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书法必须讲究笔和纸的协调,如果不协调,就会出现失误
在人们的印象中,大师级的艺术家,因为掌握技术熟练,是不在乎工具的。毕竟虞世南对褚遂良也说过,像欧阳询那样的大家就是“不择纸笔”的。
我也赞成大师什么纸都可以书写,不然局限性太大了。自古以来书写材料什么样的都有,石头、木板、绢帛、纸张,无一不可以用来留下墨迹。
王羲之 万岁通天帖局部
《兰亭集序》(冯承素摹本)用的皮纸,也叫蚕茧纸;颜真卿的《湖州贴》,用的白麻纸,光滑平洁;虞世南末《兰亭序》用的灰麻纸,较粗糙;米芾的《苕溪诗帖》,用的砑光过的楮皮纸;米芾的《珊瑚帖》则是用了竹纸。
要说有的纸不能写字,也不会有这么多种类的书法作品留下来。计较纸笔的书写者,基本上是书写不够熟练的。他们对笔墨纸砚的脾性不是特别了解,才会横竖都不合适。
米芾 珊瑚贴
那么说,在进行书法创作时,就真不用考究笔墨纸砚了吗?老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凭这一点,书法也不可能任何人都可以不择纸笔。
虞世南所谓的欧公不择纸笔,不过是用欧阳询跟当时的褚遂良相比。褚遂良就算再怎么选用适合他的纸,都比不上欧阳询随手一写写得好。却不是用欧阳询自己用适合的纸和不适合的纸所写的两种字作比较。因为,用了适合的纸,肯定比不适合的纸艺术效果要好得多。
王羲之 远宦帖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纸是适合的?又适合什么呢?
我曾经说过,生宣纸不适合用来临习古帖。很多人持反对意见,我知道他们误解了我的说法。生纸在古代没有被用作书写,是没有与之相匹配的笔墨。现在物质极度丰富,大家可以试着摸索出同生宣相匹配的笔墨来。
王羲之 游目帖
有人可能又要说我故弄玄虚,说他一支笔写一辈子,照样写得不错。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任何文化艺术门类,都遵循“工精料细,为上品”的原则。粗料也能做出上品,但总会差一点点。这就是艺术的“讲究”。
中国书画一直都是讲究的,从笔墨纸砚这些文房用具,到技术技巧这些本领,再升华到形而上的思想境界层面,无一不讲究。
王羲之 平安、奉橘三帖
最讲究的还要算王羲之,他曾经说:“若书虚纸,用强笔,若书强纸,用弱笔。强弱不等,则蹉跌不入。”看看,王羲之不但讲究用纸,还讲究怎样用纸。王羲之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理解这句话主要在“虚”“强”和“弱”三个字上,“弱”但是好解释,用来形容笔,最恰当的就是“纤柔;软弱”,与“强”相对。“强”跟“强弓之末”里的强含义一样,是有力、强硬的含义。“虚”就是本意疏松,不结实的含义。
王羲之 快雪时晴帖
这样就明白王羲之说的这句话什么意思了,他说软纸要用笔毫硬一点的笔,纸硬要用笔毫软一点的笔,这样才能达到一种平衡。如果,笔和纸的强弱不对等,就会使笔不入纸。
纸软笔软,则笔尖不能入纸;纸硬笔硬,则笔肚不能入纸。纸软笔硬时,纸可以迎合笔,是笔尖和笔腹都可以杀入纸;纸硬笔软时,笔可以屈就纸,把笔力沉入纸中。
米芾苕溪诗帖
现在很多人都说软笔不好用,因为人们用的都是生纸。生纸的疏松和柔软是它的最大的特点,就相当于弱纸用弱笔,当然不会好用的。但是换作光面的那种春联纸,用软笔比用硬一点的笔效果好得多。这其实就是纸与笔不协调的原因,反而被人认作书写者能力的问题。
有时欣赏作品时,看到收笔处老是缺一点,看起来比较枯涩。这就可能是纸硬笔也硬了,换一种软一点的笔,点画也就圆润了。或者换一种软一点的纸,得到的点画也就劲建了。
虞世南摹《兰亭序》
有异议的朋友可以去试试,同一支笔,不同的纸书写出来的效果各不相同。同一种纸,不同的笔书写出来的效果也是各异的。书法必须讲究笔和纸对应,如果不对应,就会出现各种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