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冯敏生/故园往事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微信号—
本刊所发作品,同步在微信公众号、搜狐号、网易号、百家号、今日头条五大平台推送。敬请关注!
冯敏生
01
在春天,山野里先后走来两株植物香气四溢,最惹人喜爱。一株是率先走来的青青小蒜,从田野上采回家,摊煎饼,包饺子,沁人心脾,浓香可口,正如村里人常说:“三月小蒜,香死老汉”。另一株就是在谷雨前后,姗姗走来的香椿,红嫩的椿芽,紫气凝枝头,香味缭绕整个春天。
香椿,乡村。这两样事物在春天不约而同地走在一起,心灵彼此融合在一起了。香椿生长在乡村,使乡村的春天到处飘溢着清香。在故乡的原野,一条清澈明亮的南弘农涧河,把河两岸边的小山村,分割成七零八落,站在山岗上俯瞰,就像南阳诸葛亮摆起的八卦阵。就在沿河两岸的村庄、田间地头,崖畔上,泉眼边,庭院中,零零散散地站立着香椿树,嫩嫩的红芽,一身紫红,燃烧在树梢,犹如少女羞红的脸,撩拨了许多过往行人的眼睛,也吸引了许多人的味蕾,更让漂泊的游子,每到香椿飘香的季节里,心底油然升起“香椿”般清香的乡愁。
香椿,香满春天。香椿,似乎为了春天的芬芳而生的一株植物,就像一位妩媚多情的妙龄女子,为了自己所钟爱的男子,红粉胭脂,特意打扮得楚楚动人。身处异乡的我,每到了采摘香椿的时节,在丝丝春风中,就能贪婪地吮吸来自家乡石井旁香椿的缕缕馨香,也能依稀望见,母亲的一双粗糙的手,把香椿采下来,美味眼前的春天。
在故乡,香椿的美,在于谷雨前后,因为在这时候采下的香椿,清香、鲜嫩、爽口。当你漫步于故乡明朗的田野,你就会发现,一丛丛紫色的春芽,柔婉地站立在树枝上,一双双纤纤玉手,将香椿采回来。可以做“香椿拌嫩豆腐”、“香椿炒青辣椒”、“香椿饺子”、“小蒜花生香椿酱”等许多美味佳肴,吃起来有着一种别样的香味,如此奇特的香,就是香椿所焕发的魅力。当然,“香椿炒鸡蛋”属于故乡人最佳的一道美食。将香椿切成一小段一小段,取五六只土鸡蛋,打碎后,和香椿段搅合在一起,不停地朝着一个方向搅均匀,往小铁锅里倒入菜籽油,油热后,把香椿鸡蛋倒入锅中,不停地翻炒几下,起锅时,再在其上淋一些小磨芝麻香油,金黄的鸡蛋,紫红的香椿,黄红相间,交辉相映,香气弥漫,惹人眼睛,诱人胃口。
在那生活困难时期,尤其到了春天,家里常闹饥荒,往往吃上顿接不下顿,诸如像香椿这样飘香的山野菜,成了家里的主要蔬菜。下午放学后,我和村里的小伙伴们,如出笼的小鸟儿涌出了学校大门,叽叽喳喳地遍布于家乡的山野里,纷纷爬上香椿树去采香椿。其中有几个顽皮的小伙伴,像猴子爬杆似的,“嗖嗖”几下子,爬上了几丈高的香椿树顶端的树桠杈间,神气十足地居高临下,朝着树下的我们,做着鬼脸。当然,采的香椿最鲜嫩了。夕阳西下,我们满载着采来的一书包香气飘溢的香椿,回家后,即可以得到父母的夸奖,又可以享受一顿用香椿做的美味饭菜了。母亲常把香椿拌上青盐和红油辣椒,腌在瓦缸子里,吃时,揭开盖子,香气扑鼻。装在罐头瓶里让我带到学校吃,也让父亲带到工地里吃,如此,全家要吃上多半年。是香椿,帮助我家度过那艰难岁月,同时也陪伴着我度过那难忘的少年时光。
行走在故乡的山野间,山间清新的风迎面扑来,风中揉合着香椿浓浓的香味,那是故乡独有的味道。
02
清明时节,春水清澈,天空清朗,四野明净,天底下,到处呈现出一派勃勃的生机。此刻,对于漂泊的我,思绪随着一缕袅袅炊烟,飘向遥远的故乡。
曾记得,就在清明这一天,我和家乡的小伙伴们,去弘农涧河河畔放牛、踏青。有时我们趁放牛的闲暇里,采山韭菜、挖小蒜,躺着水去河里捉蝌蚪,或者在濛濛细雨过后的草丛里,捡拾“地软”,回家后让母亲包地软包子、地软菜盒子;有时在柳树的枝桠间里,用两根老葛藤系上木踏板,做成秋千,我和小伙伴们纵情地荡着秋千,欢声笑语,令人沉醉。也有时,我们在柳树林比赛爬柳树,采折一些柔软的柳条,编成柳条帽子,戴在头上,自编自演“英雄王二小”、“两个小八路”等节目,或者戴着柳条帽,齐刷刷地站成一排,高声吟诵:“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的诗句来,琅琅的诵读声,直在清翠的柳树林里漂荡;还有时,我们用小刀剥下柳树皮,做成柳笛、柳哨。于是,宁静的柳树林里,在夕阳里,鸟雀喧鸣,柳笛声声,牛儿“哞哞”,笑声阵阵,柔和的春风里,飘荡着浓郁的山花的芬芳,沁人心脾。
清明节这一天,家家户户弥漫着浓浓的“清明”的味道。当山前山后的山桃花、海棠花、棠梨子花开遍山岗的时候,家乡的清明节也就到了。就在这天早晨,天色刚蒙蒙亮,我们便被母亲唤醒。当我和弟弟睁开慵懒的睡眼,屋外传来水担铁桶“叮当”“叮当”的声音,渐行渐远了。我猛然想起,哦,这是父亲要到村后的泉水池里,去挑“清明水”了。
按照我们山村的习俗,家家户户都要在清明节这一天早上,去挑“清明水”,作为全家人洗漱用,如此,能神清气爽,眼睛更加明亮。等到父亲把“清明水”挑回来了,母亲用水瓢把清澈的山泉水,“哗啦”地倒在脸盆里,泉水在木盆里旋转,白亮亮的,水花四溅,还飘着一层粉红的山桃花、金黄的连翘花花瓣。这是母亲特意从山坡上采摘来的。我和弟弟在母亲的监督下,认真地洗脸、洗眼睛、漱口,一点也不许偷懒。刚洗漱完毕,我好像觉得精神为之振奋,眼前的世界更加明朗。此外,村里人还要在这天,在早饭时,每人都要吃蒸鸡蛋、凉拌凉粉呢。如此,预示着未来的日子会更加幸福明亮。
在每年的清明节,我们家在扫完墓后,父亲总要带着我们去植树。在父亲的引领下,我们家已经形成清明节植树的习惯,几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过。清明节植树的确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儿。我们一大家人肩扛着工具,行走在山间小路上,迎着田野飘来泥土和野花的醉人的芳香。栽完树后,我们坐在田垄上小憩。这时,春阳高照,紫燕翻飞,煦暖的阳光照耀在我们身上,浑身舒畅。望着眼前一行行新栽的松柏树苗,愉悦感和成就感立刻充盈心间。
记得父亲曾对我讲:“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长得快。自古以来,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哩!”。于是,在庭院里,房前屋后,地畔边,道路旁,或者河滩里、荒山上,植满了树。有杏、桃、梨、樱桃、苹果树、还有毛白杨、刺槐、松柏树等。
树木渐渐地长大了,在春天里,果树鲜花盛开,姹紫嫣红;秋天,枝头硕果累累。我和弟弟的孩子们,每到了果子成熟的季节,总是嚷嚷着要回老家,去品尝我们种植的那新鲜的果子
(地软:春雨过后山野生长的一直菌类。)
03
独自漫步于异乡的河畔,惬意地吮吸着风中洋槐花的淡淡清香。忽然,从河面上飘来悦耳的柳笛声,使我不由自主地停住了脚步,侧耳倾听,这久违的声声柳笛,是多么地亲切而又熟悉啊,不禁唤起我对往昔时光的回忆。
那时,我还是一位懵懂的少年郎,在柳絮飘雪的日子里,横一支柳笛,吹奏着我年少的梦想。在故乡村前的河岸边,挺立着一片宁静的柳树林,是我和小伙伴们独立的小世界,也是我们游玩的乐园和嬉戏的天堂。每每放学后,宁静的柳树林里顿时热闹起来。柳林绿树成荫,野花遍地,绚丽的阳光斜射在林间绿毯似的青草上,随风散发着芳香。鸟雀在枝头鸣唱,牛儿羊儿在树荫下悠闲地吃草。我们小孩子在柳林里,纵情地荡秋千,捉迷藏,戴着自编的柳条帽,吹着柳笛,表演“八路军捉鬼子”等娱乐节目,有趣极了。
当然,拧柳做笛,是我们小孩子的最拿手的一项手工活动。把青嫩的柳树枝,折成七八寸来长的一小段,用手用力顺方向捏了捏柳树皮,再反方向捏了捏,直至柳树皮松动,忙用小刀将一端轻划,开口,将圆筒状的柳树皮拉下来了,露出白色的木质。再将圆筒状的柳树皮,用剪刀将两段剪齐,并精心开出像笛子一样的几个小圆孔,这样一只柳笛就做成了。做柳笛的枝条粗细不同,柳笛的声音也就不同,细柳条做成的柳笛声音高亢嘹亮,粗柳条做成的柳笛低缓沉闷。也有时做成“小喇叭”呜呜,也有时做成牛角号哞哞。于是在柳树林里,弘农涧河河畔,村里村外,田间地头,柳笛声声,此起彼伏,响彻了整个春天,陪伴着我们度过了难忘的少年时光。
记得年龄稍大些的生子哥,他是我们的“孩子王”,心灵手巧,他做的的柳笛,细长青翠,很精致,音质好,放进进嘴里一吹,发出脆生生富有节奏的声音,尤其是他用柳笛吹奏的《南泥湾》、《东方红》、《小放牛》等许多优美歌曲,或者故乡的小调儿,那优美的旋律,在柳树林飘荡,那真是劳动创造美呀!生子哥吹一口好柳笛,简直把我和小伙伴们佩服的五体投地,惊喜得欢呼雀跃,手舞足蹈。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久居他乡的我,常吟起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漂泊的思绪,乘着笛声飞翔,思念故乡、回归故乡的愿望就越发地迫切,声声笛声让人心碎,声声笛音催人归。在悠扬的柳笛声中,我仿佛望见,故乡那山岗上的夕阳,清澈明亮的小河,亭亭玉立的柳树林,牛背上牧童的柳笛,还有拄杖的老母亲,背靠着炊烟烟袅袅老房子的矮墙,在暮色中盼儿归来,这难忘的一幕幕,在我的视野里已定格成故乡一幅刻骨铭心的风景。在魂牵梦萦的柳笛声中,我似乎依稀看见,在故乡村口的小路上,年轻的母亲荷锄而归,身后还跟着一个光脚丫子、毛头小子的我,一边行走,一边“呜嘟嘟”地吹着柳笛,虽然笛声是那么不成调子,却让人春心荡漾,陶醉了故乡明媚的春光。
04
霜降过后,天空格外高而蓝, 云很淡,空气湿漉漉的。驼背的老父亲,踏着山间落满黄叶的小路,去巡视自己村后种的五亩多老玉米。聪明的小黑狗在他前面带路,脚底下,发出“沙沙”落叶有节奏的声响,在空旷的山林里回荡。
父亲来到老玉米地边,用粗糙的手,时而亲切抚摸这棵老玉米,时而亲切地抚摸那棵老玉米,颔首微笑,然后满意地坐在地头耸立的一处小土坡上小黑狗机灵地蹲在他身旁。父亲居高临下,极目远眺,远山静立,自己亲手耕种的老玉米,在眼底下挺拔林立、整整齐齐地延展到山边。虽已是暮秋时节,家家户户的玉米早已收获完毕,而倔强的老父亲,唯独与村里人不同,他种的老玉米,还孤零零地站立在晚秋的田野里。村里人都知道,父亲种的老玉米要等到立冬时才肯收获呢。这时,老玉米叶子已变的干黄,枯萎了,老玉米穗外面的苞皮,在秋风中变得枯黄低垂,露出上半截丰腴硕大的老玉米穗子,闪耀着金黄,在午后暖黄的阳光照耀下,把父亲布满皱纹的脸庞也映得金黄,也把整个秋天醉染得一片金黄,这可爱的金黄色,在等着父亲去收割。父亲满怀喜悦,擦亮火柴,点燃老旱烟锅子,“吧嗒”地猛吸一口,顿时,山间田野的芬芳、金色野菊花的芬芳,连同老玉米的丝丝芬芳,揉合着烟草的香味,从父亲的唇边飘向宁静的旷野,弥漫整个晚秋。
父亲是个勤劳憨厚的农民,血脉里依旧传承着祖辈留下来的农耕思想。将近七十多岁的他了,依旧眷恋和向往着他乡下的土地和老玉米。当我们兄妹们长大后,纷纷在城里安了家,就一心想着把年迈的他,接到城里好安享晚年。但他每次来城里,就心急火燎,叫嚷着要我们把他送回乡下的家。他回家后,手脚就直痒痒,忙着去侍弄他的老玉米地了。春播,夏管,秋收,每个环节,他一点也不马虎。田间地头,常看见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忙碌的身影,于是一些新鲜的时令蔬菜、金黄的老玉米糁子、清香的葵花籽油,就陆续走进我们兄妹们的餐桌上。正如他常对我们念叨说,城里的蔬菜、米面油等食品,配有色素、用的是生长剂, 有些还是转基因食品,吃起来那真叫人不放心。
父亲种的老玉米与众不同。他坚持传统方式耕作,追求优质高效。谷雨过后,当路边的山核桃绽放一串串淡黄色的小花的时候,父亲开始播种老玉米了。当煦暖的阳光照在父亲的驼背上,暖暖的,父亲开始对对老玉米地精耕细作,深翻,整理均匀,连一块土坷垃也不放过。他先优选种子,选用自己培育好的老玉米种子;其次施足农家肥,不施化肥。尤其在夏季玉米苗生长期间,他精心管理,不喷洒农药,不打除草剂,认真锄三遍地,他锄地的要领是:一遍要深,二遍要浅,第三遍玉米苗的根部要堆成“土山堆”,这样能抵御风雨的袭击,预防玉米苗倒伏,并能更充足地吸收养分。到了秋天,当村里人忙着收割玉米时,而父亲种的老玉米一点也不着急收获,他巧妙地利用山村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白天光照时间长的地理优势,让秋风吹,秋阳照,父亲称为“嗮秋”。一直让秋阳光照耀到入冬前,才开始收获他的老玉米。
父亲的种老玉米品质好,玉米粒色泽金黄油亮,口感好,卖出的价格,往往要比乡亲们种的普通玉米,价格要高出一倍多。后来,父亲将自己种的老玉米,用石磨子加工成金黄色的老玉米面和玉米糁子,价格不菲,很受城里人的欢迎。再后来,父亲带领乡亲们一起种植高山老玉米,成立了老玉米合作社,并与城里的超市签订了合同。于是,父亲的“高山老玉米”品牌,成了小城里的一张名片。
一阵秋风“飒飒”作响, 挺拔的老玉米林也随风起舞,“哗哗”作响。父亲站起身来,在风中伫立在老玉米地头,他犹如一位沧桑的老将军,在检阅自己的整装待发的队伍,他慈祥的眸子里,闪烁着丰收的光芒。几只馋嘴的小麻雀,在老玉米地上空盘旋,小黑狗看见了,“汪汪”叫唤了几声,鸟雀们在晴空里划上几道漂亮的弧线,逃向远方的天际。
“该收获老玉米了!”,父亲自言自语地说。
作者简介
冯敏生,河南省灵宝市朱阳镇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散文学会会员,河南文学杂志社签约作家。曾在《中国校园文学》《散文选刊》《散文诗》《西部散文选刊》《小说月刊》《奔流》《人民日报》等报刊杂志网络媒体发表小说、散文、随笔、诗歌近500余篇(首),100余万字。出版有散文集《朱阳散记》《朱阳笔记》。
一份带有浓郁地标色彩的纯文学刊物
一份不厚名家、力推新人的亲民杂志
具体订阅方法如下:
订阅一份2021年《河南文学》(6期含快递费),共180元。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直接订阅,并请在文末留言处注明通联方式。
本刊订户稿件同等质量优先发表。
每一份订阅,都是对纯文学期刊最好的支持!
《河南文学》杂志是河南阅读学会旗下的一个纯文学刊物,双月刊。以“不厚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刊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球各界征稿,所刊登稿件主要从“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稿件中选取(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本平台周一至周五更新
投稿邮箱:
散文:hnwxsanwen@126.com
小说:hnwxxiaoshuo@126.com
诗歌:hnwxshige@126.com
评论:hnwxpinglun@126.com
出品/河南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一
副主编/阿 若 冯新林
编辑部主任/ 任学青
责任编辑/宋 兵 达 林
刘海波 蓝 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