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中药——扁豆(附:扁豆衣、扁豆花、扁豆根、扁豆藤)

【别名】

藊豆(《唐本草》),南扁豆(《滇南本草》),沿篱豆、蛾眉豆(《纲目》),凉衍豆(《本草乘雅半偈》),羊眼豆(《药品化义》),膨皮豆(《广州植物志》),茶豆(《江苏植药志》),南豆(《陆川本草》),小刀豆、树豆(《四川中药志》),藤豆(《中国药植图鉴》)。

【出处】

《别录》

【性味与归经】

甘,微温。入脾、胃经。

①《别录》:"味甘,微温。"

②《食疗本草》:"微寒。"

③《日华子本草》:"平,无毒。"

【炮制】
生扁豆:拣净杂质,置沸水中稍煮,至种皮鼓起、松软为度,捞出,浸入冷水中,脱去皮,晒干。炒扁豆:取净扁豆仁,置锅内微炒至黄色,略带焦斑为度,取出放凉。
【功效】

健脾和中,消暑化湿。治暑湿吐泻,脾虚呕逆,食少久泄,水停消渴,赤白带下,小儿疳积。

①《别录》:"主和中下气。"

②《药性论》:"主解一切草木毒,生嚼及煎汤服。"

③孟诜:"疗霍乱吐利不止,末,和醋服之。"

④《日华子本草》:"补五脏。"

⑤《本草图经》:"主行风气,女子带下,兼杀酒毒,亦解河豚毒。"

⑥《滇南本草》:"治脾胃虚弱,反胃冷吐,久泻不止,食积痞块,小儿疳疾。"

⑦《品汇精要》:"消暑和中。"

⑧《纲目》:"止泄泻,消暑,暖脾胃,除湿热,止消渴。"

⑨《会约医镜》:"生用清暑养胃,炒用健脾止泻。"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

【复方】

①治脾胃虚弱,饮食不进而呕吐泄泻者:白扁豆一斤半(姜汁浸,去皮,微妙),人参(去芦)、白茯苓、白术、甘草(炒)、山药各二斤,莲子肉(去皮),桔梗(炒令深黄色)、薏苡仁、缩砂仁各一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枣汤调下,小儿量岁数加减服。(《局方》参苓白术散)

②治霍乱扁豆一升,香薷一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服。单用亦得。(《千金方》)

③治消渴饮水:白扁豆浸去皮,为末,以天花粉汁同蜜和丸梧子大,金箔为衣。每服二、三十丸,天花粉汁下,日二服。忌炙煿酒色。次服滋肾药。(《仁存堂经验方》)

④治水肿:扁豆三升,炒黄,磨成粉。每早午晚各食前,大人用三钱,小儿用一钱,灯心汤调服。(《本草汇言》)

⑤治赤白带下:白扁豆炒为末,用米饮每服二钱。(《永类钤方》)

⑥治中砒霜毒:白扁豆生研,水绞汁饮。(《永类钤方》)

⑦治恶疮连痂痒痛:捣扁豆封,痂落即差。(《补缺肘后方》)

【各家论述】

①《药性辨疑》:"扁豆,专清暑,故和中而止霍乱;极补脾,故治痢而蠲脓血,消水湿,治热泄。"

⑦《纲目》:"硬壳白扁豆,其子充实,白而微黄,其气腥香,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入太阴气分,通利三焦,能化清降浊,故专治中宫之病,消暑除湿而解毒也。其软壳及黑鹊色者,其性微凉,但可供食,亦调脾胃。"

⑧《本草经疏》:"弘景云,扁豆患寒热者不可食。盖指伤寒寒热,外邪方炽,不可用此补益之物耳。如脾胃虚及伤食劳倦发寒热者,不忌。"

④《药品化义》:"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气清香而不窜,性温和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主治霍乱呕吐,肠鸣泄泻,炎天暑气,酒毒伤胃,为和中益气佳晶。又取其色白,气味清和,用清肺气。故云清以养肺,肺清则气顺。下行通利大肠,能化清降浊,善疗肠红久泻,清气下陷者,此腑虚补脏之法也。"

⑤《本草新编》:"白扁豆,味轻气薄,单用无功,必须同补气之药共用为佳。或谓白扁豆非固胎之药,前人安胎药中往往用之何故?盖胎之不安者,由于气之不安,白扁豆最善和中,故用之以和胎气耳,胎因和而安,谓之能安胎也亦可。单用此味以安骤动之眙,吾从未见能安者矣!"

⑥《本草求真》:"扁豆如何补脾?盖脾喜甘。扁豆得味之甘,故能于脾而有益也;脾得香而能舒,扁豆禀气芬芳,故能于脾而克舒也;脾苦湿而喜燥,扁豆得性之温,故能于脾而克燥也。脾土既实,则水道自通,三焦不混,而太阴暑湿之邪,自尔克消,安能复藏于脾,而有渴、泻之病乎。但多食壅滞,不可不知。"

【备注】

扁豆的种子有白色、黑色、红褐色等数种,入药主要用白扁豆;黑色看古名"鹊豆",不供药用;红褐色者在广西民间称"红雪豆",用作清肝、消炎药,治眼生翳膜。

【附药】

1

扁豆衣:

即扁豆的种皮。功效虽逊于扁豆,惟无壅滞之弊。常与健脾胃药同用,治疗脾虚泄泻、浮肿等症。一般用量为,3-9g,煎服。

【药用】

为豆科扁豆属植物扁豆Dolichos lablab L.的种皮。

【性味与归经】

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

【炮制】

秋季采收种子,剥取种皮,晒干。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干燥。

【文献摘录】

《别录》:和中,下气。

《图经本草》:治女子带下。

《本草纲目》:止泄痢,消暑,暖脾胃,除湿热。

2

扁豆花:

即白扁豆之花。功能解暑化湿,适用于感受暑湿、发热、泄泻等症。一般内服:煎汤,3-9g;或研末;或捣汁。

【药用】

为豆科植物扁豆的干燥花。

【性味与归经】

甘,平。归脾、胃、大肠经。

【炮制】

去柄,筛去泥土,拣去杂质及黑色花朵。

【文献摘录】

1.《本草便读》:扁豆花赤者入血分而宣瘀,白者入气分而行气,凡花皆散,故可清暑散邪,以治夏月泄痢等证也。

2.《本草图经》:主女子赤白下,干末,米饮和服。

3.《纲目》:焙研服,治崩带;作馄饨食,治泄痢;擂水饮,解中一切药毒。功同扁豆。

4.《岭南采药录》:敷跌打伤,去瘀生新,消肿散青黑。 

5.《四川中药志》:和胃健脾,清热除湿。,消暑热神昏,湿滞中焦,下痢脓血,夏日腹泻及赤白带下。

3

扁豆根
记录中药
【出处】

《生草药性备要》

【药用】

为豆科扁豆属植物扁豆Dolichos lablab L.的根。

【性味与归经】

味微苦,性平。大肠;膀胱经。

【采收和储藏】

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功能主治】

消暑,化湿,止血。主暑湿泄泻,痢疾,淋浊,带下,便血,痔疮,漏管。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5g。

【各家论述】

1.《滇南本草》:治大肠下血,痔漏,冷淋。

2.《生草药性备要》:治白浊,去腐。

4

扁豆藤
【出处】

《本草纲目》

【药用】

扁豆藤,为豆科扁豆属植物扁豆Dolichoslablab L.的藤茎。

【性味与归经】

味微苦,微温;性平。心;大肠经。

【采收和储藏】

秋季采收,晒干。

【功能主治】

化湿和中。主暑湿吐泻不止

①《滇南本草》:"治风痰迷窍,癫狂乱语,同朱砂为末姜汤下。"

②《纲目》:"治霍乱,同芦萚、人参、仓米等分煎服。"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

1.《滇南本草》:治风痰迷窍,癫狂乱语,同朱砂为末姜汤下。

2.《纲目》:治霍乱,同芦萚、人参、仓米等分煎服。

(0)

相关推荐

  • 扁豆的功效与作用

    扁豆的功效与作用:扁豆是豆科草质藤本植物扁豆的白色种子或荚果,扁豆的功效是清暑解渴,健脾和胃,除湿止泻,扁豆的作用是治脾胃虚热,霍乱吐泻,暑湿或脾虚泄泻,妇女白带,用药禁忌是患寒热病者,患冷气人,患疟 ...

  • 扁豆 藤 根 叶 花 衣

    <中药大辞典>:扁豆根 [来源]为豆科植物扁豆的根. [化学成份]根含天门冬素酶.根瘤中含多种游离的氨基酸. [功能主治]治便血,痔漏,淋浊. ①<滇南本草>:"治大 ...

  • 扁豆扁豆叶

    扁豆花白实白,实间藏芽处,别有一条,其形如眉,格外洁白,且白露后实更繁衍,盖得金气之最多者.凡豆皆甘而入脾,故能于夏令湿盛脾弱之时,布清肃之令,复敦阜之气. 此千金与局方治霍乱所以用实也.然其补脾之力 ...

  • 三秦中药——葱白,附葱叶、葱实

    葱白 [药用] 本品为石蒜科植物葱的新鲜的鳞茎. [性味与归经] 辛,温.入肺.胃经. [功效] 发汗解表,通阳. [临床应用] 1.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等症. 葱白发散风寒,有发汗解表的作用,但 ...

  • 三秦中药——狗尾草(附:狗尾草子)

    [别名] 莠(<诗经>),光明草<药性切用>.阿罗汉草(<纲目>),狗尾半支(<纲目拾遗>),谷莠子(<植物名汇>),洗草(<贵州民间 ...

  • 三秦中药——苍耳子 (附:苍耳根)

    [别名] 枱耳实(<本经>),牛虱子(<贵州民间方药集>),胡寝子(<药材资料汇编>),苍郎种.棉螳螂(<江苏植药志>),苍子.胡苍子(<东北药植 ...

  • 三秦中药——椿白皮

    [别名] 香椿皮(<经验方>),春颠皮(<分类草药性>). [考证] 椿,<新修本草>始著录,谓:"椿.樗(臭椿)二树,形相似,樗木疏,椿木实." ...

  • 三秦中药——地笋

    [别名] 地瓜儿.地瓜(<救荒本草>),地笋子.地蚕子(<草木便方>),地藕(<分类草药性>),水三七.野三七.旱藕(<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出处] ...

  • 三秦中药——木贼

    [别名] 木贼草(<木草经疏>),锉草(<盛京通志>),节节草(<植物名实图考>),节骨草(<东北药植志>),擦草.无心草(<山西中药志>) ...

  • 三秦中药——柳枝

    [别名] 杨柳条(<摘元方>),柳条(<芷园臆草>).垂柳.杨柳.清明柳.水柳.青丝柳. [出处] <本草拾遗> <纲目>:杨枝硬而扬起,故谓之杨:柳枝 ...

  • 三秦中药——鸢尾

    [别名] 乌园(<别录>),乌鸢(<纲目>),扁竹(<植物名实图考>),蓝蝴蝶(<广州植物志>),亦利麻(<广西中兽医药植>),扇把草(&l ...

  • 三秦中药——鼠妇

    [别名] 伊威(<诗经>),蟠.鼠负(<尔雅>),负蟠.蛜蜮(<本经>),委黍(<说文>),负蠜(<广雅>),蜲黍(<别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