过什么艺术(小时候我们并没有钱上任何兴趣班,而且那时候好像也觉得学习成绩最重要),没有什么审美(妈妈你如果看不下去我的那些衣服就捐到楼下的旧衣回收箱吧),就很担心自己是一个俗人完全在附庸风雅。
不过还好是去了,原来一个策划精良的特展是可以让门外汉也感受到艺术之美,或许有些时刻会无聊,但也能够找到兴趣点。正是这次展览让我意识到:
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一种“懂”。
我以为看不懂可能就真的是因为我自己以为看不懂,而选择了不去尝试看,自然就不会懂了。
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不需要像一个艺术家那样去看某件艺术作品,只要能够感受到其中的美,能够触发我的思考。那就就值得一看,这也是一种“懂”,是一种专属于我和这个艺术作品之间的相互联结与吸引。
准确来说,这个特展对于能够大致揣摩出英文的意思(毕竟手机也在身边,可以随时查词)的任何人来说,都不算是高冷到不可接近。但这当然也是建立在这个去看展的艺术小白是愿意去花时间一点点读,愿意在里面浸润的前提下。我因为有心想要多看一点,多想一点,所以特地在门口拿了一个活页本。它会以较大字体显示艺术品下面的解说词,这次我就边拿边看,不敢说都看懂了,但至少理解到一点,写在这里和妈妈分享:
罗丹的创作灵感有很多源自希腊艺术
这一点当然可以直接从这个展览标题中看到。但当我看到在一个展区并排放置着罗丹的作品和希腊神庙的大理石雕像时,能更加直观震撼。就像我们都能够想象妈妈和女儿会长得有点像,可拿女儿的照片和妈妈年轻时候的照片对比,又或者看到妈妈和女儿同时出现的时候,才会真的意识到一种传承与发展。
同时这个很大的展厅里还有很多原来在希腊神庙的雕像,有不少都是残损的,有很多甚至都只是一个部分。可这次展览墙上有引用罗丹的一句话:
...they are no less masterpieces for being incomplete.
(...TA们依然是大师级别的作品,这一点并不因为不完整而受损)
我纠结了一会儿到底是用它们、他们还是她们,因为英文they可以翻译成这三个词。我觉得这些作品是有生命力的,至少是希腊的雕塑家倾注了心血的,所以就用了TA们。之所以提到这句话,是因为我觉得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追求完美,总是在追求毫无瑕疵,总是希望一切都好,但事实上经过时间、经历意外,我们的外貌总会有受到损伤,甚至有时候肢体也是如此。但如果一个人的精神气依然在,那份赤诚的心没有改变的话,就依然是伟大的。
这就涉及到灵魂与肉体、内心与外表的话题了。其实我这次除了看到沉思者之外,还有一个很喜欢的作品,就是题图正中间的这个soul and body (灵与肉)。解说词也说这是一个谜。我也认为的确是这样,虽然我目前倾向于觉得灵魂更重要,但又不得不承认外表对我的吸引力。毕竟如果就单单是灵与肉这两个字,并不能够让我产生这么多的思考。我也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件作品,才又有契机继续思考“灵与肉”的关系,才会在这封信里试着和妈妈你分享我目前的一些想法。
本来想写三点的,怕会太长,就改成了这一点,由此阐发开来罗丹受到希腊艺术作品的启示之后给我带来了什么。不知道这些内容是不是已经让妈妈你也陷入了沉思?
2018.07.18 10:31 我今天拍的沉思者
也正是这次参观,我才知道原来雕塑家的作品会有很多不同大小、不同素材的复刻。比如罗丹就会用比较便宜的灰泥或石膏来制作,这样成本比较低,等到有买家下手了,收了人家定金之后就可以用较为昂贵的大理石或者青铜来制作。而且罗丹也不是全靠自己一个人关在小黑屋里搞创作的,他还有模特、还有工作室、还会到不同城市采风(比如伦敦)获得灵感。
这次展览还有一个很有趣的时间线,用策展人认为的大事讲了罗丹一生重要的时刻。我在想,罗丹本人是不是也这么看呢?别人认为的大事和自己认为的大事儿会不会有什么差异?
2018.07.18 10:20 大英博物馆特展的罗丹时间线
(一条粗的黑线代表人生,从出生日期开始,先上后下的形式列出罗丹一生的重要事项,其中包括他什么时候成名、什么时候遇到了命定的伴侣、什么时候来伦敦等)
到这里差不多要结束了,我就很好奇妈妈你如果来做一个你自己人生的时间线,你认为有哪些重要的时刻呢?就是你现在回想起来会觉得是真的改变了你的人生轨迹也好?有没有特别开心或者沮丧的时刻?如果妈妈愿意的话,下封信可以画一个你目前为止的时间线吗?如果妈妈愿意,我下封家书也画一个我的,和妈妈你的人生时间线,可以相比照着看哈哈~
不过对于我们来说,人生的篇章还是未完待续的。所以,希望妈妈每天都在做自己可以从中找到乐趣的事情,如果能够有一些值得放在自己人生时间线上的事情就再好不过了。
另外,记得代我问外婆好,也告诉她我在伦敦一切都好也很安全。我这两天也问问阿姨什么时候去外婆家,我也想外婆。如果时间凑得起来,想要能够再和外婆视频一下。
还有上海进入伏旱(也就是你平常会说的三伏天;伏旱是地理学的术语)了吧?妈妈你要多注意身体,喝水吃水果之余,最好也要记得涂防晒。出了汗之后要补防晒的,一天只涂一次是不够的。
最后,写家书的一个好处就是自己说不出口的话说出来:
妈妈,我真的觉得自己越来越爱你了。
因为我的妈妈是真的把我看做是一个可以平等交流的成年人,让我觉得超级幸运。我的妈妈愿意和我分享生活中的点滴以及自己的思考,而不是永远都觉得我只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只是一个整天瞎想的理想主义者。
感谢上天让我有这样一个超级棒的妈妈,不会只提醒我要好好吃饭、注意安全,还会和我分享良好的锻炼习惯与生活哲学(比如上封家书中你突然说了一句:时代前进,不学行不通哦!)。
正是这一点,让我也觉得我们之间的关系就好像两棵树,我这棵树虽然是因为妈妈你而落成的。但妈妈你没有把我看作是必须一直在你树荫庇佑下的小草,需要听话乖巧,而是把我看作另一棵也在成长中的树。这样我就能够把自己的想法和思考都和妈妈讲,而不会一直觉得我必须要绝对服从和仰望你。
再想到我每次面对人生岔路口的时候,都是妈妈你劝我要积极,想要就要上一步,都觉得特别感恩能够有你这样信任支持我。(不过我不准备提醒你年份,我还要留点内容下次写呢~)
biu~发射爱心❤️
香香
2018.07.11 20:20-22:01
于伦敦
学院自习室
及:还有一张图,因为和我一起逛展被要求给我拍个照留念的細細悶实在是太会选择角度了,让我在挡掉后面小告示牌的同时,真是借光。照片我完全没有做任何处理,但就是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和存在而带来的微光。
2018.07.18 11:44
The body is a cast that bears the imprint of our passions.
直译:身体的形状,由我们的激情塑造。
意译:你自己想长什么样,就会长成什么样。
举例:你想要有健康的体魄,对运动有激情,那慢慢经过锤炼,你的身体就会成为健美的身躯。(有没有更好理解一点呀?)
前两封每周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