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个“入门不顾”

1

教《陈太丘与友期》。

课文疏通完毕,问学生:陈太丘“过中不至”,于是“舍去”,做的对还是不对?学生异口同声“对”;友人来,不见太丘,便骂,做的对还是不对?学生齐答“不对”;友人知错后,“惭”,并“下车引之”,做的对还是不对?学生答“对”;元方“入门不顾”,做的对,还是不对?

这个问题的答案对立明显,说“对”与“不对”者几乎各占一半,而且似乎都有理由。

我问:文章说,“友人惭,下车引之”,如果我们是作者,一般会怎么写呢?

学生的回答大致如此:原谅了友人,也伸出小手,握住友人的大手,说“没关系啦”等诸如此类的言语。

师生同笑。

我说:请闭上眼,比较文中元方“入门不顾”的形象和我们自己塑造的元方与客人握手的形象,哪个更令人印象深刻?

这个答案几乎是一致的:“入门不顾”的元方更有型,更有范儿,更显一身骨气与正气,他入门时的背景,虽小而大,充满凛然不可侵犯之气,千年之后,读之仍令人血脉偾张!

于是我说:语文课,不是思想品德课,不是道德说教课,不是灌输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而是能否欣赏到作品里塑造的精彩的人物形象。因为文学就是以塑造形象为主。同样,你笔下的人物如果能让人读后不忘,深深印入脑海,你的作品就成功了。

2

《陈太丘与友期》一文最后曰:“元方入门不顾”,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奇倔、刚直、充满骨气的孩子形象。讲至此,我突然想到,七岁的元方身上所有的品质从哪儿来?于是,另一个身影霎时间闯入我脑际:陈太丘,也就是元方老爸。太丘与友期行日中,过了中午客人没来,太丘便毫不迟疑地自己走了,留下一个果断的背景。这个背景干净利落,富有刚直气。于是,两个背影遥相呼应,诠释着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一真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