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人都会经历的错误,你一定也有!早知道,早避免

这么多年的武术生涯,由己及人,发现所有的爱好者、初学者,都是在必经的误区里徜徉,而我试图将这些误区描述出来,让后来人避免,却发现很难。因为这些误区非常符合人的自然习惯和思路,而这些内容往往超出个人语言描述的范畴,因此千百年来,习惯了的错误就成了常态。

每一个爱好者在练习武术的时候,总是对目前自己体悟水平无法体验到的高境界高水平的体验充满好奇,总是不断的向人请教:某某功夫练对了是什么感受?某某功夫练成了什么感觉?以此来判断自己练的对还是不对,成还是没成。

有学生常请教别人,换劲阶段会有什么感觉?有人回答:会有一段时间感觉手脚无力,拿个水杯拿支笔,都会觉得重。于是该生就非常努力的找这种手脚无力的感觉,某次突然觉得最近好像浑身酸软,手脚无力,真的拿个水杯都觉得好累,心底狂喜不已,觉得自己终于开始换劲了。却忽视了自己连续十几天熬夜工作没有好好休息,再加上饮食无规律造成脾胃失和湿气太重,实际上是一种病态的表现。当一段时间调理好了,发现自己再不是手脚无力的时候,就以为自己换劲成功了,自欺欺人。

突然想起苏东坡在徐州任知州时所作的一篇文章《日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描写颇为传神。因为原文为古文,不方便阅读,因此我做个译文如下:

一出生就双目失明的人不认识太阳,问看得见的人太阳是什么样子。有的人告诉他说:'太阳的样子像铜盘。'这个失明的人敲铜盘听到了它的声音,一天听到钟声,就把发出声音的钟当做了太阳。有的人告诉他说:'太阳的光像蜡烛。'失明的人用手摸蜡烛,晓得了它的形状。一天,摸到一支形状像蜡烛的乐器龠,就把它当做了太阳。太阳和钟、龠的差别太大了,但是天生双目失明的人却不知道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因为他不曾亲眼看见,而是向他人求得关于太阳的知识。

抽象的道理很难被认识,这一点比太阳难认识的情况更加严重,人们不通晓抽象的道理的情况,和生来就不认识太阳的盲人没有什么不同。通晓的人告诉他,即使有巧妙的比喻和很好的启发诱导,也无法使这些比喻或教法比用铜盘和用蜡烛来说明太阳的比喻或教法好。从用铜盘比喻太阳到把铜钟当做太阳,从把铜钟当做太阳而到把乐器龠当做太阳,像这样辗转连续地推导,难道还有个完吗?所以人世上大谈'道'的人,有的就他自己的理解来阐明它,有的没有理解它却主观猜度它,这都是研求'道'的弊病。

既然如此,那么这个'道'最终不可能求得吗?苏轼说:'道能够通过自己的虚心学习,循序渐进使其自然来到,但不能不学而强求它。'那么什么叫做自然来到呢?孙武说:'会作战的将军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不使自己处于被动的境地。'子夏说:'各行各业的手艺人坐在店铺作坊里,完成他们制造和出售产品的业务。有才德的人刻苦学习,来使道自然到来。'不是强求它而使它自己到来!南方有很多会潜水的人,他们天天都生活在水边,七岁就能趟水过河,十岁就能浮在水面游泳,十五岁就能潜入水里了。潜水的人能长时间地潜入水里,哪里是马虎草率而能这样的呢?一定是对水的活动规律有所领悟才能做到。天天生活在水边,那么十五岁就能掌握它的规律。生来不识水性,那么即使到了壮年,见到了船也会害怕。所以北方的勇士,向南方会潜水的人询问来求得他们能潜入水里的技术,按照他们说的技术到河里试验,没有不淹死的。所以凡是不老老实实地刻苦学习而专力强求道的,都是像北方学潜水的人一样。

从前以讲究声律的诗赋择取人才,所以读书人学习儒家、墨家还兼及名家、法家,而不是立志在求儒家之道;现在以经学择取人才,所以读书人只知道强求义理,而不是踏踏实实地学。渤海人吴彦律,是有志对经学做实实在在地学习的人,正要到京城接受由礼部主管的进士考试,因此,写《日喻》来勉励他。

细看此文,文中这个“生而眇目”者,是不是觉得像极了我们还没登堂入室的武术爱好者?当我们刚开始练习武术,琢磨练法的时候,总是迫不及待的问那些过来人“桩功站对了是什么感觉”,这是不是像极了文中盲人问别人“太阳是什么样子”的样子?别人说要放松,站桩站对了是放松的。然后自己就琢磨放松,如何能放松,然后觉得躺着是最容易放松的,就认为躺着就有了真功夫,然后就一直躺着。当然躺着是练不出桩功来的,行家说站桩站对了感到放松,是以他自己的那个水准当前的体悟下说的,是站桩功夫体现出来的一个现象。而我们自己从“放松”这个现象入手,自然发挥到别的领域去,去躺着,这已经偏离了原本的“站桩”,这个是不是像极了上文中由“铜盘”自然领会到声音,而由声音领会到“铜钟”就是“太阳”的过程?这个跑偏的路径,非常的自然,非常的符合大家的认知。

说道这个内家拳绕不过去的“松”,有些练习者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为了求松发明了无数种练放松的“功夫”。还有现在在发力当中的各个关节部位的运用技巧,为了掌握这些技巧,发明了无数种方法,称之为“开”,开肩、开肋、开胯、开裆、开腕等等。最后的结果是,根据那无数种放松的方法练了很多年,松是松了,但是桩没了。根据各种“开”法,肩胯肋裆腕是开了,但是拳没了劲没了。原本是为了拳而松,为了劲而开,然后最后是为了松而松,为了开而开。目的方向已经无意中改变,可见其结果一定是南辕北辙。就好像一个人要去北京,别人告诉他去北京要坐飞机,这是最快的。然后这个人就奔着飞机而去,终于坐上了飞机,然而却不知道这个飞机是飞往纽约的。去北京的话,坐飞机只是一种方法,而不是目的,坐飞机不等同于到了北京。而在我们初学者的意识里,下意识的就把这个个别现象跟本来的目的划了等号,从而很自然的误入歧途。

想避免这个误区,就要从一开始就考虑清楚,你的目标在哪里,当前的方法会达到什么目标,与你的总目标有多少关系。继续上面的例子展开讲解一下,我们练习崩拳的时候,首先练刚劲,这就是发力。在发力的时候要求要放松,要用到胯、肩、腕等关节,联系崩拳的方法也学会了,但在练习的过程中发现不能放松,肩、胯等关节都不会,此时,按照上面的例子,就会自然的求一些放松的方法,训练肩胯的方法,花了大量时间用别的方法练习放松,练习肩胯,最后肩胯活了,开了,也能放松了,回归本源打崩拳的时候,发现依然不会发力,各关节用别的训练方法训练出来的开、活,在崩拳当中并不适用,如此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试错的成本很高。增加的这些单项训练方法完全是画蛇添足,没有必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