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训练:悖论的克服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为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责编;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

来源:网络

一、在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一个男生深深地爱上了一女生,但他不知如何表达,因为他怕被拒绝。一天,他终于想到了一个好方法,于是,他就鼓起勇气向正该女孩走去。他对女孩说:“你好,我在这张字条上写了一句关于你的话,如果你觉得我写的是事实的话,那就麻烦你送我一张你的照片,好吗?”这又是一个想找借口追求自己的男孩。女孩立即想到:无论他写什么,只要自己说不是事实,这不就了结了吗?于是,女孩欣然答应了男孩的请求。(来源:网络/江淳编辑)

男孩急忙说:“如果我说的不是事实,你千万不要把照片送给我!”“那当然!”女孩俏皮地回答。男孩把那张字条递给了女孩。女孩打开了字条,但是,随即她却皱起了眉头,因为,她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拒绝男孩的方法,只好把自己的照片送给了男孩。那个聪明的男孩究竟写了什么呢?其实,他写的只不过是一句极其简单的话:“你不会吻我,也不想把你的照片送给我。”这个智慧的男孩名叫罗纳德.斯穆里安;后来,他成了美国著名的逻辑学家,而那个女孩,成了他的妻子。

逻辑分析。条件关系分析。“如果我写的是事实,那就麻烦你送我一张你的照片”。这是一个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我写的是事实”是“你送我照片”的充分条件。“如果我说的不是事实,你千万不要把照片送给我”。这是一个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我写的是事实”是“你送我照片”的必要条件。把这两个条件综合起来,得到:“我写的是事实”是“你送我照片”的充分必要条件即充要条件。

字条上的话是否属实?“你不会吻我,也不想把你的照片送给我”;字条这句话击中了女孩的大脑的所思所想,因为她一开始就断定他是一个脑残的纠缠者。女孩曾经承诺:字条上的话是事实就送照片,字条上的话不是事实就不送照片。现在女孩面临两种选择:1)“你不会吻我,也不想把你的照片送给我”这句话是事实,她必须兑现承诺,就得送自己的照片;2)“你不会吻我,也不想把你的照片送给我”这句话不是事实,那就意味着她会吻男孩或者会送照片给男孩;根据她的承诺“不是事实就不送照片”,她可以不送照片,但必须吻那男孩;既然吻他,不如把照片送他,来得隽永悠长。

二、类似的故事有:古代有位国王立了一条法律:凡从外国进入本国者,说谎的人被绞死;说实话的人被砍头。有位被抓外籍聪明人说他自己将被绞死,结果让国王陷入了两难:如果绞死此人,他就说了实话,而说了实话是要被砍头而不是绞死;但如果将此人砍头,他就说了假话。由于国王不能自圆其说,为了顾全自己的面子,只好放了外籍人。这个结果显然违反了国王的法律,因为将此人释放而不是绞死,此人还是说了假话。如果国王真是严格守法的人,就只有先废除这个法律才可以避免因立法错误而造成的两难。

三、克服悖论。悖论是指由肯定它真,就推出它假,由肯定它假,就推出它真的一类命题。“如果A,则非A;且如果非A,则A”才是真悖论。这样的悖论只有一个,即“这句话为假”。“这句话为假”和“我是骗子”不是一回事。因为“骗子”并不是只说假话不说真话的人,如果骗子只说假话,那么他就骗不了人了。我们不知道骗子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此人才可能阴谋得逞。哈贝马斯认为,命题真值性和主体真诚性是两件相互独立的事情:一个真诚的人也可能视假话为真;一个骗子数钱的时候也不会出错。一个命题是否为真,和一个人是否说谎,是两件不相干的事情。“我是骗子”这句话既有可能为真,也有可能为假。骗子这么说,它就是一句真话,骗子有时候也说真话;如果这是一句假话,没有必要大惊小怪,普通人说假话是经常发生的。“这句话为假”与之完全不同。公元前四世纪的欧伯利得说:我说的“这句话是假的”。如果此陈述是真的,则它是假的;然而,如果此陈述是假的,则它又是真的了。于是,这个陈述怎么也逃避不了矛盾,从而构成了不矛盾律存在反例的证据。悖论的出现与逻辑的不矛盾律冲突,为了维护不矛盾律的权威,所以,必须消除悖论。

其实,说者在说“我说的这句话”时,“这句话”在他脑内,并非在说者之外的世界存在着,因此,“我说这句话”不是关于已知事实的对象语言,“我说这句话是假话”不合乎“真”的定义,因此它的真、假值的选择就没有意义(当且仅当命题p的内容与已知的事实相符,就判定p为真)。克里普克(S.Kripke)的根基(groundedness)是对“真”的严格形式化的一种描述。“无根基性”相当于“无根据言其真假”。凡是“无根基”语句,最终都无法获得真值,即处于一种真和假的间隙状态。比如,“'雪是白的’是真的”,由于“雪是白的”是可以确定真假的,这是有根基语句;“'这句话’是假的”,由于“这句话”无根据言其真假,它是“无根基”语句。克里普克认为:所有悖论性的命题都是这种无根基的命题。悖论的根源在于,混淆了语言的符号(形式)与语言符号的含义(内涵)或所指(外延)之间的不同层次和关系。

只需要换一个假设,“p为真”不是命题,那么“这句话为假”就不是命题,没有真伪之分,逻辑学的唯一悖论就消失了。亚里士多德说,所有的命题都是判断。但并非所有的判断都是命题,价值判断就不是命题;同样,一个命题的真伪判断不是命题。这足以消除逻辑学里的悖论。

“是-语句”的第一级分类是命题(事实判断)和评估(价值判断)的分类。“今天很冷”、“苏格拉底是正义的”,都是评估;“天鹅是白色的”、“猫是动物”,“1+1=2”这是命题。个体x是否有属性P,这是一个二值判断。二值判断认为一只猫不可能既是白色的又不是白色的。即便在微观世界有测不准原理,一个“粒子”是否有“测不准”的属性,这个判断也是非此即彼的。如一个行星的运动轨迹是可准确测量的。

评估不一样,评估是多值的。不能将人简单地划分为“健康的”和“不健康的”两个集合,也不能将动物划分为“勇敢”和“不勇敢”两个集合。所谓二元世界观就是将所有的评估都误认为是属性,都只有且只有A和非A两个判断值。传统哲学认为善、美是一种属性;甚至将“诚实”、“勇敢”、“健康”等等都视为一种可以获得、失去的东西。这都是误将评估当作命题了。排中规则是一个二值评估规则,二值评估规则无效的是多值评估。绝大多数评估是多值评估,多值评估的本意就是“评估不是非此即彼的”。大小、善恶、冷暖,都是多值评估;勇敢、智慧、能力、团队精神、有爱心、诚实,也都是多值评估。当我们将评估误认为是一种我们可以获取的“品质”,进而试图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这种“品质”,我们就会发现我们一定会遭遇“我们这个世界到底是不是非此即彼的”这个问题。由于我们没有能力确定一个人的善恶;于是我们的哲学家就认定我们无法判断一个命题的真伪。哲学家在这里使用的是类比法,而类比法不是有效论证。

将评估与命题混为一谈,产生诸多悖论。例如逻辑学将命题用集合来表示,而多值评估是不能用集合来表示的,人们忽略了“评估”并不是命题。芝诺将有限线段的无限划分与时间的无限延续这两个“无限”混在一起说,制造了一个困扰哲学家一千多年的假象:一个人永远走不出自己的房间。哲学家将这种混为一谈的本事称为“智慧”。这种连自己都能骗的智慧实在不怎么样。在一个理论中发现悖论是智慧,但芝诺并不是在一个理论中发现了悖论,他因为分不清两种完全不同的“无限”而自己制造了一个悖论。以制造悖论为智慧,到了康德这里达到顶峰,他说他可以证明一个“二律背反”。逻辑学理论中处处是悖论,康德也研究过逻辑学,不仅一个悖论都找不出来,而且自己还参与了制造新的悖论。现代逻辑学家似乎只有弗雷格一人因为发现了自己的理论中存在“一个”悖论就无比沮丧。现代逻辑学家中的大人物中似乎也只有弗雷格不是著名哲学家。这不是巧合。发现并拒绝悖论的是数学家,制造并接受悖论的是哲学家。

悖论的存在已违反了不矛盾律,而违反了不矛盾律的理论可将任何假命题当做真命题。如果不矛盾律为假,则理论根本就没有意义。你甚至不能宣布你的理论为真。“有=无,是=不(肯定即否定),真=假”,这就是黑格尔大逻辑(即辩证法)的出发点,无法断定黑格尔理论为真。

像克里特岛人甲说“所有的克里特岛人都是说谎者”,并非真悖论。逻辑学家认为,甲说的为假。因为哪怕只有一个克里特岛人不是说谎者,“所有克里特岛人都是说谎者”即为假。这是基本的逻辑常识。“如果A,则非A”。这并不是一个悖论,而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假命题。这样的假命题十分常见,在各种文献中可以信手拈来。《圣经.诗篇》的作者说:“我要仓促地说,所有的人都是说谎者” 。而“所有的理论都无法确认为真”或者“所有理论都是相对的”、“道可道非常道”是随处可见;至于说不那么直截了当的自相矛盾,就更多了。辩粉不以自己的理论自相矛盾而惭愧,甚至制造“悖论无处不在”的谎言,不仅以“悖论”为借口,甚至用“芝诺悖论”为矛盾辩护。哲学学家难辞其咎。

罗素(B.Russell)理发师也不是真悖论。某村有一位理发师规定:给并且只给不给自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那么,他究竟给不给自己刮胡子?如果他给自己刮,按其规定,他不应给自己刮胡子;如果他不给自己刮胡子,则按其规定,他应给自己刮胡子。由此得到矛盾性结果:他给自己刮胡子,当且仅当他不给自己刮胡子。假如某个命题推出矛盾,这就说明:该语句或命题不成立,必须剔除。于是,有人说:这理发师是一个女人,则不会产生任何矛盾。罗素认为,悖论产生的原因在于恶性循环。所以,任何一个“全称否定判断”不能以自身为子集。一个“全称否定判断”表达的是对一个集合的判断,但是它自身不能够成为这个集合的子集。“否定一切”在逻辑上讲不通,既然是“一切”,就把你所主张的这个事儿也包括进去了,而你所主张的这个事,恰恰是肯定性质的,不是否定性质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