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的书

我在班上读着若琳的周记。(蓝色字体为师之批注)

大课间中间,马姐(一丹)闲来无事,扫视过整间教室后,把目光锁定到黄干身上。(若琳文字刚劲有力,干脆利落。“扫视”、“锁定”,由面及点,还略带悬念,极见马姐气派。)

“黄干,你有没有恐怖类的书?就是杀人的那种。”没错,黄干就是这类书的归宿。(马姐出语惊人:这是干嘛呢?复习累了?要调节、放松小脑袋?那也需要怡情一类的书啊!此类书找黄干借,黄干,你可是恶名在外啊!)

黄干摇着脑袋,笨拙地两手一摊——表示没有。(“摇着脑袋”、“两手一摊”,那姿势萌爆了!没有那类书,让我这个老师长吁一口气:就是嘛!现在复习正紧张,今日之黄干,非复当年之黄干了!)

马姐焕彩的目光霎时失去颜色,无处安放的目光又四处扫视。(马姐不轻言放弃啊!这两句也见若琳语言的功力。)

忽听黄干道:“啊!有!有!……”他仿佛变身鲁滨逊身边的那个“星期五”,激动的又丧失语言功能。(若琳很能抓住黄干之神:因激动而话语不畅。说他像那个“星期五”,真是神形兼备。)

马姐又将目光汇聚。(我仿佛看到马姐那双小眼睛里射出来的惊喜的光。)

却见黄干举起一本书——语!文!中!考!宝!典!(黄干……你,你,你是想和语文老师断绝关系么?)

“没错,就是它了!”黄干挥舞着双臂,激动的眉毛拼命吸引着我的注意。(师生从此友尽!友尽!)

“呃……”马姐无奈而去。(马姐想要的是真“杀人”……)

黄干见马姐离去,便破书破摔,狠狠地捶打着于我而言多么珍贵的语文《中考宝典》(此处有煽情)!(若琳是语文科代表,见黄干摔打语文复习书,心自然会痛。可是“此处有煽情”五字怎么透露出大有同情理解黄干之意呢?)

在我来不及制止时,他已扬长而去。(英雄虽去,余悲犹存……)

唉,对于这类破坏性的事件,我是尽量不提及的。可是现在,似乎是来不及了呢……(若琳狡猾!似乎本不想将此事告知于人,特别是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的老聂,可是……可是……都写出来了啊……我们仿佛看到若琳写到此处时微扬的嘴角上微显的狡黠。这真是一个精灵鬼怪的丫头!)

众孩子听到黄干把《中考宝典》当作“恐怖”的“杀人”的书,都大笑起来。但是我读完若琳这篇周记后,认真地说:我的观点跟黄干一样!我告诉这些瞪大眼睛的孩子,初三下学期半年和高三全年,其实都没有新课,都是在反复咀嚼着曾经学过的东西。为了提高不多的分数(还不一定就是获得能力,更不一定是获得情感)而浪费着大好时光,这其实就是在扼杀青春。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一年半截学得更多更有意义的东西。但是,面对中考、高考,我们明知这是“杀人”的书,却还要亲近它,摩挲它,去践行“置之先死而后生”的古训。

我表扬了若琳文章写得生动形象俏皮,然后就盯着黄干。这孩子初时很紧张,也许他觉得老师一定会痛骂他的谬论;后来见老师也赞同他的观点,脸上就泛起来圈圈小得意。

不过我还是狠狠地骂了他一句:明明有那么多科《中考宝典》,你为何单单拿出那本我教的语文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