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石屏古城:传说中的龟型城池 空中清晰可见
中国城池通常是四方型,端正,格局清晰。但云南有两座古代城池却以“龟型”建造,这两座分别是昆明和石屏。
城池为什么要以龟型为设计蓝本?其一有地形限制因素,其二,设计灵感与当地湖泊相关(龟乃双栖生物)。其三,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龟型城市寓意稳固,可保万代长治久安。(点击视频观看)
时代已非,百年以来,中国绝大部分城市的城墙早已消失无踪。所谓龟型,早被鳞次栉比的城市新建构彻底打破,“城池”这种词汇,也只见于古籍了。
倘若从空中今日再看昆明,当年汪湛海先生潜心设计的龟型城市,是一星半点也看不出来的了。毕竟,昆明扩大了不止二十倍。大量道路也按功能化进行过彻底改造。今天的昆明,若有有型,那一定是“大饼型”。
只有在遥远的石屏小城,尽管岁月变迁中也发生了诸多改变,但借助航拍机,竟然从500米高空依然能看出那座六百年前的巨大“乌龟”,相当清晰。
以下就是石屏古城航拍图。“见识云南”发布。
石屏古城,古称“旧欣”,最早是百越人居住的地区。(今日石屏还有相当多的地名可找到有关这段历史的蛛丝马迹),有村邑的历史已相当悠久。但真正形成城市,应该不早于元代。图中正上方就是元代建造的石屏文庙。
明初,大量江南汉人移民石屏,军、民屯一起,在异龙湖畔,撸起袖子加油干,建成了一座颇具江南风格的古城。而石屏之名,也由此确立不变。图为石屏古城硕果仅存的南门——云台门,因临近湖沼,沉降严重,门洞内跳起来都可以摸到顶。其四周的城墙,早在六十年代就拆毁了。
石屏古城位于盆地中央,四周有城墙包围,东门正对异龙湖,舟楫可抵城门。城门外,尽是沃野良田,数百年的开发,使这里逐步形成了人烟稠密的鱼米之乡。
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明以来,石屏古城之内,文风骤起。一个边地小城,以江南自比,大量耕读世家出现了。图为南门内的大户人家。
新城。中央大道叫湖滨路,其实镜头内大部分建筑物仅在100年前还是一片汪洋....石屏新城在1990年代开始向异龙湖进军,短短三十年,成功将异龙湖一步步逼退数公里远。这个脆弱的浅沼型湖泊不得不在2013年以全面干涸的姿态,向石屏人投降。最近三五年来,尽管当地全力纠错,也成绩斐然(建成了非常漂亮的湿地公园),但这些所谓的成果,不过是向自然抢走九牛,还给一毛罢了。新城的出现,已使异龙湖的自然恢复完全不可逆,这是需要面对的现实。
古城内的诸天寺屋顶。六角造型,十分精美。
图中正中央上部为西正街,这是石屏古城最重要、最热闹的街道。在这座不规则的龟型城池中,西正街是相对'正"的街道,以文庙为中心,其他东、北、南正街,都是弯曲如虫。据说这有防御的功效。盗贼入城,可能会搞不清方向,无法直捣黄龙。
文庙前的普通民居。
文庙。这是石屏古城的心脏。县衙位于它隔壁。文庙是石屏文脉之魂。77名进士,600余名举人的功名始发地。在它左后方有一座历史悠久的书院——玉屏书院。其左前方约200米处,就是“状元”袁嘉谷的故居。
文庙棂星门。左右牌坊上写着鎏金大字:道冠古今,德配天地.....很多在外流离多年的石屏人的梦想,就是等垂垂老矣,约上老几个,到文庙门前下象棋,吹牛.....直到上山。
文庙隔壁,民国巨富张正堂旧宅。
民国年间重修过的县衙。就在张氏故居隔壁。
县衙正堂。这也是典型的民国式建筑。
古城西北角,是1923年由陈鹤亭牵头建成的石屏一中。
这座学校的前身是一座准提寺(准提,佛教菩萨名。梵语的音译。意为“清净”。密宗列为莲华部六 观音 之一。其形相作三目十八臂),民国十二年,准提寺已十分破败,石屏人在此基础上,大手笔建起一系列气势恢宏的建筑群,建筑样式全部是中国传统土木结构,唯有几座门楼,融入了大量西式元素。
俯瞰石屏一中大门。一座典型中西合璧的门楼。
校内,企鹤楼。当年石屏古城内的最高建筑物,一度作为图书馆。
石屏一中藏书楼。这些都是民国建筑。
古城附近的一座寻常民居,估计也得有200年了,略显破败。
回头再来看一次,这座“龟型”城池——石屏。
最后送上一段航拍异龙湖东北部的视频,不妨点开一看:
本公众号运营者:局部,媒体人,摄影师,记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