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
手抄报
为了一份元宵节手抄报,女儿花费了整整三天时间。
首先是勾边。一张八开纸,被她用细细的铅笔勾勒出上下左右基本等距的线条,四个角落还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些小小的图案。这些小图案,把呆板的长方形变得灵活,把简单规整的形状衬托的格外耐看。
其次是插图。左下角是红红的灯笼里透出淡黄的灯光,一根细长的棍子让灯笼在夜风中摇曳,背后可能是调皮的男孩或活泼的女孩吧,遐想由此而生;左上角是一朵雍容华贵的小花,淡淡的金边在淡蓝色背景下熠熠生辉;中间是一轮圆圆的月亮,《生查子·元夕》跃然纸上。“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一首简单的诗词,把古人去年与情人相会的甜蜜与今日不见情人的痛苦挥洒地淋漓尽致。
再次是文字。形式仅仅是铺垫,是渲染,内容才是核心和灵魂。通过网络,元宵节的由来被叙述地一清二楚,元宵灯会也被描写地惟妙惟肖,再加上几则灯谜,元宵节热闹的猜谜场景也跃然纸上。大大的标题“元宵节”更是让人心领神会,揭示了本报的主体。
处理背景,女儿也煞费心机。浅蓝色从四周向中间扩散,皎洁的月亮好像悬挂在高高的蓝天。温柔的月光下,竖版的文字有了一种缥缈和灵感。
面对如此精美的手抄报,我真想把它永远珍藏,作为孩子成长的纪念。但是,“我还要挣10分呢!”在女儿心中,分数第一,可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真心为孩子祝愿!从努力挣分到养成习惯,教育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地引领孩子,让它们从单纯到成熟,从无知到优秀,从孱弱到坚强,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成长!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