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最后一天:浑身溃烂大夫都跑光,留下八字后遗憾离世

中国古代哲学流派主要有法、释、道、墨、儒五大,法、释、道、墨、儒作为一个主干又分出不少枝丫,比如说道学在两宋时期又分出理学,理学后来又被分为程朱理学和心学,前者代表人物有朱熹,后者代表人物有王阳明,而这两人的最终结局,正应了李白《将进酒》中那句“古来圣贤皆寂寞”。

尤其是王阳明,晚年时肺病加重,不等朝廷批复就自行回乡,回乡途中舟上大夫束手无策纷纷告辞,再加上诸多旅途的磨难,所以他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皮肤一寸寸溃烂,到后来已没有几分意识,弥留之际,他的弟子问他有何遗言,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他为何说这句话,要该如何理解这句话?

王阳明又称王守仁,出生于1472年的明朝时期,他本应该拥有一段更为辉煌的人生,因他家世显赫,父亲作为状元官至吏部尚书,又因他聪明非凡,5岁不会说话但已熟读诗书。可他注定不会走一条平常的道路,就在13岁那年,夫子问他:“何为天下最要紧事?”他说:“科举并非第一等要事,最要紧的是读书做一个圣贤的人。”

此后他就经常做一些在很多人眼里匪夷所思的事情,比如说15岁屡次上书献策要平定当时的农民起义,没有被采纳后,出门远游长达一个月;17岁结婚的当天没有参加婚礼,竟然在跟道士打坐,直到岳父将他寻回;18岁接触朱熹的“格物致知”,觉得非常惊喜,要去实践,结果对着竹子七天七夜毫无所得,还病倒了。

“格竹”没有用对他的刺激非常大,也是他之后会跳过程朱理学,穷究心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他顿悟心学的过程并不好受,起初是多次参加科举而不中,中了之后官场沉浮,不仅被宦官刘瑾杖四十,又被贬谪,被贬途中又被刘瑾派人追杀,好不容易逃过一劫,还是得去不开化的贵州龙场上班。

但也算因祸得福,在龙场的时光,他对于心学有了大发展,不仅对《大学》等中心思想有了自己的领悟,使得自己的学说比起程朱理学多了一分包容性和流动性,更明白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重点是之后官场的道路更加流畅,远离权力中心,获得了内心和生活的平静。

在1516年到1528年期间,王阳明南赣定乱、平息宁王之乱,做了不少实在的事情,被民间称神,与此同时他的心学也得到了巨大且长足的发展,他继承孟子和陆九渊的“心即是理”,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著38卷《王成文公全书》,他的心学不是唯心学,也不仅是理学,注重主观能动性,有着超前的一面。

他还收了不少学生,1521年到1527年都在讲学,黄宗羲《明儒学案》言:“南中之名王氏学者,阳明在时,王心齐、黄五岳、朱得之、戚南玄、周道通、冯江南,其著也。”意思就是当时他有很多的追随者,这一点与他学说的优越性密不可分,当然也与他一生行径磊落,能文能武,高标致远的人品和内在息息相关。

但他在世时学说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甚至起初还遭遇了打压和攻击,被认为是“异端”,这是因为当时明朝的主流意识形态还是程朱理学,重视八股文,考校四书五经,还不要求读书人研究自然规律,氛围死板且僵硬,而王阳明从一开始就放话,自己要驳斥程朱理学的,后来也确实是这么干的,所以不被认可。

好在他有本事,有大功在身,刘瑾又死了,没人压他,明朝的思想氛围有点松动,不再那么僵硬死板,官方虽然不认可他的学说,但不少官员又觉得他撕开了官场的黑暗面纱,非常值得推崇,因此王阳明虽和朱熹一样学说受挫,倒也没有像朱熹那样被斥为“伪学魁首”,最后反而还追侯建祀。

所以他死的时候才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为人子,他一生孝顺,虽然并不对科举感兴趣,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参加,虽然饱受生命危险,父亲要他去龙场他就去;为人臣,他文可以,武可以,前进可以,后退也可以,从不对当下的环境抱怨,而是尝试去改变;最后是作为他自己,他想做的事情都做到了,“此心光明”是他思想和人生的总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