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春 山西之大同古城,一点对古城修建的个人感悟

从云冈石窟离开已经斜阳西下,留在心底的震撼依然无法平静。中午抵达时因为没有找到著名的刀削面,所以喝了点水就直接进了景区。现在依然没有饿意,看来精神是可以作为食粮的。

从石窟前往大同市只有10几公里,第一次进入大同并没有感受到煤都的脏乱差,唯一的证据是郊区的公路边经常遇见的大队的运煤重卡。回宾馆的路上突然决定直接去古城墙一览,这样既可以感受夕阳下城墙的沧桑,也可以体会华灯初上时的艳丽。

大同古称云中、平城,,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之称,中国九大古都之一。北魏从蒙古进了中原,就建都平城。

先来看看他的地理位置,是不是很有咽喉的感觉。这里是中原进出北方的门户,即使在后期明清两代建都北京之后,云城依然是西门户,如果守不住大同,北京依然守不住。中国古代建都的选址还是十分考究的,除了南京(往往是南北割裂时才会使用),其他如北京、大同、洛阳、长安均位于对抗外虏的第一线,而位于这些地方建都的朝代均存在较久,且君王大多雄才伟略。道理很简单,如果皇帝都愿意站在前线,那么后方的百姓才可安居乐业,国家才会昌盛富强。当然,都城在前线虽然风险很大(譬如明朝),但好处是全国的资源都向都城集聚,就不会发生后援无力的情况。

大同古城在北魏、辽、金年代都是采用的三合土夯土墙,后期看到的比较雄伟的符合人们想象的是明洪武五年(1372年),大将军徐达在旧城基础增筑的新城。其实,外包青砖的城墙包括长城大多是在明朝才有,在早期缺乏强有力的攻城设备的情况下,夯土城墙建造简单,造价低廉,拥有足够的包护能力,另外,夯土并不只是简单的堆土,也需要多种工艺,包括夹层、木筋或者竹筋之类,抗倒塌和击打能力也是极强的。当然,夯土墙惧怕的是水,而北方恰恰降雨量极低,所以,无论上长城还是很多北方古城几千年后依然保持了残垣断壁。

大同城墙东西长1.8公里,南北长1.82公里,周长7.24公里,面积3.28平方公里。城墙四角建有角楼,四角墩外各建控军台一座。城设四门,东和阳门、南永泰门、西清远门、北武定门。

2008年,在市长耿彦波的主持和极力推进下,大同古城开始复建。2019年国家住建部和文物局发文通报批评了大同古城的建设。通报下发前一个月耿彦波调离大同。

自此大同古城复建留下来极大的争议,甚至到了今年我去大同,依然看到城中心的烂尾拆迁工程。

上图为建设之前的照片,大同的城门,瓮城及月城无,角楼、城楼、望楼、箭楼、大多已无遗存,城墙包砖剩下的也极少了,仅留有夯土城墙

仔细看了很多关于复建的文章,至少明确了一件事,那就是大同古城的复建是依照梁思成留下的资料开展的,并不是盲目的想象工程。

梁思成、林徽因手绘大同古城图

我们再来看看古城西北角的乾楼(因位于古城的八卦乾位)。乾楼是大同古城复建的最漂亮,古建筑工艺水平最高的杰作。不同于有些地方采用混凝土仿制复建,大同乾楼是全木制结构。楼高56米,为重檐十字歇山顶(因为采用十字顶,故有八个屋檐,称之为八角楼),这在中国古建中是十分少见也是极其精美的,(大家可以对比一下更加著名的故宫角楼,结构形式类似,只是更加复杂和华丽)

我们来看看它的原型(收藏于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内的木质仿制品,高2.5米)

古城南门,永泰门。

是不是超级豪华?我曾经去过南京石头城,西安古城还有寿县古城。像这样包含了瓮城、月城的连西安城门也比不上,大大小小形成了6个瓮城的感觉,而且每一个瓮城规模都很大。

看到这里估计大家也有和我一样的判断,大同古城修建是有历史依据的,有遗留城基、有历史文献资料。至于是否完全做得到修旧如旧,也得看历史是否给你留下了足够的城砖和木料啊。如果一味地强调不破坏旧貌,带来的结果反而是顾此失彼,裹足不前。

雄伟的永泰门。(南门)

套套叠叠的瓮城。

宽阔的月城广场(图内为孙先生)

城墙之上。

永泰门,护国佑民

城墙马道

绵延的城墙,即使在今日,也和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一样,其厚重依然给所有人带来依靠和包容。

天慢慢地暗下来,我和同行的老孙同志依然兴趣盎然,游人稀少,还没到古城居民散步的时分。城内的建设依然或多或少地在持续着。总有一天,这样的鳞次栉比会再现大同的繁荣。

围绕的新区新城,大家在安居乐业。高楼大厦让我们体会新的居住体验,但我们依然需要在中心的这座古城提供我们内心的安宁。当鼓楼和钟楼的钟声响起,也许就像我们的内心在提醒我们,该放一放了,回到内心,回到古城里来,这里才是我们一切的起源。

华灯初上,我们忙着和亲人视频,各自举起手机,请他们一起来感受。

从南门沿城墙走到东和阳门,从东西中轴线对穿古城,经历了九龙壁和代王府的大门。我们已经没有时间一一品味了。

天微暗,初识四牌楼。我的老家在合肥,市中心也有一个著名的商业区叫四牌楼,小时候总是不得其解。今天见识了大同的四牌楼,总算明白了。

城市的正中心路口,有四座牌楼面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正对四座城门,彼此互相背靠。

从四牌楼向南就到了鼓楼,鼓楼四周人流汹涌,虽然已过正月,想不到的是居然还有灯会。大同古城的复建,不在于单体或者某一建筑,而是彻底地恢复古城旧貌,这是我最钦佩耿彦波的地方,我想,当全部都完工的时候,大同,一定会成为中国最漂亮,最完美的古城。

一座座古建筑白天肃穆庄严,夜晚在灯光的映衬下,晶莹剔透,金碧辉煌,闪耀着金玉般的光彩。

吃完了饭,我们坐在华严寺门口的台阶上,已没有了力气参与这热热闹闹的灯会。我相信大同的居民是幸福的,谁不爱这花团锦簇呢。

从西清远门上城墙,我们延续后半段的行程。

一座座城楼矗立在黝黑的城墙之上,宛若一颗颗明珠镶嵌其中。站在其上,身在其中,对于古城复建也有了诸多个人的想法。

1、古城复建的意义何在?

古城不同于简单的村落,它是历史文明的载体。选址代表了他在国家中的战略地位,代表了文明传播的路径。北魏建都大同,也正是在大同开始了北域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融,大同古城保留了北魏、唐、辽、金大量的历史遗存,著名的华严寺、善化寺就在古城之中,包括了建筑、宗教、雕塑等各方面,而且外域文化和中原文化都得到了足够的尊敬和推广,体现了极其博大的格局。复建古城,一方面是我们对历史文化的尊敬,另一方面也是我们通过还原来留存我们的文化。

2、我们该如何复建古城?

这一点上争议颇多,有的认为就应该保持原貌,有的认为以新代旧。我个人认为保持文化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同时也应该在修旧如旧的基础上适当创新,从此相得益彰。譬如,贝聿铭曾经在巴黎卢浮宫修建了玻璃金字塔,我相信百年之后,它一定会成为卢浮宫的一部分,也会成为载入史册的历史文物。

大同的古城墙原大多只剩条石基础和夯土城墙,我们是否就一定把它当做是历史原貌呢?未必,因为明代的城墙包砖是被居民拆走的,即使修旧如旧,也很难完全回收了。我们保留了圆明园的残砖断瓦并不是为了体现圆明园繁荣昌盛的一面,而是让大家记住英法联军侵略的历史。而大同如果完全保留夯土城墙和城内的棚户区,以表现自己爱护文物那是彻底的无所作为。

所以根据以前的图片和历史文献,重新烧砖筑城,我认为是可取的。而且在有资料的基础上,从用木质结构复原乾楼之类的做法,比有些地方用钢筋混凝土重修要高明得多,因为这样的复建包含了原来的建筑结构形式、构建方法、制作工艺,这些才是真正的文化。复建的过程对于我们学习了解古代人的想法和手法,温故知新,传承文明是有极大帮助的,甚至比纯粹的纸上谈兵说文物保护还要有效的多。

我在上一篇关于大同古城的头条上征询大同本地人的想法,有位“一舟之旅”的网友曾经回复:不知批评老耿的人,对大同和大同城墙有多少了解?如果没有老耿,大同就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城!

是啊,每一个热爱自己城市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城市,是一座有希望的城市。

明月可鉴,今天的大同古城,就是这样一座有希望的城市,不仅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将是在遥远的未来。#大同##旅行##今日头条创作者大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