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夜放花千树

  碧野芳菲

  □胡萍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节令。厚重而喜庆的元宵节,自古以来就有观灯赏月、猜灯谜、吃元宵等习俗。万民同欢的节日里,在古诗文中赏阅元宵节的繁华绚丽和万千气象,别有一番风味和感思。

  唐代苏味道《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苏味道的这首元宵诗,一入笔便明丽、灵动。那灯月交辉,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的元宵之夜,在诗人妙笔若弦的描述中,生动地浮现在我们面前。在无尽的品赏之中,令人陶醉其中,不想从诗境中走出来。

  在唐代,元宵放灯盛况空前,灯市壮观。京城在元宵夜“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簇之为花树。”元宵之夜灯盏如星,亮如白昼,可见唐代灯市若河,节日气氛十分浓郁。唐人崔液《上元夜》:“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这首诗写出了人们急切看灯的迫切心态,虽没从正面描写元宵节盛况,却蕴含着愉悦热烈的场景,让人回味无穷。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宋代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花灯绚烂多彩,那魂萦梦绕的伊人,却俏立于凄清阑珊之处,于零落的灯火中,孤独着她的清丽。此诗热烈又清隽,给欢闹的元宵节送来一丝回眸的怜惜与婉约,给人无尽的遐思与品味,这首名作也在汩汩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品读不衰。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明代唐伯虎曾赋诗盛赞元宵节,把人们带进了迷人的元宵之夜。那乡下观灯之情景,意境优美,清新自然感人。

  元宵夜放花千树,千门灯火夜似昼。在和谐喜庆的元宵节里,游走于古诗词的灯河,一片明朗和愉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