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中东者得天下
对于亚欧大陆而言,中东地区既是重要的能源基地,同时还是连接亚洲、欧洲及非洲的咽喉要地。这一地区能否形成完整独立的、不受制于他人的经济体,首先取决于中亚至西亚一线掌握在谁的手里。某种程度上可以这样说——得中东则得亚欧大陆,得亚欧大陆则得全球。
得中东者得天下
提到中东,多数人都会很自然地联想到一样东西——石油。这是现代工业体系和军事体系都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任何关于经济的乐观估计,都必然是建立在石油供应不出问题的假设之上的;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对口腹之欲要求的不断提高,土地的自身肥力已经难以持续支撑人们对粮食种植的需求,化肥成了保证粮食产量的必需之物,而化肥的生产同样有赖于石化工业——上世纪60年代铁人王进喜带队去东北荒原参加石油大会战时对工人说:只要找到石油,全国人民就不会再挨饿了。说的就是这个问题。
然而和其他化石燃料相比,石油的生成对地质条件的要求却异常的苛刻,因而它在这颗星球上的分布非常不均匀。连接亚非两块大陆的那片中间区域恰恰近乎完美地具备了生成石油的一切地质条件,不光储量丰富,而且开采成本极低。这里拥有全球原油探明储量的2/3,科威特的面积和北京市差不多,可它的石油探明储量和全中国相当。在俄罗斯冻土区域同样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按照2005年的数据,生产成本每桶约为20美元,而同期中东沙漠地区只要5~7美元,近海地区也不过25~30美元。
中东地区的价值还远不止于此。要知道,在人们尚不知石油为何物的古代,这里就早已成为一片繁华、富庶之地了。从地缘上说,中东是连接欧亚两大文明体系最便捷的陆上通道。在历史上,阿拉伯商人们把香料、昆仑奴贩运到中土,再将中国的丝绸、茶叶转手销售到欧洲去,由此赚取了大量的财富,顺便也保留了大量古希腊的典籍,为后来欧洲的文艺复兴提供了种子。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崛起以后,最终吞并了整个中东地区,开始对过往的商旅征收超高额的过路费,丝绸之路由此被阻断,这才逼着欧洲人去海上另寻商路,结果弄出一个大航海时代。但西方世界对中东的念想却从未断过。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再次打通东西之间的陆路通道,英国和俄国开始插手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中东地区,英国人许诺帮助阿拉伯人建立自己的国家,这最终导致了奥斯曼帝国的土崩瓦解,土耳其人的疆域退回到了原先起家的小亚细亚半岛。直至1919年,由穆斯塔法·凯末尔(凯末尔·阿塔图尔克)领导的民族抗战运动,击退外国势力,方才阻止了国家的进一步崩溃。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就是以这段历史为背景的。至此,中东地区沦为了英国的势力范围。美国人则按照利益均沾的原则,在中东地区以合资、参股的形式依附于英国的石油公司,以分得一杯羹。
战后,中东地区成为美国从英国手中接管的第一笔“财产”,而最初替美国人打开局面的却是苏联人:1945年,为了获得达达尼尔海峡控制权,以打通到达西欧的海上石油通道,苏联政府照会土耳其,要求废除1925年苏土两国的中立及互不侵犯条约,重新分割海峡的控制权;1946年,为了获得与阿塞拜疆接壤的伊北部地区的石油开采权,苏联拒绝按时从伊朗撤军。
这两件事情最早给了美国直接插手中东的机会。1945年,苏联政府向土耳其提出共管黑海海峡和割让卡尔斯—阿尔达罕地区的要求,遭到土耳其拒绝后,苏联在苏土边境集结兵力,土、苏关系开始趋于紧张,土耳其的国家安全面临着严重威胁,而这则为美国人创造了机会——很快,美国对苏联的这一举动便有了回应:1946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时宣称,为了遏制苏联“共产主义颠覆”的威胁,应向土耳其和希腊提供大规模的军事和经济援助。由于国力枯竭,原先控制中东的英国此时已经无力再继续援助和苏联对峙的希腊、土耳其两国。1947年的3月,美国开始向希、土两国提供援助,这也就等于从英国人手里“接手”了这一地区的控制权。1947年7月,美、土签订关于美国援助土耳其的协定,美国向土耳其提供1亿美元的援助,紧接着美国军事代表团抵达土耳其,改组并控制了土耳其军队,攫取了海、空军基地。这样,美国的势力渗透到土耳其,实现了把土耳其纳入美国的全球战略体系的目标。
而在更早一些的1946年1月,因为和纳粹有勾结而本已被英、苏两国废黜的伊朗礼萨王室,在美国的支持下将苏联拒绝撤兵伊朗的问题提交到了联合国,最终迫使苏联无法染指伊北部的石油资源,巴列维国王借此重新上台。紧接着,礼萨·巴列维国王在1949年、1953年接连发动两场“保守主义政变”,逮捕了首相摩萨台,完全控制了伊朗的军政权力。这之后,包括美金和美式武器装备在内的各式“美援”便随之滚滚而来,作为回报,原本被收归国有的石油公司又重新归还给了“外商”。
就地缘因素而言:土耳其地跨欧亚两洲,其欧洲部分位于巴尔干半岛的东南部,亚洲部分位于小亚细亚半岛,是欧洲进出亚洲的咽喉,而土境内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则扼着黑海和地中海通道的咽喉;伊朗高原,或者称波斯高原,则像一个楔子一样,夹在阿拉伯板块和印度板块之间,站在高原上环视四周——西边以扎格洛斯山脉俯视富裕的两河平原,北边以里海和科佩特达格山脉俯视中亚草原,南边是阿拉伯海和波斯湾,东边则连接上兴都库什山脉延伸到喜马拉雅山脉。美国人把手伸到这两个地方,就可以随时掐断西欧与东方的联系,同时可以对苏联的西南方向形成严重威胁,即便是航程较短的战术飞机,从土耳其的机场起飞,理论上也可以轰炸苏联的高加索地区以及乌拉尔工业区。
到了1953年,美国又进一步提出了“杜勒斯计划”,即在中东组建“北层防御集团”,由与苏联为邻的伊朗、土耳其、阿富汗和接近苏联的伊拉克和巴基斯坦组成军事联盟;西方国家和“北层防御集团”诸国分别开展军事援助协定,通过这种双边军事协定,控制“北层防御集团”的武装力量;这之后,再由“北层防御集团”诸国与中东其他国家签订双边军事协定,进一步形成中东军事集团——即1955年成立的巴格达条约组织。巴格达条约组织(后改为中央条约组织)作为中东的一个区域性军事集团,它将北约和东南亚条约组织这两个军事联盟紧密地联接在一起,形成了针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环形大包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