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范文(初中) | 材料作文有秘籍,两个“一致”要牢记
本 文 约1800 字
阅 读 需 要
4 min
—
文 | 吴媛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炎热的夏天,两个商人背着沉重的货品,千辛万苦地爬过一座大山,准备把货品卖到山另一边的村落。
又热又累的张三,满身大汗,他对李四抱怨说:“实在太累了,以后再也不要爬这种山了。”李四笑着回答:“我的想法跟你不一样,如果这座山再高几倍,那该有多好。”张三不以为然地说:“何必跟自己过不去?”李四说:“如果山很高,许多同行都会知难而退, 那么我们就有机会多做些生意,赚更多的钱。”
是的,想成功,想致富,就要爬别人不想爬的山,做别人不想做的事。
请根据你对上面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
1. 自拟题目;
2. 联系生活实际,有真情实感;
3.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4. 不少于600字;
5.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地名、校名。
写作指导
近几年,材料作文在中考中逐年增多。要写好材料作文切记两个“一致”。
1.必须保持作文中心和材料主旨一致。
写材料作文我们必须认真阅读材料,找准抓稳材料的中心,然后根据该中心立意选材。
2.必须保持作文中心和选材一致。
审题立意后,要根据立意选材,尽量选取自己熟悉的、感受深刻的生活素材,这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
如上边作文题目,通过阅读分析材料,我们发现最后一句话提示了这则材料的主旨,那么,围绕这一主旨,我们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选材、写作。
范文
翻过那座“山”
盼望着,盼望着,礼拜五终于到了,周末就要来了。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学生对周末的渴望跃然纸上。)
中午放学,宿舍里沸腾了。
“回家后,先美美地吃一顿,早就想我妈做的大肉馅包子了。”小胖墩军军说。
“我要补觉,钻被窝里,太阳老高也不起。”瘦瘦高高的成成抢着说,“最幸福的事就是睡觉睡到自然醒啊。”
……
我也在心里打着小算盘,这个周末啊,我要回老家看看奶奶,已经好几个月没有看到她了,还有,她做的“家常烂炖”那叫一个香……
(宿舍的“沸腾”,为下文如山的周末作业做了铺垫。)
下午最后一节是班会课,黑板上已经密密麻麻写满了各科布置的作业,老班只好无奈地等待我们抄写,小半节课过去了,同学们终于抄完了。
老班松了口气,开始上班会课……
“咚咚咚”有人敲门,老班只好停下,打开教室门,一个学生抱着一沓试卷,说:“老师,数学老师让把这些卷子发了,每人三张。”
教室里一片哀叹。
“继续上班会课,”老班说,突然想起了什么,“哦,对了,我差点忘了,某某某,去办公室把我桌子上的英语报纸抱过来,英语老师让你们趁着周末完成了。”
啊?!哀叹变成了震惊。
最后一节课终于下了,我们抱着各科的教辅资料和厚厚一沓试卷回了宿舍,望着像小山一样的作业,同学们一个个就像霜打的茄子,谁也不说话了。
(作业这座大山彻底粉碎了周末的各种美梦,周末何去何从,成为每一个中学生的抉择,写得非常现实。)
周六日,我不敢偷懒,早早起床完成作业。遇到拦路虎,只好看课本,翻笔记,仔细琢磨,认真思考,不知不觉,两天时间飞快地度过了,回奶奶家的计划也泡了汤,只好改为打电话。
(“我”的不偷懒和有所放弃必定会换来回报。)
周一返校,一些没有完成作业的同学急得抓耳挠腮,四处央求“参考参考”,不用说,我也在被央求行列,竟然生出几分自豪。
第一节是语文课。
“同学们,首先,我要检查周末布置的背诵。”语文老师满面含笑,一部分同学却把头低得低低的,不敢笑脸相迎。我扫了一眼四周,只有几个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昂着头,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某某某,你来背。”语文老师点了我的名字,我站起来,大声地背了起来。
语文老师满意地点着头。
……
一上午四节课,我竟然受到了四位老师的五次表扬——数学老师表扬了我两次,那叫一个美呀。(周一的心情正是征服“大山”后的喜悦,写得很有真情实感。)
是啊,我庆幸,周末如山般的作业被我翻过去了。如果,那座山再高一点,再高一点,只要我勇于攀登,是不是能甩掉更多的人呢。我想,到那时,可真是“一览众山小”啊!
(结尾点题,水到渠成。)
点评:
本文紧紧围绕“只有克制自己,做别人不想做的事才能取得成功”这一中心立意,和所给材料的主旨保持了高度一致。
根据确立的中心选取生活素材,对一个中学生来说,周末作业多不能随心所欲、认真完成作业有所收获、受到老师的表扬沾沾自喜、体验成功后信心满满等等,都太熟悉了,所以容易写出真情实感。结尾水到渠成的心理描写,点明了主旨,使所选生活素材和本文的立意高度一致。
本文做到了两个“一致”,虽然选材并不新颖,但因为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写出了真情实感,不失为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