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山东安徽山西80年代手工收麦全过程!90年代之后小朋友看下

题记:走不回故事,回不到过去,那过去,还是会不经意地想起。

对于割麦,80年代之前的人是最熟悉不过了,可以说以天为被,以地为眠,风餐露宿是常有的事,困了、累了的时候常倒在一推麦秸堆里,也顾不上有什么虫子没有;渴了,端起一碗水一饮而尽,再醒来的时候,又是朝着太阳用一把镰刀收获曾经的付出,虽然也累,虽然也倦,但以地为生的命再累也就没什么计较了。

80年代之前的割麦,80年之后的小朋友是如何也想不到的辛苦、辛酸和忙碌,现在编者就带你一起看下那曾经的收麦是如何进行的。

一、收麦前的准备

在农村,有句老话是这么说的,叫看天吃饭,没错,农村人确实看天吃饭,因为田里的庄稼要旱了浇水,如果雨水多又担心防涝,而在割麦之前更要看天气,那割麦肯定选在天气晴朗的日子。

确定了天气,订好了时间,提前准备好要割麦的农具,比如磨镰刀、木锨、叉、扫把、化肥袋子、架子车等等,有拖拉机的人家开着到镇里检修,其实要准备的要有好多,毕竟割麦是一件大事,可以说除了生老病死除外。

二、操场

操场,准备一片空地,有拖拉机的开着拖拉机,后面拉着一个石磙,把那片空地碾的很硬,之后号用这片空地来进行小麦的脱粒;如果家里没有拖拉机的就需要借别人的拖拉机这样操场。

那时候,拥有拖拉机的人家很少,没有拖拉机的会花钱请有拖拉机的进行操场,还有后期的小麦脱粒,不过这要花钱的。还有人家有牛的,他们就用牛代替收麦的。

三、正式割麦

收麦的时候一般都在六月之后,夏季的天气想必大家都知道,热是什么都不做就出汗的,须知那时候没有空调,电风扇有的也很少,更不用说什么冰箱和各种饮料了,就算是有,那时候的老百姓也没有那个闲钱来消费的。

收麦时,家里的大人往往起得很早,有的凌晨3点都起床了,拿好镰刀,带了些干粮或者水就下地割麦了,当然,天上要有月光的情况下,就是这样,早晨的饭也就是这么吃了,不要以为有什么面包牛奶,油卷、咸菜和水,如果能吃上包子那就太不错了。

那时候的地,一家4口人一般有将近3亩地,当然有的人家会更多,每个地区有所不同。

如果你要问那时候没有收割机吗?有的,但是很少人会用,因为连吃饭都快成问题了,谁还会花钱请收割机割麦子。

就是这样,用镰刀一把一把地隔着,割了差不多够一场的麦子,用拖拉机或架子车,井麦子卸到之前操好的场里准备开始脱粒。

四、脱粒

提及脱粒,那可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其顺序是把带麦子的秸秆平铺在操场里——拖拉机后面拉个石磙碾压秸秆,使麦子在秸秆上脱落——在上面的秸秆碾压数遍后,差不多秸秆上的麦粒已经脱落——用叉将买秸秆翻到另一面再进行重复的碾压,目的是把买秸秆上的麦粒全部碾压下来。

根据实际情况,如果脱粒不彻底,那么就要用石磙多碾压几次,直至麦粒与秸秆差不多彻底脱粒。

在彻底脱粒后,将买秸秆和带有麦皮的麦子分为两部分,之后将碾压后的买秸秆垛成垛,留下带有麦皮的小麦准备下一道工序——扬场。

四、扬场

扬场是将麦壳与麦粒进行分离,而在扬场之前,必须要有风,不然不会进行这个步骤。

扬场一般需要2个人配合,一个用木锨铲些带有麦壳的麦子抛下空中,在风的吹动下,麦壳直接落了下来,而麦皮就吹一边去了,而另外一个人用一个大扫把,扫着进入麦子里的麦皮这样分开,就这样重复,直至最后麦皮和麦子彻底分割。

差不多这样一系列的步骤下来,就到了中午,甚至下午,家里一般会有人做饭送到地里给大人吃,一般就是什么面条之类,所以,80年代之前的人,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几乎都会做饭,因为现实生活的逼迫,造就了个个是个“大厨”。

吃完了饭,就继续开始忙碌麦子了。

五、晒麦子

把麦子铺在场里,使太阳至少要晒2天,一般快黑的时候把麦子拢成堆,再用薄膜盖着,等到第二天太阳刚出来时候再把昨天拢成堆的小麦摊开再晒。

六、装袋子

在小麦彻底晒干后,就用准备好的袋子把麦子用“傻子”(普通话不知道叫什么)一次次将麦子灌进袋子里,之后将麦子拉回家。

那时候需要交公粮,有的直接拉着麦子到粮所交了公粮了。

这就是小麦收获的全部过程,当然,收小麦的复杂和艰辛远比编者介绍得多得多,这只不过是一个大概的过程,但是一家人有好多地,收麦也不是一两天能够收的完的,家里如果地多的,晚上有在地里看场的,可以说吃住全部都在田间了。

而在晚上,忙碌到零点后是很正常的,你绝对不会感到寂静,就算是半夜也会隐约听到或近或远的拖拉机声,也正是听着这样的声音,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看场的人就悄悄的睡着了,毕竟,这也是该睡的时间了,只因为他们是农民。

在21世纪的今天,所有的也逐渐现代化了,用不了多久的时间,一家人的麦就会很快地收割完,你可以直接拉走收入仓中,也可以联系收购者直接卖掉,更可喜的是不用再交公粮,像90年代之前的时候,一家人打的粮食要有一半交公粮,所以,以至于之后全家人一年的口粮不够吃情况。

现代的生活越来越好,愿我们都能珍惜现在,过去的辛劳能鞭策我们加油向前,只要有付出,收获会是必然的。

(0)

相关推荐

  • 麦口纪事(散文)

     麦口纪事 作者:钱兆成     主编:非   鱼                     一 看着遍地金黄色的麦子,思绪不由得又回到那我曾亲力过了的麦口天(我们这,把麦收季节叫麦口天).       ...

  • 农村三十年前交公粮的场景,忍饥挨饿排长队,记忆犹新

    今年又快到收小麦的时候了,现在小麦亩产高了,收割也轻松了,也不用交公粮了,反倒还能领到种地补贴,这些在三十年前是怎么也不可能想得到的,忆苦思甜,总是令人唏嘘和感叹,眼前又浮现起三十年前交公粮的一幕幕场 ...

  • 鲁北往事:麦收

    芒种将至,小麦也就快到了收割之时.和现在的孩子们谈起以前麦收时节农村的繁忙景象,他们感到不可思议,仿佛那是很遥远的事情.不相信的表情很清楚的写在脸上--这也难怪,现在的庄户人家谁家还种那么多的小麦,还 ...

  • 又见打麦机,往事已如烟

           今天上午,小编到无尾虹采风时,在土楼里突然看到一台锈迹斑斑的打麦机时,竟然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这打麦机早离开南胜人的视野约莫有30年了吧,思绪一下子被它拉回了过去······  南胜在 ...

  • 散文天地|布谷声声催收忙 文/严冬

    站在岚山之巅,举目四望,湘江古镇与龙光宝塔尽收眼底,三水六桥,步云飞虹历历在目,远山崎岖连绵直奔八闽百粤,湘水绵水在山下汇为贡江蜿蜒九曲,飘然西去,车水马龙田园村舍,风景如画使人心醉神迷,宠辱皆忘,禁 ...

  • 第510篇:聊点麦收的事

    聊点麦收的事. 农村长大的孩子,得说是70后.80后的这一批孩子,对接下来聊的内容,并不陌生. 上个世纪80-90年代,每年芒种时节,学校都会放忙假,让孩子们回家帮大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顺便完成学校安 ...

  • 节序届芒种,何人得幽闲

    "布谷","布谷","芒种家家听子规"(明·区怀年<咏荔枝>),麦子便在布谷声里泛黄了.一支支饱满的麦穗在风里轻轻翻滚,摇成一波 ...

  • 散文||麦 香

    麦    香 赵涛||山东 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用木锨迎着风高高扬起麦子,草屑飞扬.麦子落地的后面,隐约着一张黝黑.汗水.喜悦和劳累的脸. 机械化农作物收割机的广泛使用,庄稼地里劳作的人就少见了.现在 ...

  • 刘作芳:遥远的村庄

    刘作芳,云南昭通盐津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云南省作协会员.现供职盐津县委党校,正高级讲师.作品散见于<散文选刊><诗潮><散文世界><西部散文家>< ...

  • 齐悦社群专栏||收麦子咯

    每到麦收时节,我总会情不自禁吟起白居易的诗句: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一夜之间已是金黄铺满地. 记得五月下旬回家,远处蔚蓝天空下涌动着金色的麦浪,屏息而立,一股热风迎面扑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