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难忘那拜年的岁月【征文】

难忘那拜年的岁月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礼仪代代相传,这在传统佳节中体现更深,尤其是在“过年”时表现最为明显。中华儿女每人都喜欢自己的童年,童年时更喜欢过年。远在70多年前,我就充分体验过那过年时的快乐,并在喜气洋洋中培养出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使我受益终身。这是因为,经过春节“拜年”吋的熏陶形成的,所以我难忘那拜年的岁月,她恩赐给我太多太多的宝贵财富。过年时生活改善,可以吃上平时很少吃到的美味大餐;能穿上新衣使自己得到充分表现;能欣赏鞭炮齐鸣、烛光耀眼;能让自己文明礼仪的水平,在过年时得到全方位地检验与提高,然后伴随着我走过光辉灿烂的里程。以上这些场面,在平时都很罕见,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得到充分体现,所以才受到男女老少的极大喜欢。对儿童来说,除了吃、穿、玩以外,最大的快乐就是接受拜年的考验。从中可以得到表扬、鼓励,并能找出不足,得到及时纠正。当地流传:“当面教子”,在大庭广众之下孩子得到教育,记忆特别深刻,能永远牢记在心,如此每年得到巩固、提高,最终都能精益求精、完美无缺地掌握。

每当大年初一起五更后,在鞭炮齐鸣、烛光闪烁中吃过早饭,首先给自家的祖宗牌位(神主)及每位长辈拜年后,接着就是走出家门,然后汇集一起,踏着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走在比平时洁净很多的大道上,开始给全村人家拜年。当大家见面时,十分客气,虽然只有一夜之隔,但却像久别重逢,互致新年的问候与祝福。这时孩子们跟在大人之后,学着大人的模样,彬彬有礼地向每人问好、请安。这自然少不了一番夸奖与称赞,这时我们每个小伙伴的心里比蜜还甜。

拜年是挨家逐户,一家不落地进行。每到一家,自动整整齐齐排好队,小孩子按高低顺序排在众人最前面。这是因为在前面离老年人近,便于长辈观看,也方便老人及长辈给压岁钱及过年的礼品,又能更好地接受众人地检验。当大家自动排好队后,毕恭毕敬地先给神主叩四个头,然后是给这家人的长辈叩一个头。虽然无人指挥,但却整齐划一,十分严肃与认真。在叩头时,双手如何摆放、双脚怎样站立、作揖时手抬多高、手如何下落、怎样下跪、下跪时手放何处、如何平身低头、最后怎样站起等,每一个动作都要求必须规范、准确、到位,每个人都一丝不苟,尤其是小孩更是严格要求。当这一切程序作完以后,这家的主人便开始给小孩压岁钱和礼品,这些虽然只是象征性的,但谁也不好意思立即接收,必须经过再三推让之后,才能收下,这才显出孩子有良好的教养及知书达理。至此给这一家地拜年才算结束。当将要离开时,又是一阵十分客气的欢送声。在前后两家之间的空档中,是众人给孩子点评的时间,只有表扬,没有批评。这样受表扬的成了榜样,没受表扬的都暗自努力,争取下一年超过对方。如此,每过一个春节,都是一次评比与考验,在这种喜庆氛围里,形成了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好机会。在那样的气氛里,对孩子们品德的形成,是大有好处的,这就是寓教于乐吧。在这欢天喜地中养成了尊老爱幼的良好风尚,并使每个人受益终身。

到第二家拜年,程序依然如故。只是主人家的长辈,年龄高低不一。哪怕年纪轻轻,只要是辈份长者,一律盛情邀请,大家一定坚持要给年轻的长辈叩头。只见这时拉拉扯扯,让来让去。一方显出谦逊;一方表示知书达理,使中华民族的文明礼仪,表现的淋漓尽致。通过拜年活动,使老者和长辈得到尊重,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严于律己,处处以身作则,事事率先垂范,人人作表帅,个个作榜样。这样,便形成了尊老爱幼的良好风尚。拜年活动,挨家逐户,一户不落地进行,即便平时有些纠纷与矛盾、甚至积怨很深而互不往来者,此时也既往不咎,毫无例外地照样进行。这样一来,矛盾与仇恨都化解在当年,绝不延续到下年。于是通过拜年这一活动,双方重归于好,又变得和蔼可亲。由此可见,过年、拜年,拜出了欢乐、吉祥、和谐、平安、团结的新局面,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我记得,虽然那时人们并不富裕,但整个村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确确实实达到了平安无事、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人们和谐相处,一家有难,八方支援。男耕女织,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全村从未见有打架斗殴、赌博偷盗者,村民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全村好像一个大家庭一般。

大年初一是全村人的团拜。一到初二,每家每户都开始走亲访友。按关系的亲疏,首先由近亲开始。当走到亲戚家,大家见面后,首先是互致问候,一阵寒暄,然后以宾主次序迎入客厅。再按宾主次序各自落座,稍事休息后,开始拜年,其方式与团拜相同。拜年后大人们在室内说话,小孩子们便得到了自由,可以与客人的小孩玩耍了,一直玩到吃午餐时。在吃饭时又有很多规矩,首先是按宾主辈分不同,分出主、次座位落坐。然后上菜,上菜多少、凉菜、热菜、素菜、荤菜、几碗、几碟,上的次序、摆放位置、谁先动筷、先从何处下筷,筷子放的位置……都有一定规矩。如果小孩子稍有不慎,乱了规矩,那是失礼的表现。失礼不仅是个人丢脸,也让家长脸上无光。因为这些礼仪,彰显出了家庭的文化底蕴与家规、家风。如果谁不懂这些规矩,那是大人的无知,会被人笑话的。当然除了丰盛的食品外,酒是少不了的,无酒不成宴。斟酒、敬酒、饮酒那又有另一套规矩。除按规矩外,千万不要醉酒,否则,将会贻笑大方!

饭后便是饮茶,饮茶也有讲究。茶后,按路程远近,选择合适的时间辞别,又是热热闹闹的一场送别,这就算走完了这家亲戚。这样的拜年活动,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才算结束。

这样的拜年活动,一直持续到我离开生我养我的一片热土后,再也看不到了。清风系不住流水,流水带走了岁月,岁月带走的是时间,而带不走的是那拜年时的热烈、友好、认真、严肃、尊老爱幼、喜气洋洋的礼仪,它总是挥之不去、一直让我记忆犹新。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0)

相关推荐

  • 好家风,餐桌上的规矩!

    我们中国人从古至今历来是重视礼仪规矩的,古训日"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尚,是一个家族长期形成.世代相传的精神风貌. 儿时饭餐桌上来自长辈的点 ...

  • 难忘的北大荒知青点【“北大荒”杯】“知青岁月”征文作品选登(029)

    029难忘的北大荒知青点梁先海 作者简介:梁先海,湖南津市人,先后供职澧县广播电视台.常德日报澧县记者站.澧县政府网站. 在祖国的东北角北大荒腹地,有个叫友谊县的地方,起初叫友谊农场,后改做友谊县.一 ...

  • 随笔||难忘野菜饺子【征文】

    难忘野菜饺子 --我们家的过年记忆 郑骅||广东 我的家乡在浙江北部的梅城镇,这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小城,原本是严州府州府,后来降格为县治,再后来因为新修新安江水电站,县治迁往新安江镇,梅城没落为一个小镇 ...

  • 铁11师杨铁臣 ———难忘甜美的“金婚岁月”

    难忘甜美的"金婚岁月" 人生一世,会经历好多风风雨雨.有些事如过眼云烟,很快淡忘.可有些事,我们的金婚岁月,却常在心中荡起阵阵涟漪,并伴随着时光的流逝,变成甜美的回忆. 那是51年 ...

  • 梦开始的地方!任天堂 GBA 20 周年,怀念难忘的掌机岁月

    2001 年 3 月 21 日,任天堂在日本正式发布了它的第二代游戏掌上游戏机,同年 6 月,这款便携式游戏机登陆了欧美市场,属于它的长达 8 年的光辉历史拉开了序幕. 这款继承第一代掌机 GB 里最 ...

  • 【湖心随笔】学会感恩,岁月安然

    ★★★★★★★★★★ [湖心随笔]< 学会感恩,岁月安然 > 人的一生,历经太多.有成功的荣誉.自信的尊严.团聚的喜悦.富足的慰藉,也有失败的落寞.屈辱的痛苦.离别的哀伤.贫困的窘迫.但只 ...

  • 高岩 | 难忘河道委芳华岁月

    河道委 清明节想起你 因为那是我刻心的记忆 你诞生时 我们便在这里 二十几个人 忙到昏天黑地 一张张蓝图从这里绘起 河道变得洁净亮丽 迎春花 倒映在河水里 静静的诉说着她的记忆 河道委 二零零三.二十 ...

  • 随笔||第二故乡过新年【征文】

    第二故乡过新年 杨国生||上海 春节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作为我们的民族留给人类社会的优秀文化遗产,是国人最为看重的节日.春节一年一度,大团圆.回家过年.享天伦之乐,看父母亲朋.良师益友,故地重游, ...

  • 【大荔文学·随笔·何冬侠】岁月的痕迹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167 岁月的痕迹 原创/何冬侠 最近本该进入旺季的生意,一直不温不火.究其原因,我戏谑:疫情后遗症.经济就像大病初愈的病人,伤了元气,调理恢复还需加以时 ...

  • 随笔||普天同庆话年味【征文】

    普天同庆话年味 随着兆丰年的瑞雪,在祖国南方天空纷纷扬扬地飘洒,腊梅迎雪,春意已觅.神州大地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也就是"过年",这流传千载的喜庆节日即将到来. 都市中的人们纷纷在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