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1290
32种偏方调治月经不调
偏方一、大枣血藤汤
配方:鸡血藤9~15克(干品),大枣10枚,瘦猪肉200克。
制法:将猪瘦肉洗净切块,与洗净的鸡血藤、大枣一起炖熟,调味即可。
功效:补血益气,适用于血虚型月经不调。
用法:食肉饮汤,于每次月经前服用,连服5天,每天1剂。
偏方二、三七枸杞炖鸡
配方:三七5克,枸杞子30克,仔鸡1只(约500克),葱、姜、黄酒、盐适量。
制法:将鸡宰杀去毛、内脏,洗净切块,放入砂锅中,加入三七片,枸杞子剂适量的清水,烧开后去浮沫,淋黄酒剂适量的盐,葱,姜等,慢火炖至烂熟。
功效:补血益气,适用于血虚型月经不调。
用法:食肉喝汤,亦可佐餐食
偏方三、黄芪蒸乌鸡
配方:黄芪20克,乌鸡1只,盐适量。
制法:将乌鸡宰杀、去毛及内脏,洗净,把黄芪纳入鸡腹内,鸡放汤盆内,加少量清水,然后将汤盆放入大锅中,隔水将
鸡蒸熟,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益气补血、固肾调经,适用于血虚引起的月经不调、白带过多、通经、头晕等症。
用法:拣去黄芪,食肉饮汤,每日2次。
偏方四、四物乌鸡汤
配方:熟地黄、当归各15克,白芍10克,川芎8克,乌鸡1只,葱、姜、盐、料酒各适量。
制法:将乌鸡宰杀,去毛及内脏,洗净;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洗净,放入纱布袋内包好。将乌鸡和药包一起入砂锅,加适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后,加葱、姜、料酒,用小火炖至鸡肉熟烂,拣去葱、姜、药包,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血和血、调经化瘀,适用于血瘀所致的惊悸头晕,目眩耳鸣,面色无华,月经量烧或闭经不行,脐腹作痛等症。
用法:月经过后,早晚佐餐食用,连吃3~5天。
偏方五、金针炖甲鱼
配方:甲鱼1只(约500克),猪瘦肉200克,金针菜30克,木耳15克,盐少许。
制法:将金针菜、木耳(泡发)洗净;猪瘦肉洗净,切小块;甲鱼剖净,斩块。把全部用料放入炖盅内,加少量开水,盖好炖盅盖,隔水炖2~3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滋阴降火、补肾和血,主治血虚型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后期,量多色淡,质稀无块,面黄头晕。
用法:每次月经过后食用1剂,但脾胃寒湿者不宜食用。
偏方六、阿胶粥
配方:阿胶30克,糯米100克
制法:将糯米洗净,加水煮粥,待粥成时,放入敲碎的阿胶,稍煮,令其烊化即成。
功效:补血益气,主治血虚所致的月经错后、量少。
用法:每日1剂,分早晚服用。
偏方七、红糖冲鸡蛋
配方:鸡蛋2个,红糖100克
制法:将红糖加少许水溶化,烧沸后打入鸡蛋煮至半熟即成。
功效:滋阴养血、调经止痛,用治妇女月经不调、血虚。
用法:月经干净后服用,每日1次,连服3次。
偏方八、当归红糖蛋
配方:当归10克,鸡蛋2个,红糖50克。
制法:将当归洗净,加适量水煮20分钟,然后打入鸡蛋,待蛋熟后加入红糖调匀即可。
功效:补血调经,适用于血虚型月经不调。
用法:吃蛋喝汤,每次月经后服用1剂。
偏方九、当归生姜羊肉汤
配方:当归10克,生姜30克,羊肉200克,盐适量。
制法:将上三味分别洗净,当归、生姜切片,羊肉切块,加清水适量,烧开后去浮沫,慢火煨炖1小时,至羊肉熟烂,加盐调味即成。
功效:适用于因血寒或气血虚寒所致的月经延后、经少、痛经等症。
用法:食肉喝汤。
偏方十、艾叶红糖鸡蛋
配方:艾叶15克,鸡蛋1~2个,红糖适量。
制法:将艾叶放入冷水中武火烧开后文火煮15~20分钟,沥出艾叶,打入鸡蛋,蛋清集合后关火,放入红糖即可。
功效:温中散寒,主治血寒型月经不调或宫冷不孕症。
用法:吃蛋喝汤,连服30天。
偏方十一、山楂红糖饮
配方:生山楂肉50克,红糖40克。
制法:山楂水煎去渣,冲入红糖。
功效:活血调经,主治妇女有经期错乱。
用法:热饮,非妊娠多服几次,经血亦可自下。
偏方十二、姜酒鸭蛋汤
配方:青皮鸭蛋3个,生姜25克,黄酒250克,白糖30克。
制法:将黄酒倒入锅中烧沸,然后将鸭蛋打入锅中,并下生姜共煮至蛋熟,加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温中散寒、调经止痛,主治经期腹痛、腰酸、不思饮食。
用法:趁热吃蛋喝汤,经期服用。
偏方十三、小茴香汤
配方:小茴香30克,当归20克,枳壳25克。
制法:先取10克小茴香研为细末,然后将余下的小茴香炒焦研细,与当归、枳壳等一起加水煎20分钟,去渣留汁。
功效:调经养血、温经定痛,适用于血寒性月经不调、痛经。
用法:将所得汤汁冲小茴香末饮服,1剂分2次服,每次月经来潮前连服4~5剂。
偏方十四、艾叶姜糖水
配方:艾叶9克,生姜2片,红糖100克。
制法:将艾叶、生姜、红糖一起加适量水煎15分钟。
功效:补中益气、温经散寒,用治经前腹痛。
用法:早晚分服。每次于月经前3~4日开始服,来经停服。连用3~4个月经周期。
偏方十五、荔枝核泡酒
配方:荔枝核200克,小茴香10克,苏木100克,白酒500毫升。
制法:将荔枝核算砸碎,与小茴香、苏木一同放入瓶中,倒入白酒密封浸泡,20天后可用。
功效:散寒理气、行气祛瘀、调经止痛,主治经期腰痛、下腹胀痛。
用法:每次饮1盅。在月经来潮前5天和后5天用,经期停用。
偏方十六、陈皮橘叶茶
配方:陈皮、新鲜橘叶各20克。
制法:先将新鲜橘叶与陈皮分别择洗干净,然后一同切碎放入砂锅,加适量水,以中小炎煎煮约20分钟,滤渣取汁。
功效:行气活血,适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月经延后、月经先后不定期、经少等症。
用法:分早晚代茶频饮。
偏方十七、玫瑰花茶
配方:玫瑰花10克,绿茶3克,红糖30克。
制法;将玫瑰花、绿茶、红糖一起加水300毫升,煮沸5分钟即可。
功效:和血调经,适用于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经行腹痛。
用法:每日1剂,分3次于饭后饮用。
偏方十八、益母草蜜饮
配方:新鲜益母草120克,红糖15克,蜂蜜20克。
制法:将益母草择洗干净,晾干后切成小段,入砂锅加水浓煎两次,每次30分钟;滤渣取汁后回锅调入红糖,待糖溶化后,再加蜂蜜调匀。
功效:行气活血,适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月经延后、月经先后不定期、经少等症。
用法:每日1剂,分早晚服用。
偏方十九、调经饮
配方:当归60克,川芎10克,益母草45克。
制法:将上药研碎后,用沸水冲泡或加水稍煎煮。
功效:行气活血、调经止痛,适用于经行腹痛、月经量少而不畅者。
用法:代茶频饮,每日1剂,连服5日。
偏方二十、香橼佛手饮
配方:香橼皮、佛手各10克,红花各5克。
制法:先将香橼皮、佛手洗净,晾干后切为细丝,与红花一起入砂锅内,加水浸泡片刻,然后用文火煮15分钟,滤渣取汁。
功效:适用于肝气郁结引起的月经不调。
用法:每日1剂,分早晚服用。
偏方二十一、茴香酒
配方:小茴香、青皮各15克,黄酒250克
制法:将小茴香、青皮洗净,入黄酒内浸泡3天,即可饮用。
功效:疏肝理气,主治经期先期先后不定、经色正常、无块行而不畅、乳房及小腹胀痛等症。
用法:每次15~30克,每日2次,如不耐酒者,可以醋代之。
偏方二十二、山楂红花酒
配方:山楂30克,红花15克,白酒250克
制法:将山楂、红花装入干净的瓶中,倒入白酒密封浸泡1周。
功效:活血化瘀,主治经来量少,紫黑有块、腹痛、血块排出后痛减。
用法:每次15~30克,每日2次,视酒量大小饮服,以不醉为度。注意忌食生冷勿受寒凉。
偏方二十三、地黄益母酒
配方:生地黄6克,益母草10克,黄酒200克。
制法:将黄酒倒入炖盅内,加入生地黄和益母草,隔水蒸20分钟左右。
功效:活血止血,改善血瘀引起的月经量少,色紫黑、伴有血块或小腹疼痛拒按等不适症。
偏方二十四、黄酒煮鲤鱼
配方:黄酒250克,鲤鱼500克,盐少许。
制法:将鲤鱼去肠杂、鳞、鳃,洗净,将鱼肉用刀片成薄片,用盐腌一下,锅中倒入黄酒烧沸后下鱼肉片煮熟即可。鱼骨焙干研成细末。
功效:温中理气,用治经血过多且10天以上不干净。
用法:吃鱼肉喝汤,鱼骨粉于早晨用黄酒冲服。
偏方二十五、马兰白茅汁
配方:新鲜马兰头100克,鲜白茅根250克,蜂蜜20克。
制法:将马兰头、白茅根分别择洗干净,然后再温水中浸泡片刻,捞出后切碎,用纱布包好,绞压取汁,然后将蜂蜜与药汁拌匀即可。
功效:适用于血热所致的月经提前、月经过多等症。
用法:每日1剂,分早晚服用。
偏方二十六、两地瘦肉汤
配方:鲜生地黄50克,鲜地骨皮50克,猪瘦肉100克。
制法:将猪瘦肉切片,与鲜生地黄、鲜地骨皮同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煎30分钟,加入调料,即可。
功效:滋阴清热,主治阴虚血热引起的月经先期患者。
用法:去渣饮汤食肉。
偏方二十七、地参凉血茶
配方:地骨皮、玄参、生地榆各10克,牡丹皮6克。
制法:将上药分别捣碎,以沸水冲泡。
功效:清热养阴、凉血调经,适用于血热型月经不调。
用法:代茶饮。
偏方二十八、高粱花红糖饮
配方:红高粱花20克,红糖50克。
制法:将经高粱花洗净,加适量水和红糖一起煮30分钟。
功效:泄热凉血,主治倒经。
用法:日饮汤2次。
偏方二十九、黄芪艾叶炖鸡
配方:老母鸡1只、艾叶15克,黄芪10克。
制法:将老母鸡宰杀,去毛及内脏,洗净,切块,加艾叶、黄芪一起煮汤。
功效:补气摄血、健脾宁心,适用于体虚不能摄血而致月经过多。
用法:分2~3次食用。于月经期连服2~3剂。
偏方三十、人参粥
配方:人参5克,粳米50克。
制法:将粳米洗净,加水煮粥,粥将成时加入人参稍煮即可。
功效:补气摄血,适用于气虚型月经不调。
用法:每日1次服完,可连服5~6次。
偏方三十一、豆腐羊肉汤
配方:豆腐2块,羊肉50克,生姜25克,食盐少许。
制法:豆腐切成块,羊肉洗净、切块,生姜去皮、洗净、切块,加水一同煮熟,放入食盐调味。
功效:益气血,主治妇女月经不调。
用法:饮汤食肉和豆腐。
偏方三十二、黑木耳大枣茶
配方:黑木耳30克,大枣20枚
制法:黑木耳泡发、洗净、撕成片,大枣洗净,去核、切碎,加适量清水,煮汤。
功效:补中益气,养血止血。主治气虚型月经出血过多。
用法:每日1次,连服。
33种偏方调治腰痛
偏方一、干姜苍术散
配方:干姜50克,苍术10克,当归15克。
制法:将上药研细末,过筛,热烤。每日1次。
功效:散寒祛湿、温通经络,适用于寒湿型腰痛。
用法:趁热外敷患部。
偏方二、二术薏仁汤
配方:白术30克,薏苡仁20克,苍术15克。
制法:将上三味加水煎取药汁。
功效:散寒祛湿、温通经络,适用于寒湿型腰痛。
用法:口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偏方三、草乌生姜方
配方:制草乌15克,生姜10克,盐、白酒少许。
制法:将制草乌和生姜捣研为细末,然后加盐和酒炒热,用布包好。
功效:散寒祛湿、温通经络,适用于寒湿型腰痛。
用法:趁热敷贴痛处。
偏方四、强腰散
配方:川乌、肉桂、樟脑、干姜各30克,白芷、胆南星、赤芍各20克。
制法:将上药共研细末,每次取30~50克,开水冲调成糊状,摊于纱布。
功效:散寒祛湿、温通径路,适用于寒湿型腰痛。
用法:趁热时敷贴于痛处,隔日1换。
偏方五、牡蛎牛膝独活散
配方:生牡蛎30克,川牛膝、独活各10克,连须葱头10个,盐少许。
制法:将前三味共研末,葱头捣碎,加适量盐水将药末和葱头和匀,炒热,用布包好。
功效:散寒祛湿、温通经络,适用于寒湿型腰痛。
用法:趁热熨腰,反复使用。
偏方六、生姜牛胶膏
配方:将生姜捣取200克汁液,与牛胶一同熬煮成膏状,摊在长布条上。
功效:散寒祛湿、温通经络,适用于寒湿型腰痛。
用法:将布条趁热缠于腰部,数日一换。
偏方七、生姜茱萸散
配方:生姜120克,吴茱萸90克,花椒60克,葱头、肉桂各30克。
制法:将上述五味一起捣烂,放铁锅内炒热,用布包好、
功效:驱寒除湿、温通经络,主治寒湿型腰痛。
用法:用熨腰部,冷后炒热再熨。
偏方八、薏乌酒
配方:生薏苡仁120克,制何首乌180克,白酒适量。
制法:将生薏苡仁、制何首乌一起用干净的纱布袋包好,放入干净的容器内,倒入白酒,置阴凉处密封浸泡15天,去渣即可。
功效:补肾强腰、利湿止痛,主治肾虚风寒腰痛,证见腰痛隐隐,转侧不利,头目眩晕,腰膝酸软,每遇风寒而作。
用法:早晚各服2酒盅。
偏方九、车前葱枣汁
配方:连根车前草30克,连根葱白60克,大枣7枚,白酒适量。
制法:将上述三味一同捣烂,用白酒煮10分钟,待凉后装瓶备用。
功效:散寒湿、温经络,主治寒湿腰痛。
用法:每次服药液30~50毫升,每日1次。
偏方十、葱白大黄散
配方:葱白30克,大黄10克。
制法:将上二味共捣烂,炒热。
功效:清热利湿、舒筋通络,适用于湿热型腰痛
用法:趁热敷贴痛处。
偏方十一、瞿麦滑石粥
配方:滑石20克,瞿麦10克,粳米50克
制法:先将滑石用干净布包扎、然后与瞿麦同入砂锅煎煮,取滤液澄清约1000毫升。用药滤液与粳米煮粥。
功效:清热除湿,适用于湿热所致腰痛。
用法:供中晚餐服食;夏天可做成稀粥当饮料。
偏方十二、车前杞叶粥
配方:车前叶60克,枸杞叶30克,粳米50克,葱白1茎。
制法:将车前叶、枸杞叶和葱白一起加水煎汤取汁,然后将粳米与汤汁一起煮成粥。
功效:清热、利湿、通淋,适用于湿热腰痛、小便淋涩、灼热刺痛,或伴发热、便秘等。
用法:温热服食,每日2次。
偏方十三、祛湿止痛方
配方:羌活12克,人参6克,苦参12克,升麻9克,葛根12克,苍术15克,炙甘草6克,黄芩12克,茵陈15克,防风、当归各9克,知母10克,泽泻15克,猪苓、白术各12克。
制法:将上药加水煎取药汁。
功效:清热利湿、舒筋止痛,适用于湿热型腰痛。
用法:每天1剂,早晚服。
偏方十四、蒴翟祛湿方
配方:蒴翟叶适量。
制法:将蒴翟叶用火烤热,厚铺床上。
功效:清热利湿、舒筋止痛,适用于湿热型腰痛。
用法:趁热睡卧。叶冷则换。冬月取其根捣碎,熬热后热敷患处。
偏方十五、牛膝杜仲煨猪肾
配方:猪肾1对,川牛膝、杜仲各5克,补骨脂3克,香附2克,青盐少许。
制法:将猪肾用刀剖开,去筋膜油脂,将各药在锅内略炒,烘干,研成极细末,填入猪肾内,外用湿纸包好,并可在湿纸外再包一层黄泥,放在灰火中煨熟后,去药末即可。
功效:补肾气、止腰痛、强筋骨,适用于肾气虚所致的腰痛,足萎弱无力。
用法:只吃猪肾,间隔1~2日服1次,连服7次为1个疗程。
偏方十六、山药核桃汤圆
配方:生山药100克,糯米600克,白糖300克,芝麻面、熟鸡油各50克,炒核桃肉30克。
制法:将生山药洗净,入笼蒸熟,剥去外皮,芝麻炒酥磨成粉状,炒核桃肉压成末,净熟鸡油、核桃肉、芝麻面、白糖和山药泥揉匀成馅料;糯米淘洗干净,与水混合磨成米浆,放入布袋沥干水分,作为汤圆外皮料,包入馅料做成汤圆。
功效:补肾滋阴,用于肾虚精滑所致腰痛无力。
用法:入开水煮熟食之。
偏方十七、杜仲煲猪腰
配方:杜仲30克,猪肾1~2个,精盐适量。
制法:将猪肾剖开去筋膜油脂,洗净、切片,与杜仲一起加适量水共煲汤,待猪肾熟烂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肾强腰,适用于肾虚型腰痛。
用法:吃猪肾喝汤。
偏方十八、核桃补骨脂汤
配方:核桃肉30克,补骨脂15克。
制法:将上二味加水煎汤,去渣取汁
功效:补肾强腰,适用于肾虚型腰痛。
用法:每日1次,7~10日为1疗程。
偏方十九、核桃韭菜子汤
配方:炒韭菜子6克,核桃仁5枚,黄酒少许。
制法:将上二味共置锅中,加清水200毫升,急火煮开3分钟,文火煮10分钟,加入少许黄酒拌匀即可。
功效:温阳补肾,适用于肾阳虚型腰痛,怕冷,遇寒尤剧者。
用法:分次食用。
偏方二十、附片狗肉汤
配方:狗肉200克,附片1.5克和菟丝子3克,生姜适量,精盐、味精各少许。
制法:将狗肉洗净切块,加生姜稍炒后入砂锅,将附片和菟丝子用砂袋包好同入砂锅,加水和调料,同煮至肉烂熟为度。
功效:补肾强腰,适用于肾虚型腰痛。
用法:分早晚两次吃肉喝汤。1日1剂,连服7~10日。
偏方二十一、羊肾黑豆汤
配方:羊肾2只,黑豆100克,陈皮5克,小茴香5克,生姜2片,精盐、味精适量。
制法:将羊肾剖开,去筋膜油脂,洗净切片;将黑豆、陈皮、小茴香、生姜洗净,与羊肾一起入锅加适量水煮熟,拣去陈皮、茴香和姜片,加调味品即可。
功效:补肾强腰,适用于肾虚型腰痛。
用法:佐餐食用。隔日1次,连服5~7次。
偏方二十二、海参粥
配方:水发海参50克,粳米100克,葱、姜、食盐各少许。
制法:将海参洗净,切碎,与粳米、葱、姜一起加适量水煮成粥,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肾益精、滋阴补血,适用于肾虚阴亏所致的体质虚弱、腰膝酸软、失眠盗汗等。
用法:早晚温热服食,每日1剂。
偏方二十三、枸杞猪腰粥
配方:枸杞子10克,猪肾1个,粳米100克,葱、将、盐各少许。
制法:将猪肾去筋膜、洗净、切碎、与粳米、葱、将一起加水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枸杞子煮至粥成,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益肾阴、补肾阳、固精强腰,适用于肾虚劳损,阴阳俱亏所致的腰脊疼痛、腰膝酸软、腿足萎弱、头晕耳鸣等。
用法:早晚温热服食,每日1剂。
偏方二十四、苁蓉羊腰粥
配方:肉苁蓉10克,羊肾1个,粳米100克食盐少许。
制法:将羊肾洗净,去筋膜、切碎;肉苁蓉洗净切碎;将二者与粳米一起入砂锅中,加适量水煮成粥,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肾助阳、益精通便,适用于中老年人肾阳虚衰所致的畏寒肢冷、腰膝冷痛、小便频数等症。
用法:早晚温热服食,每日1剂。
偏方二十五、鹿角胶粥
配方:鹿角胶6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粳米淘洗干净,加水依常法煮成粥后,将鹿角胶打碎放入粥中溶解,加白糖调匀即可。
功效:补肾阳、益精血,适用于肾阳不足、精血虚损所致的腰痛、腰膝酸软、形体赢瘦、遗精阳痿等。
用法:早晚温热服食。
偏方二十六、青娥丸
配方:补骨脂、炒杜仲、大蒜各120克,核桃仁90克,青盐30克。
制法:将药研末,大蒜煮熟与核桃仁、青盐捣成膏,合药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
功效:适用于肾虚腰痛,起坐艰难,仰俯不利。
用法:每次服1丸,每日2次。
偏方二十七、固肾强腰汤
配方:熟地黄12克,山药、山茱萸各10克,枸杞子、菟丝子、淮牛膝各9克,鹿角胶、龟甲胶各6克。
制法:将上药加适量水煎取药汁。
功效:大补肾气,尤适用于肾气虚型腰痛。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偏方二十八、温阳强腰酒
配方:豆豉60克,薤白1把,附子15克,川椒(去目及闭口者)50粒,酒2000毫升。
制法:先将薤白洗净去滑性,切碎,附子炮裂去皮,杵为末,豆豉、川椒和炒至薤熟,放入酒中,煎四五沸,去渣贮器内。
功效:温阳、散寒,主治腰腿疼痛。
用法:每将服1酒杯,和粥食之。
偏方二十九、五鲜汤
配方:鲜南蛇藤、鲜虎刺、鲜马兰各30克,鲜七层楼、鲜牛膝各15克,鸡蛋3枚。
制法:将前五味药水煎半小时,去渣取药液,待温,放入鸡蛋,用文火煮熟。
功效:活血通络,主治血瘀滞型腰痛。
用法:每日1次服尽,连服数日。
偏方三十、米醋煮鸡蛋
配方:米醋500毫升,鸡蛋3个
制法:将米醋倒入砂锅中烧开后放入3个带壳鸡蛋,煮8分钟后取出。
功效:活血通络,主治气血瘀滞型腰痛。
用法:每日临睡前食鸡蛋3个,至愈为止。
偏方三十一、归芎乳没方
配方:当归、川芎、乳香、没药各30克,醋300毫升。
制法:先将诸药在醋中浸泡4小时,再移入锅内加热数十沸。然后将纱布放入醋内浸透。
功效:活血化瘀、理气止痛,适用于气滞血瘀型腰痛。
用法:趁热敷贴腰痛处,冷则更换,每次连续敷4~6小时,每日1次。
偏方三十二、归芎桃红方
配方:当归12克,川芎、桃仁各10克,红花12克,没药10克,五灵脂9克,香附10克,牛膝11克。
制法:将上药加水煎取药汁。
功效:活血化瘀、理气止痛,适用于气滞血瘀型腰痛。
用法:1日1剂,2次服。
偏方三十三、活血止痛方
配方:黄芪15~30克,当归12克,川芎8克,芍药10克,熟地黄15克,升麻5~8克,台乌药8~12克,地龙10克。
制法:将上药加水煎两遍混合、
功效:益气壮腰、活血通络、理气定痛,主治各种腰痛,不论外感内伤,凡非新感时邪,而又偏于气滞血凝、筋骨劳损者均适应。
用法:分2次1日服完
大白再生丸
【处方】 阳起石(煨,浸酒酿)、生硫黄、南星(炮)、大附子(炮,去皮脐)等分。
【制法】 上为末,用蒸饼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小儿慢脾惊风,常似睡,四肢与口中气温,合睡露睛,或啼泣如鸦声。
【用法用量】 每服5至7丸,陈米饮送下。
【摘录】 《普济方》卷三七二
大白术汤
【处方】 白术2两,防风1两,羌活1两,川芎1两,黄芩5钱,细辛3钱,白芷1两半,石膏2两,知母7钱,甘草5钱或1两,枳实5钱(去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解利伤寒。主伤寒。
【用法用量】 每服半两,水1盏半,煎至1盏,大温服清。未解更1服,2服药滓又作1服。
春,倍防风,羌活;夏,倍黄芩、知母;季夏雨淫,倍白术,白芷;秋,加桂枝5钱;冬,桂枝8钱或1两。
【摘录】 《保命集》卷中
大白术散
【处方】 白术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川乌头(炮裂,去皮脐)1两,桔梗(去芦头)1两,细辛1两,干姜半两(炮裂,锉)。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阴毒伤寒,心间烦躁,四肢逆冷。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水1中盏,煎至6分,不拘时候,稍热服。
【摘录】 《得效》卷一
补血21种偏方
偏方一、山药兔肉粥
配方:兔肉500克,山药50克,盐少许。
制法:将兔肉洗净、切块,与山药一起入锅,加适量水煨炖至兔肉熟烂,加盐调味。
功效:补益脾胃,养血生津,适于身体瘦弱者服用。
用法:饮汤,日服3次。
偏方二、牛奶粥
配方:牛奶25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清水,煮至半熟时,再加牛奶,煮至粥成,调以白糖即可。
功效:本方有大补阴血功效。适用于虚弱劳损,形体赢瘦。脾胃虚寒泄泻及痰湿水饮者不宜食用。
用法:早晚服食。
偏方三、里脊粥
配方:猪里脊、粳米各50克,花椒、食盐、茴香、香油各适量。
制法:将里脊肉洗净,剁成肉末,入食盐、花椒、茴香、香油调拌,待用;粳米煮粥,粥将成时放入上述原料,再煮至肉熟米烂。
功效:滋养阴血、补中益气,常服润泽肌肤。痰湿内蕴者不宜不用。
用法:每日2次。
偏方四、桑葚酒酿
配方:鲜桑葚1000克,糯米500克,酒曲适量。
制法:将鲜桑葚洗净捣汁(或以干品300克煎汁去渣),再将药汁,与糯米共同烧煮,做成糯米干饭,待冷,加酒曲,拌匀,发酵成为酒酿。
功效:滋阴补血、补中益气,适用于肝肾阴亏消渴、便秘、耳鸣、目暗、瘰疬、关节不利等症。
用法:每日随量佐餐食用。
偏方五、羊乳羹
配方:羊乳250克,羊脂60克。
制法:将羊乳、羊脂倒入锅中,加热煮成羹。
功效:补虚劳、益精血,适用于虚劳赢瘦。
用法:趁热服食,每日1次。
偏方六、强心益智汤
配方:玉竹30克,龙眼10克,枸杞子15克,鹌鹑2只,盐少许。
制法:将鹌鹑宰杀,去毛及内脏,洗净。用砂锅加适量清水,下鹌鹑及上三味中药煲至鹌鹑熟烂,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强心益智、调补肝肾。
用法:吃肉饮汤,每日服用。
偏方七、当归补血汤
配方:黄芪30克,当归6克。
制法:将上药加两碗水煎至一碗水去渣留汁。
功效:补气生血,适用于血虚阳浮发热症见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气虚血亏的面色萎黄、神疲体倦。
用法:空腹时温服。
偏方八、淡菜蒸排骨
配方:淡菜60克,韭菜25克,猪排骨100克,白酒适量。制法:先将淡菜洗净,用酒浸泡胀发;韭菜、排骨洗净,切段。然后将三者一起放入碗内蒸熟,加盐调味即成。
功效:补五脏、益阳气,对头晕、贫血、改善人体血液循环油疗效。
用法:佐餐食用。
偏方九、五香驴肉
配方:驴肉500克,豆豉、五香粉、盐适量。
制法:先将驴肉洗净切小块,同豆豉、五香粉、盐一起放入锅内加水炖,先以武火烧沸后改文火炖1小时后捞出驴肉,晾凉切片。
功效:养血安神,适用于劳损体弱及心烦不安。
用法:佐餐或单独食用。
偏方十、虫草大枣炖甲鱼
配方:活甲鱼750克,冬虫夏草10克,大枣20克,料酒15克,精盐5克,姜片15克,葱段15克,蒜片5克,鸡清汤适量。
制法:将甲鱼切成4大块,放入锅中煮沸,捞出,割开四肢,削去腿油,冬虫夏草、大枣洗净。将甲鱼放入汤碗中,放上冬虫夏草、大枣,加料酒、盐、葱段、姜片、蒜片和鸡清汤,上笼隔水蒸2小时,取出,拣去葱、姜即成。
功效:益气养血、补肾固精,适用于男性腰膝酸软、遗精、阳痿、早泄、乏力等症。
用法:每日2次佐餐食用。
偏方十一、归参鳝鱼羹
配方:鳝鱼500克,当归、党参各15克,盐、葱、姜各适量。
制法:将鳝鱼去头尾、剔除骨刺,洗净切段;将当归、党参用纱布包好。然后一起入砂锅内加适量水煲汤,加姜、葱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气益血,用治久病体虚、疲倦乏力、消瘦。
用法:分顿佐餐,喝汤吃鳝鱼。
偏方十二、四物乌鸡汤
配方:乌鸡1只、当归、白芍、熟地黄各15克,川芎10克,生姜25克。
制法:将鸡宰杀后去毛、脚、内脏,入沸水中滚烫一下,再入清水中冲洗。将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洗净,分别切成薄片,放入布袋中。将鸡、药、姜片一起投入砂锅中,加水炖至鸡肉熟烂,调味并捞弃药包、姜片即成。
功效:滋阴补血,增进血液循环,红润脸色,适合一般人士饮用,而对身体虚弱,血虚体质的人,或女士经期后尤为适宜。但感冒、脾胃湿热、腹泻的人不适合饮用。
用法:佐餐食用,每周1~2次。
偏方十三、百益长春酒
配方:党参60克,生地黄60克,茯苓60克,白术60克,白芍40克,当归40克,川芎20克,红曲30克,木樨花200克,龙眼肉120克,白酒10斤,冰糖2斤。
制法:将上述各药加工碾碎,装入纱布袋中,放酒中密封浸泡,经常摇动,30天后开启,去药袋,过滤,加入冰糖,拌匀,贮瓶备用。
功效:补气养血,适用于久病体虚、老年人以及气血虚弱者调补气血。
用法:每日2次,每次30毫升。或随个人酒量,适量饮服。
偏方十四、人参茯苓酒
配方:人参30克,茯苓30克,生地黄30克,白术30克,白芍30克,川芎15克,红曲30克,龙眼肉120克,白酒2000毫升,冰糖250克。
制法:将上述各药加工碾碎,装入纱布袋中,放酒中密封浸泡,经常摇动,30天后开启,去药袋,过滤,加入冰糖,拌匀,贮瓶备用。
功效:调补气血,用于气血不足,或老年人,病后脾胃虚亏,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者。
用法:每日随酒量,徐徐饮服。
偏方十五、鲜山药350克,黄酒2000毫升,蜂蜜适量。
制法:将山药洗净,刮去外皮备用。将黄酒600毫升倒入砂锅煮沸,放入山药;再煮沸后,将余下的黄酒慢慢添入。山药煮熟后,取出。酒汁中加入蜂蜜,搅拌,煮沸即成。待凉后,盛入酒坛备用。
功效:补脾益气、祛风除湿,用于脾虚泄泻,虚劳咳嗽,脚膝顽痹无力,小便频数等。
用法:山药可食用。酒,不拘时,随量少少饮服,或早晚各饮30~50毫升。
偏方十六、川芎当归炖鸡蛋
配方:川芎10克,当归10克,黄芪10克,党参10克,鸡蛋1个,阿胶1/3块。
制法:将前四味用纱布包起来,和鸡蛋一起入小砂锅加两碗水,用中火煎10分钟后捞出鸡蛋剥壳,再放回锅中,加阿胶,再用中火煎10分钟左右,待阿胶基本融化,汤汁煎浓即可。
功效:益气补血、养颜驻荣,特别适合怕冷、脸色苍白、暗淡发黄、血气不足,容易疲劳的女性。
用法:吃蛋喝汤,每日1剂,连服一个半月鸡油显著效果。
偏方十七、人参大枣汤
配方:人参6克,大枣10枚。
制法:将上两味加水煎汤。
功效:益气补血,主治失血性贫血,大出血后引起的虚脱和身体虚弱。
用法:食人参、大枣、饮汤。
偏方十八、生地补血汤
配方:生地黄30克,麦冬、枸杞子各12克,鸡血或鸭血适量,调料少许。
制法:将前三味煎取药汁,然后与鸡血或鸭血煮汤,加调料调味即可。
功效:用于缺铁性贫血阴虚型患者。
偏方十九、解毒生血茶
配方:何首乌30克,槐角、冬瓜皮各18克,山楂肉15克,乌龙茶3克。
制法:将前四味加水煎煮去汁,用药汁冲泡乌龙茶。
功效:清热、化瘀、益血脉,有增强血管弹性,降低血中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
用法:作茶饮。
偏方二十、莲藕汤
配方:莲藕适量。
制法:将莲藕洗净,切成小段,加水煮至汤水呈浅红色即成。
功效:补血、理虚热,对体弱贫血、常发虚热、心跳不正常、面色肤色松浮不华者有一定疗效。
用法:每日趁热饮汤2次。
偏方二十一、当归羊肉汤
配方:羊肉500克,大枣5枚,当归头25克,黄芪50克,党参25克,姜3片,盐少许。
制法:先将羊肉焯水3分钟备用,大枣去核洗净,当归头切片。将所有材料一起放入煲内煮滚,再文火3小时,下盐调味即可。
功效:益气补血,适用于血气两虚、四肢厥冷又觉头晕眼花,可增强御寒能力、强身健体。
用法:佐餐食用,每周1~2次。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