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全球所有人发的推文进行数据可视化,看看大家都在说些什么…
编译:Mika
【导读】
在本文中,前纽约时报数据艺术家杰尔·索普探讨了我们可以从这些丰富的数据中得出什么用途。
点击下方视频,先睹为快:
👇👇👇
几年前我开始用推特。它最吸引我的一点是人们会在早上起床的时候,会发一条推特说:“早上好!”
作为一个加拿大人,我喜欢这种问候方式。同时我也是个典型的技术男,于是我写了个程序,用来记录24小时内推特上所有发的“早上好!”。
记录一天内所有人发的“早上好”
之后我问了自己一个我最喜欢的问题,“那会是个什么样子?”
结果就像这样:
▲ 全球人们在醒来时发“早上好!”所组成的模型
我们看到这个由世界各地人们在醒来时发“早上好!”所组成的人浪。
当中绿色所代表的人,在早上8点左右醒来。
橙色代表的人,他们在9点左右发“早上好!”
之后这些红色代表的人 ,他们在10点左右发“早上好!”。
我们会发现,10点发的人比8点的多。
而且,事实上如果你观察这幅图,我们就能稍微了解世界各地人们起床时间的不同。
比如说西海岸的人就比东海岸的人起得稍晚一些。
从旅行打卡数据得出全球行程模型
但人们在推特上不只是发这个,对吧?
我们也收到这些推特,诸如:
“我刚刚在奥兰多降落了!!”
▲ 推文“我刚刚在奥兰多降落了!!”
或者“我刚刚降落在德州!” 又或者“我刚刚在洪都拉斯降落了!”
这些内容没完没了,总有人在发这些。
从表面上看,这些人只是告诉我们一些他们的旅行信息。
但是我们都知道真相,不是吗?
这些人就是在炫耀!炫耀他们在开普敦,而我不在!
于是我想,我们如何才能利用这些虚荣,并将其转化成实用的东西?
因此我用类似于处理“早上好”的方法,将所有人的旅行制成统计图。
因为我知道他们在哪落地,他们直接告诉我了。而且我知道他们在哪儿居住,因为他们推特的个人简介上都写着呢。
▲ 全球各地人们旅行数据模型
所以我在推特上建立了一个模型,记录在36个小时内世界各地的人是如何旅行的。
这是一种原始模型,如果我们留意推特和脸书和其它一切社交媒体上的所有人,我们其实会获得一幅清晰的图像,反映人们如何在各地之间旅行。
▲ 36小时内世界各地人们的旅行数据
而这幅图像事实上对科学家来说非常有用,尤其是那些研究疾病扩散问题的专家。
针对某个事件的讨论得出舆论模型
我在《纽约时报》工作。在过去两年里,我们一直做一个叫“Cascade”的项目,它在某种程度上和这个模型很相似。
但是我们不是对人们如何流动,而是对人们如何发表言论进行建模。我们在研究针对某个事件的讨论看起来是怎样的。
这里有一个例子,这是一场围绕一篇文章的讨论。文章名字是《那个人们忘记死亡的小岛》,它描述了一个希腊的小岛,岛上的人们都非常非常长寿。
这里我们所看到的,这是一场从左下角那第一条推特开始延伸开来的讨论。
因此我们得以了解到,在9小时里这场讨论的规模。
▲ 9小时内对文章《那个人们忘记死亡的小岛》的讨论
我们来把时间跨度拉大到12小时。我们也可以在三维的模式下观察这场讨论。
▲ 12小时内对文章《那个人们忘记死亡的小岛》的讨论
而且这种三维的视角其实对我们更加有用。因为作为人类,我们非常习惯于三维的事物。
所以我们能够看着讨论的那些细小分支,来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是一个交互式的,探索式的工具。我们可以仔细研究这个讨论的每一步,可以看看:
这些都是什么人;
他们说了什么;
他们年纪多大;
他们住在哪里;
谁关注了他们等等。
《纽约时报》每个月产生大约6500篇文章,我们可以为每一篇所引发的议论都建立一个模型。
每个模型看起来不太一样,这取决于故事本身,以及它引起人们议论的速度,还有议论传播的范围。
这些结构我管它们叫“讨论大楼”,最终看起来不尽相同。
我向你们展示的这些项目,我认为它们在做同样的事情。
用碎片化数据产生更大的价值
即我们可以将碎片化的数据拼凑起来,从而产生更大的价值。我们可以用它们来做更激动人心的事情。
但是目前为止我们只提到了推特,而推特不是数据的全部。
正如刚才讨论的,网络上有很多很多很多数据。
我尤其要向你们介绍其中一种。因为你们所有人,这里的每一位观众,包括我在内都是产生数据的机器,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产生数据。
我们每一个人,我们都在产生数据,也有一些人在储存这些数据。
通常来说,我们信任各种储存数据的公司,但是我要在这里提出的是,相比起信任那些公司,让它们储存数据,我们应该相信我们自己。
因为我们拥有那些数据,这是我们应该牢记的,他人对你的任何评价都属于你。
因此,我希望我们所有人能带着我们储存的宝贵数据走到一起,一起利用那些数据来解决某些世界上最棘手的难题。
因为大数据能解决大问题,但是我认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参与进来,才能将能使它发挥最大的效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