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 在“六一”聊聊赤子之心

昨天

有位道友网名叫“常德”,出自《道德经·第二十八章》:“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某天,谈论起某些社会事件,他说:“现在有些成年人不懂事,像个长不大的小孩。”
这番话正好和他的网名撞上了,我便故意给他出了道难题:
既然道祖教导我们'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那成年人活得像个小孩,不靠谱不负责,又有什么问题?
一下就把他给问傻了。
“那……这个……确实说不通……啊……那要怎么解释呢?”
我可以立刻给他答案(我个人的答案),但是毫无意义。
这就像数学老师给人上课,如果直接就一个方程式给出答案,并不能让学生学会这个方程式的解法。
学生掌握方程式的方法有且仅有一个:自己去演算。
于是,我给他点了几本书,希望他能够在阅读和思考的过程当中自己把这个问题解出来。他买了书,读了书,但终究是没能解出这个问题,然后这个事儿便这么不了了之了。
这不,又到了六一儿童节,这个事儿和这个问题再次浮上心来:
既然道祖教导我们“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那成年人活得像个小孩,不靠谱不负责,又有什么问题?
我想就此写出自己的解法。
婴儿与呼吸
除了《道德经》第二十八章之外,“婴儿”这一概念同时出现在第十章: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通行本作“能如婴儿乎”,但是河上公本、王弼本与帛书本,均无“如”字。
“婴儿”,是《道德经》当中的关键概念,但是经常被人滥用。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种论调:
啊,我之所以这么不靠谱,活得像个巨婴,是因为我读了《道德经》,深契“复归于婴儿”之道,拥有一颗赤子之心呐!——谈责任?谈工作?太俗了!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河上公注:专守精气使不乱,则形体能应之而柔顺。能如婴儿,内无思虑,外无政事,则精神不去也。
王弼注:言任自然之气,致至柔之和,能若婴儿之无所欲乎,则物全而性得矣。
简单概括,《道德经》当中所谓“婴儿”,指的是这样一种心理状态:呼吸柔和,性情柔顺,无私无欲,无忧无虑
我将“呼吸柔和”列入心理状态,是因为心理状态确实与个人呼吸息息相关:
凡急躁者必气短,那是气躁易怒;
而柔顺者必气长,谓之心平气和。
所以一个人的呼吸情况实际上是他心理状态的展示
不但如此,呼吸又与我们的个人健康息息相关:
老年人的气最短,就在喉咙上打转,一口气回不来就得蹬腿。
中青年的气稍长,在胸口;
小朋友的气更长,在丹田。
观察小朋友睡觉,小肚皮起起伏伏,节奏很慢,因为气长,所以走一个来回的节奏很慢。
当然气最长的还是得道真人,一口气直接穿过丹田吸至脚跟:
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
圣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
——《南华经·大宗师》
总而言之,
(1)一个人如果嗜欲纵欲,思虑过多,性子急躁,就会气短,气短则扰乱心神,戕身害命;
(2)相反,一个人如果寡欲节求,少思少虑,内心清静,就能气长,气长则性情和顺,益寿延年。
小朋友混沌未分,乃纯阳之体,无忧无虑,无私无欲,其心理状态最接近得道真人,所以小朋友的呼吸也最长——这才是《道德经》所描述的“婴儿”状态,这才是道家道教所追求的“赤子之心”。
赤子和气未散,真精固存;
赤子心专,以喻含德之人屈身顺物,柔心从道。
——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
要注意,我们将道家道教的“婴儿”及“赤子之心”讨论了半天,其范畴是“心理状态”,而非“心智状态”
心智与修道
婴儿的先天“心理状态”(包括呼吸)最接近得道真人,没错。
但是婴儿的后天“心智状态”却与真人有着天壤之别。
(1)婴儿缺乏后天心智,因而无法学习,无法识字,更无法明理(所以婴儿不讲理);
(2)婴儿缺乏后天心智,因而无法独立生存,需要父母精心供养,所以婴儿无法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婴儿长到18岁心智成熟之前,这份责任主要在父母身上)。
至于得道真人的心智状态呢?
虽然没见过,但是我们至少可以从经典当中推断出:
(1)真人与道相合,通达整个宇宙的真理,通过演经论道,将这些道理传达给我们;
(2)真人以“仙人贵生,无量度人”为目标,不但要度化自己,还要度化他人(不但为自己负责,而且为他人负责
修道,是以后天返先天——我们需要通过后天的心智发展,找回先天的心理状态。

这样一种后天心智的发展,《道法会元》将之总结为8个字:明心知理,了了分明。

所以静坐内炼之前,首先需要读经明理。教理不通,直接下坐,绝大多数情况会跑偏。
婴儿和真人,是心智状态的两个极端,普通成年人则居于其中,只能往前,不能往后——往前叫修行,往后叫退行。
退行:现代心理学术语,是指人们在受到挫折或面临焦虑、应激等状态时,放弃已经学到的比较成熟的适应技巧或方式,而退行到使用早期生活阶段的某种行为方式,以原始、幼稚的方法来应付当前情景,来降低自己的焦虑、或满足自己的某些欲望。是一种不成熟的防御机制。
最简单的例子:
(1)如果我们在大白天看见一个三岁的小朋友穿着开裆裤在街上当众随地大小便,那叫天真无邪
(2)如果我们在大白天看见一个三十岁的成年男人解开裤带在街上当众随地大小便,那就叫心智退行
道教徒,作为成年人,为避免其心智退行、并同时保持往真人方向前进,则必须:
(1)通过经教学习,以“明心知理,了了分明”(《道法会元》)为心智发展的根本目标,以期最终悟道证道;
(2)度人先度己,首先为个人的基本生活负起责任;同时,行善积德,利益他人,少私寡欲,无忧无虑,性情和顺,渐进仙宗。
总结与回答
综上所述,回到我们开篇的问题:
既然道祖教导我们“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那成年人活得像个小孩,不靠谱不负责,又有什么问题?
问题在于:
如果我们将《道德经》所谈论的婴儿的“心理状态”混淆为婴儿的“心智状态”,那么道教修行的方向就会被误解为主动降智、主动退行——然后,成年人身上所发生的一些不负责任的降智行为,就会被曲解为“复归于婴儿”。
不要再贬低《道德经》了。
成年人在社会生活中主动降智、不负责任的言行举止,不叫“复归于婴儿”——那叫“退行于婴儿”。
最后:
时值“六一儿童节”,愿所有人不断发展心智的同时,都能在心理上保持自己的赤子之心:清静无为,少私寡欲,性情和顺,无忧无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