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可不知的历史知识《北魏的分裂》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曾经两次调动大军攻打南齐。由于南齐军民的抵抗,北魏没有胜利。499年,南齐派兵攻打北魏。魏孝文帝带病抵抗,打退了齐兵。不久,孝文帝也病死了。

北魏嵩岳寺塔

魏孝文帝死后,魏宣武帝元恪继位,北魏国势开始衰落。魏孝明帝即位后,因为年纪太小,所以他母亲胡太后临朝。胡太后是个专横奢侈的人。她相信佛教,认为佛法能减轻人的罪过。她在皇宫旁边建起一座气势宏伟的永宁寺。寺里供奉的佛像有用金子塑的,也有用白玉雕的,高的一座有一丈八尺。她又在寺的旁边建造了一座一百丈高的九层宝塔。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风吹动塔上的铃铛发出的声音,十里以外都听得到。寺里有一干间僧房,都用珠玉锦绣装饰,叫人看了眼花缭乱。据说自从佛教传到中国以后,像这样华丽的寺院,还从来没有过。

北魏的统治者还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开凿石窟,建造佛像。在建都洛阳之前,他们花了三十多年时间,在云冈(今山西大同)开凿大批石窟,建造了大小佛像十万尊以上。从宣武帝到胡太后,又在洛阳龙门山开凿石窟,建造佛龛。这些石窟和佛像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雕塑艺术水平,但也大大加重了当时劳动人民的负担。

北魏悬空寺

北魏前几代皇帝励精图治,使得国力强盛,统治阶级搜刮了不少财富。有一次,胡太后偶然到库房去看,发现那里堆积的绫罗绸缎多得用不完。于是,她就想出一个主意,下令叫贵族大臣都到库房里来,让他们把绫罗绸缎搬走。她规定各人凭自己的力气,拿得动多少就拿多少。这批贵族大臣都是些贪得无厌的家伙,吵吵嚷嚷地都想多拿一些。可是,他们平时养尊处优惯了,哪里拿得动许多绢匹。尚书令李崇、章武王元融两个人各背了几匹绢,累得汗流浃背,刚迈开步,就连人带绢跌倒在地上。李崇伤了腰,元融整了脚,都躺在地上哼哼唧唧地叫疼。

胡太后见了,派人把他们两人背的绢匹全夺了回来。两个大臣偷鸡不成蚀把米,一瘸一拐地空手出了宫门。宫里宫外的人看见了,都笑得前俯后仰。

北魏开凿的龙门石窟宾阳洞中的石刻

有胡太后带头,下面的各贵族豪门,也在互相比阔气。

西晋时代不是有大富豪石崇吗?北魏的河间王元琛,也要学石崇。他特地邀请贵族、大臣参加他的宴会。宴席上用的食器,有水晶钵、玛瑙碗等,都精巧华丽得出奇。元琛还请大家参观他家堆满金银绸缎的仓库。后来,大家到他家的马厩一看,发现喂马的食槽也是用银子打造的。

元琛一面领着大家看,一面对章武王元融说:“大家都说晋朝的石崇富,我不恨自己见不到石崇,只可惜石崇没有见到我。”

西魏壁画

元融从元琛家里回来,觉得自己没有元琛富,懊恼得三天没有起床。

北魏的皇室贵族这样穷奢极侈,当然得向百姓穷凶极恶地搜刮。人民忍受不住,终于起来反抗了。

那时候,北魏在北方边境设立了六个镇,派了将士防守。523年,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北)的匈奴人破六韩拔陵(破六韩是姓),首先带领兵士杀死镇将,发动起义。其他五个镇的兵士也纷纷响应,反对北魏的起义势力越来越大。由于北魏勾结北方的柔然人共同镇压,六镇兵士的起义失败了。

北魏政府为了防止六镇兵民反抗,把起义失败的六镇兵士二十多万人都押送到冀州、定州、瀛州(均在今河北)。这些兵士哪里肯受朝廷的奴役,在河北又点燃了起义的火焰。鲜卑族的葛荣率领起义军,进攻瀛州。北魏政府派章武王元融为大司马,广阳王元深为大都督,率领大军镇压。

那些只知吃喝玩乐的贵族哪里会打仗。葛荣起义军到了博野镇,就派出一支轻骑兵偷袭了元融的大营。元融没有防备,被起义军杀死了。元深听到元融被杀,退到定州,也被葛荣的骑兵俘虏了。

葛荣把各路起义兵士都合在一起,号称百万,准备向洛阳进军,声势浩大。这时候,秀容(今山西忻州一带)有个部落酋长叫尔朱荣,他手下有几千名强悍的骑兵,专门和农民军作对。北魏孝明帝就利用尔朱荣的兵力来对付葛荣。

西魏立兽

葛荣认为尔朱荣的人马少,容易对付。他让兵士在几十里的阵地上散开,准备围捕尔朱荣。谁知尔朱荣把兵埋伏在山谷里,发动精兵突击,把葛荣的兵士冲散,再前后夹击。起义军行动失败,葛荣本人也被杀了。

葛荣起义失败后,北魏内部也发生大乱。尔朱荣和胡太后、孝明帝在内乱中互相残杀。

最后北魏的实权落在两员大将高欢和宇文泰手里。宇文泰立元宝炬为皇帝,即魏文帝,建都长安。高欢立元善见为皇帝,即魏孝静帝,建都邺城。从那时候起,北魏就分裂成两个朝廷。历史上把建都在长安的叫西魏,建都在邺城的叫东魏。

(0)

相关推荐

  • 曾经是六镇起义失败者的高欢和宇文泰为什么能灭亡北魏?

    正光五年(524年),北魏爆发了影响深远的"六镇起义".永安二年(529年),六镇起义失败.有意思的是,后来灭亡北魏的高欢和宇文泰都参加过六镇起义,宇文泰的父亲和两个兄弟更都死于镇 ...

  • 你不可不知的历史知识《诗仙李白》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中国几乎没人不知道李白,因为李白是站在盛唐诗坛之巅的一位大诗人,在中国诗歌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堪称中国诗坛第一人.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 ...

  • 你不可不知的历史知识《商汤灭夏》

    一个王朝的覆灭-- 自"少康中兴"以后,夏朝的江山的确稳固过了一段时间,但是好景不长,到了孔甲当王的时候,他整天荒淫无度,不理国事,致使政治腐败,内乱不止,国事日衰.就这样到了夏朝 ...

  • 你不可不知的历史知识《商鞅立木建信》

    诚信的力量 商鞅是战国中期卫国人,他本来姓公孙,名鞅,是卫国国君的后代.商鞅年轻的时候喜欢法家的理论,是魏国宰相公叔痤的家臣.公叔痤知道他有本事,就想把他推荐给魏惠王,可公叔痤还没来得及上朝就病倒了. ...

  • 你不可不知的历史知识《秦灭六国,统一中原》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 秦始皇嬴政当政以后,发动了大规模的兼并战争.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用了十年的时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中国自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 ...

  • 你不可不知的历史知识《屈原行吟沉江》

    ·伟大的诗人--屈原 战国末期,楚国和秦国交战,楚国屡战屡败,失地折兵,国力大大削弱. 秦国为了及早吞并楚国,同楚国内部的亲秦派暗中勾结,玩弄联姻的花招.秦昭襄王装出很客气的样子,写信给楚怀王,约楚怀 ...

  • 你不知道的唐朝冷知识——诗仙李白从未被提起的另一面

    之前的几篇我们聊了聊唐朝百姓饮食,刑罚,酷刑等等这些方面.这次我们聊聊唐朝的诗仙李白从来未被历史提起的另一面.唐朝有什么方面你感兴趣的可以留言.下次我们聊你想知道的. 1    李白经常不在家,子女疏 ...

  • 你不可不知的历史知识《东汉的兴起》

    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公元前57年3月29日),字文叔,是刘邦的九世孙,他家在五世时封候湖北舂陵,后迁至南阳郡(今湖北省枣阳市),家道日渐衰落,到刘秀一辈已沦落为一个农村的普通大户人家,三兄弟 ...

  • 你不可不知的历史知识《一代名将关羽》

    关羽,字云长,小字长生,河东郡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人.汉末三国时期名将. <三国演义>里提到,关羽因本地豪强仗势凌人,就将其杀死,之后逃难江湖,于184年黄巾起义时逃至涿郡( ...

  • 你不可不知的历史知识(西汉开国皇帝-刘邦)

    刘邦(公元前256年/公元前247年~公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郡丰邑(今江苏省丰县)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汉朝开国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出身下层社会的皇帝,他白手 ...

  • 你不可不知的历史知识《汉武大帝》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汉武故事>载其初名为"彘",西汉第七位皇帝(前141-前87年在位),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汉景帝刘启的儿子,母为王皇后,六岁时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