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面自干(资治通鉴卷二〇五之八)
长寿二年春一月庚子(初十),武皇任命夏官侍郎娄师德为同平章事。娄师德为人宽厚,清廉谨慎,别人冒犯他他也不计较。
有一天,娄师德和李昭德一同入朝,娄师德因身体肥胖所以行动缓慢。李昭德在前面等了老半天,于是便怒骂道:“乡巴佬!(田舍夫!)”娄师德笑道:“我不是乡巴佬,谁还能是乡巴佬呢!(师德不为田舍夫,谁当为之!)”
后来,娄师德的弟弟被任命为代州刺史。在赴任前,娄师德对他说道:“我担任宰相,你又为州刺史,咱们兄弟得到的恩庞太盛,这是要受到别人妒忌的,你准备如何避祸呢?(吾备位宰相,汝复为州牧,荣宠过盛,人所疾也,将何以自免?)”娄师德的弟弟直身而跪,说道:“从今往后,即使有人唾我的脸,我就把它擦了,这样做应该能让哥哥不担忧了吧。(自今虽有人唾某面,某拭之而已,庶不为兄忧。)”娄师德听后神色忧郁地说:“这正是我所担心的!人家唾你的脸,是因为对你有所不满;而你把它擦了,就是违背了别人的意愿,这会加重别人的怒气。当别人唾你一脸唾沫时,要让它自己干,要面带笑意地接受。(此所以为吾忧也!人唾汝面,怒汝也;汝拭之,乃逆其意,所以重其怒。夫唾,不拭自干,当笑而受之。)”
逆来顺受,从来就不是中国的主流文化,即使是儒家,也讲究“以德报德、以直报怨”,而娄师德这个受儒家文化教育的进士,却采取了唾面自干的处世策略。这也许是在武周黑暗政治生态下一种自我保全的方法吧。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