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1306
催奶方17首
1、在豆浆内放适量黄花菜,煮两开,当汤喝。
2、焦麦芽、当归、白芍、王不留、党参各9克,水煎服。
3、花生仁与黄豆,猪蹄同炖服食。
4、豆腐150克,红糖50克,水适量。入锅煮待红糖溶解后,再加米酒50毫升,稍煮一会儿即可,1次吃完。每日服1次,连服5天。
5、猪蹄4只,通草2克,加水适量共煮,蹄烂喉吃肉喝汤(忌盐)。
6、黄芪、党参各15克,当归、麦冬、木通各9克,桔梗6克,山甲片、王不留行各12克,白芷、漏芦、广地龙各9克,柴胡、青皮各4.5克。煎服。
7、豆浆加入海带,放火上炖烂,淡吃,连吃5~6天。
黄花菜根1根,鸡蛋5个,红糖少许。水煎黄花菜根,煮沸30分钟,打入鸡蛋加红糖,蛋熟后服用。早晚各1次,连服1周。
2、兔耳1对,放瓦上焙黄,研细末,黄酒送服,乳汁即下。
3、穿山甲2克,王不留行3克,葛根3克,麻黄1克,豆腐500克,白糖100克。将前四味药共研细末,豆腐取一长方块,靠上方先切下薄片后,再在豆腐上方挖一方坑,把药放入坑内,再盖上先切下的薄片,加上白糖,放锅内蒸半小时,取出。将豆腐和药尽可能一次吃完,盖被发汗。
4、河蟹2只,虾60克。共捣烂,加黄酒适量,煮熟吃。
5、母鸡1只,炒王不留行60克。将鸡剖腹去内脏,洗净,再把王不留行装入缝住,文火煮至鸡肉熟,食肉喝汤,1只鸡分2天吃完,一般吃2只鸡即可。
6、刺猬皮1块,用香油炸焦,研细黄酒冲服。每服9克,早晚服用。
7、漏芦6克,王不留行6克,黄芪12克,通草6克,穿山甲6克,路路通6克,当归6克。水煎服。每日1剂。
1、鲤鱼1条,猪蹄2只,王不留行15克(纱布包)。共放锅内煮熟,吃鱼和猪蹄,喝汤。隔日1次,连用3~4次。
2、猪蹄2个,羊乳50毫升,路路通9克。共煎,服数日即愈。
17、王不留行10克,路路通、木通10克,通草10克,花粉10克,黄芪10克,漏芦10克。每日1付,水煎服。
回乳方6首
1、带壳高粱500克,洗净后放入适量水,煮成粥状,喝汤,1次约50~100毫升。1天喝3~4次,2~3天后乳汁即回。
2、陈皮24克,甘草6克。如水煎成汤剂,多次饮服。
3、芒硝250克,布包,外敷双乳,再用胸布束紧。
4、红花10克,赤芍10克,当归尾10克,川牛膝12克,泽兰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空腹)服。连服2~3天。
5、朱砂末0.3克,黄莲0.3克,甘草0.1克。蜜水调服。
6、取建曲、蒲公英各60克,每日1剂,分2次饮服。同时将药渣用纱布包好,敷于乳房,一般1~2剂可见效。
乳腺增生方3首
1、荔枝核15克,桔梗30克,山楂核15克,青皮10克,柴胡10克,香附12克,赤芍12克,川芎10克,丝瓜络20克。于月经来潮前6天开始服药,水煎服,每日1剂。服至月经净后为1疗程。一般每疗程需服药10剂左右,下次经前继续第2疗程,大多数患者3~4个疗程即可治愈。
2、露蜂房20,橘核、丹参各30克,当归、赤芍、熟地、桃仁12克,川芎、红花各10克。水煎服。
3、橘叶、当归、赤芍、香附、川楝子、丝瓜络各12克,枳壳30克,柴胡15克。水煎服。
功能性子宫出血方6首
1、红鸡冠花(炒)15克,艾叶炭6克。水煎服,每日1剂。
2、莲房2个,烧炭存性,研成细末,米汤冲服,每次9克,每日2次。
3、黄牛角1个,红糖30克。用黄泥包牛角,置火中烤至能打碎为度。研成粗粉,加水煮沸1小时,加红糖搅拌溶解。药渣,汤均服,每日数次。
4、鸡冠花15克,海螵蛸12克,白扁豆花6克。水煎服。
5、辣椒跟15克(或鲜品50克,辛辣的药效好),鸡爪2~4只。每日1剂,2次煎服,血止后须继续服5~10,以巩固疗效。
6、生地、当归各3克,煎汁去渣,入羊肉250克(切小块)共炖熟,食盐调味食用。
大补内黄耆汤
【处方】 黄耆3两,半夏3两(洗),大枣30枚,当归2两,干地黄2两,桂心2两,人参2两,茯苓2两,远志2两(去心),芍药2两,泽泻2两,五味子2两,麦门冬2两(去心),白术2两,甘草2两(炙),干姜4两。
【功能主治】 妇人七伤,骨髓疼,小腹急满,面目黄黑,不能饮食;诸虚不足,少气,心悸不安。
【用法用量】 以水1斗半,煮取2升,每服5合,1日3次。
【摘录】 《千金翼》卷五
痘起发,由吐泻不能饮食而灰白
大补快斑汤
【处方】 人参、炙黄耆、漂白术、炙甘草、杭白芍、全当归、正川芎、南木香、上薄桂、广陈皮、藿香叶。
【功能主治】 痘起发,由吐泻不能饮食而灰白。
【用法用量】 大枣3枚为引。水煎,半饥服。
【摘录】 《幼幼集成》卷五
痘起发,皮嫩易破。防痒塌
大补快斑汤
【处方】 人参、炙黄耆、全当归、大川芎、赤芍药、怀生地、牛蒡子、炙甘草、北防风、连翘壳、柳杨桂。
【功能主治】 痘起发,皮嫩易破。防痒塌。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幼幼集成》卷五
18种偏方调治胃下垂
偏方一、苍术茶
配方:苍术15~20克
制法:将苍术加水煎煮或用沸水浸泡,每剂可煎煮两次或冲泡2~3杯。
功效:升阳燥湿,可用于治疗脾虚气馅型胃下垂。
用法:代茶慢饮,每次1剂,可连续服用1~3个月。
偏方二、黄芪鲫鱼汤
配方:鲫鱼500克,黄芪40克,炒枳壳15克,精盐少许。
制法:将鲫鱼洗净,与黄芪,枳壳一起放入砂锅中,加水文火炖煮,至鱼肉熟烂,拣去黄芪、枳壳,加盐调味即成。
功效:补中益气,适用于脾虚气馅型胃下垂。
用法:喝汤吃鱼。
偏方三、砂仁丁香鸡
配方:童子鸡1只,砂仁3克,干姜3克,丁香3克,精盐少许。
制法:将砂仁、干净、丁香等益气研成末;将童子鸡宰杀后去毛,洗净,保留心、肝,去掉其余内脏,把鸡切成小块,放入砂锅中加水,用文火炖煮至熟烂,然后将砂仁、干姜、丁香粉加入砂锅内再煮10分钟,加盐调味即成。
功效:补中益气,适用于胃下垂。
用法:分2次吃完,每3天吃1只鸡,一般吃3~5只即可见效。
偏方四、双麻炖猪肚
配方:升麻15克,黑芝麻100克,猪肚1副,生姜、葱白、绍酒、盐、味精各适量。
制法:将升麻、黑芝麻装入干净的猪肚内,放入砂锅中,加生姜、葱白、绍酒、水,炖至猪肚熟烂。捞出猪肚,切片,加少许食盐、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适用于脾虚下陷型胃下垂。
用法:拣去升麻,吃猪肚、黑芝麻,喝汤。
偏方五、黄芪炖母鸡
配方:黄芪120克,母鸡1只,生姜、葱、八角、绍酒、食盐各适量。
制法:将母鸡宰杀,去毛及内脏,洗净;然后将黄芪洗净,装入鸡腹内,用线缝合。将鸡放入砂锅内,加生姜、葱、八角、绍酒、食盐和适量的水,炖至鸡肉熟烂即成。
功效:适用于脾虚下陷型胃下垂。
用法:拣去黄芪、八角,吃鸡肉喝汤。
偏方六、黄芪猪肚汤
配方:猪肚1个,黄芪200克,陈皮30克,葱、姜、料酒、盐各适量。
制法:将猪肚去脂膜、洗净、黄芪、陈皮用纱布包好放入猪肚中,用线扎紧猪肚口,入砂锅中加水、料酒、葱、姜、盐,用文火炖至猪肚熟烂即可。
功效:补中气,健脾胃,行气滞,止疼痛,对于中气不足,脾胃虚弱之胃下垂,颇有效验。
用法:趁热食肚饮汤,每天2次,分2天食完。5各猪肚为1个疗程。
偏方七、黄芪石斛汤
配方:黄芪、石斛各30克
制法:将黄芪、石斛加适量水煎煮,连煎2次,取药汁300毫升。
功效:补益气阴、和中养胃,适用于气阴不足,胃津耗损所致胃下垂。
用法:每日1剂,早、晚温服。
偏方八、蜂蜜红茶
配方:蜂蜜30克,红茶6克
制法:将红茶放入有盖的瓷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焖5分钟,加蜂蜜搅匀即可。
功效:生津止渴、滋养脾胃,对胃阴不足所致的胃下垂有很好的食疗效果。
用法:代茶频饮。
偏方九、杯山炖兔肉
配方:兔肉100克,鲜山药300克(干品月30克),葱、姜、盐、料酒等各适量。
制法:将兔肉洗净、切块;山药削去外皮、洗净,切段。将兔肉与山药一起放入砂锅内,加葱、姜、盐、料酒和适量水炖至兔肉熟烂即可。
功效:滋阴养胃、健脾益气,适用于胃阴亏虚所致的胃下垂。
用法:佐餐食用,每周2~3次。
偏方十、枳实汁
配方:川枳实适量。
制法:将川枳实洗净,加2倍量的水,浸泡24小时,待发胀变软后取出,剪为细块,再放原液中煮沸1.5小时,过滤,加水再煮,共煮3次,将3次滤液用微火煎浓。
功效:宽中理气,适用于肝胃不和型胃下垂。
用法:每次10~20毫升,每日3次,饭前半小时服。
偏方十一、砂仁枳青茶
配方:砂仁、枳壳、青皮各1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砂仁、枳壳、表皮加水适量煎煮,连煎2次,取药汁200毫升。
功效:疏肝行气、和胃,适用于肝胃不和型胃下垂。
用法:每日1剂,频服待茶。
偏方十二、紫枳槟榔汤
配方:柴胡、枳壳、槟榔各10克。
制法:将柴胡、枳壳、槟榔加适量水煎,连煎2次,取药汁200毫升。
功效:疏肝和胃、宽中通下,适用于肝胃不和型胃下垂。
用法:每日1剂,早、晚温服。
偏方十三、鸡肝粥
配方:鸡肝一副,粳米50克,姜末、精盐各适量。
制法:将鸡肝洗净、切碎,粳米洗净;二者同入锅中,加精盐、姜末和适量水一同煮成粥。
功效:补脾养肝、益筋生气,适用于肝胃不和型胃下垂。
用法:作早晚餐温热服食。
偏方十四、灵芝黄芪炖瘦肉
配方:灵芝、黄芪各15克,猪瘦肉100克,生姜、绍酒、葱花、盐、味精各适量。
制法:将灵芝、黄芪切片,猪瘦肉切成小块,一起入锅加适量清水烧沸后,下入生姜、绍酒、盐炖至猪肉熟烂,撒入葱花、味精即成。
功效:适用于肝胃不和型胃下垂。
用法:吃肉饮汤,隔日1剂。
偏方十五、山楂炒肉丁
配方:猪瘦肉60克,鲜山楂12克,陈皮、枳壳各9克,姜片、精盐各适量。
制法:将猪肉洗净、切成丁,与鲜山楂、陈皮、枳壳、姜片一起放入油锅中炒熟,然后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疏肝理气、健脾和中,适用于肝胃不和型胃下垂。
用法:吃肉,佐餐食用。
偏方十六、山楂枳壳饮
配方:山楂15克,枳壳15克。
制法:将山楂和枳壳一起放入砂锅中,加水用文火煎煮1小时。
功效:化滞行气,适宜虚实夹饮型胃下垂。
用法:去渣饮水,每日1剂,分2次服完。
偏方十七、砂仁炖猪肚
配方:猪肚1个,炒枳壳20克,砂仁20克,精盐少许。
制法:将猪洗净,将砂仁、枳壳放入猪肚中,用线扎紧两端开口,一起放入砂锅中,加水用文火炖煮至猪肚烂熟,然后取出猪肚去除药渣,将猪肚切成块,然后放入原汤中煮沸,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温中和胃,适用于虚实夹饮型胃下垂。
用法:喝汤吃猪肚。
偏方十八、苓桂甘术汤
配方:茯苓12克,桂枝9克,白术6克,炙甘草6克。
制法:将以上四味,加2碗水煎成1晚,煎取3次汤液,混匀。
功效:温阳化饮、健脾利湿,适用虚实夹饮型胃下垂。
用法:分3次温服,每日1剂。
19种偏方调治高尿酸血症
偏方一、玉米须饮
配方:鲜玉米须10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鲜玉米须加水适量,煎煮1小时滤出药汁,小火浓缩至100毫升,停火待冷,加白糖搅拌吸尽药汁,冷却后晒干压粉装瓶。
功效:防止肾结石,具有利尿作用。
用法:每日3次,每日10克,用开水冲服。
偏方二、薏仁粥
配方:赤小豆50克,薏苡仁50克、
制法:将赤小豆、薏苡仁一同洗净,沥干,然后加适量水熬煮成粥即可。
功效:有利尿的作用,可以促进尿酸的排除,也可以降低尿酸在体内的含量。
用法:作早餐食用,每天1次。
偏方三、木瓜粥
配方:木瓜1各,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粳米淘洗干净,加少许清水煮粥;将木瓜去皮、切碎,待米粒煮开花时,加入其中,用慢火煮至粥成,加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健胃,熟络筋骨。
用法:热服,每日3次。
偏方四、虎刺煎
配方:虎刺鲜根或花(干根)
制法:煎汁用酒冲服。
功效:有清热通络之效。
偏方五、红花白芷防风饮
配方:红花、白芷、防风各15克,威灵仙10克,黄酒适量。
制法:将上述四味加黄酒一起煎汤取汁。
功效:有活血祛风之功,可用于缓解痛风四肢疼痛症状。
用法:口服,每日1剂。
偏方六、钩藤煎
配方:钩藤根30克,烧酒适量
制法:将钩藤根洗净、沥干水分,用烧酒浸泡1天后滤渣取汁。
功效:有理气活血止痛之功。
用法:将所得汁液3天服完。
偏方七、竹叶茅根饮
配方:鲜竹叶、白茅根各10克。
制法:鲜竹叶和白茅根洗净后,放入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30分钟。
功效:利尿,防止痛风并发症。
用法:代茶饮
偏方八、芹菜粥
配方:芹菜100克(连根须),大米30克,盐、味精各少许。
制法:将芹菜洗净后切碎,与大米同煮至粥熟,入少量盐、味精。
功效:痛风急性发作时尤宜。
用法:可常食。
偏方九、薏苓枸杞葛根茶
配方:葛根、枸杞子各10克,茯苓、薏苡仁各6克。
制法:将上述四味洗净,加适量清水煮约半小时。
功效:加速尿酸排出。
用法:每日1剂,代茶饮。
偏方十、麻油拌茄子
配方:茄子250克,酱油、麻油、盐、味精
制法:将茄子洗净后蒸熟,切成条,稍加酱油、麻油、盐、味精拌匀即可。
功效:适用于痛风发作者。
用法:佐餐食,隔日1次。
偏方十一、葡萄粥
配方:葡萄40克,粳米8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葡萄、粳米一起洗净,加清水用慢火熬煮至粥成,加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补肝肾、益血气。
用法:早晚各服1次。
偏方十二、随帝茶
配方:含富硒茶、车前子、冬虫夏草、车前子。葛根各适量。
制法:开水冲泡3~5分钟,冲至色淡为止。
功效:适合长期降酸痛风症状。
用法:代茶饮。
偏方十三、川乌麝香丸
配方:大川乌2各(去皮烘燥研末),黑豆21粒(炒),全蝎21枚(水洗),地龙15克(焙干去泥),麝香0.75克。
制法:共为细末。粉糊丸如绿豆大。
功效:镇痛解热,用于慢性痛风。
用法:每次10丸,温酒服下。阳气虚损、脾胃虚弱、肾虚喘促、血虚不能濡养筋脉者不宜使用。
偏方十四、牡丹藤酒
配方:牡丹藤1500克,牛藤30克,钻地风60克,五加皮250克,红糖250克,大枣250克,烧酒5000克。
制法:上述材料浸泡入烧酒中,密封1个月。
功效:对关节痛风有特效。
用法:日服3次,每次30毫升。
偏方十五、毛瓜普洱汤
配方:毛瓜(冬瓜)适量,普洱茶。
制法:煲汤
功效:消肿解毒,缓解痛风
用法:每天煮开水。
偏方十六、威灵仙煎
配方:威灵仙60克。
制法:将威灵仙加适量水,共煎2次,每次煎取200毫升药汁,将2次所得药汁混匀。
功效:能促尿酸排泄,有小预防痛风。
用法:分2次饮服。
偏方十七、萆薢汤
配方:萆薢60克。
制法:将萆薢加适量水,共煎2次,每次煎取200毫升药汁,将2次所得药汁混匀。
功效:增加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
用法:分2次饮服。
偏方十八、土茯苓汤
配方:土茯苓30克。
制法:将土茯苓加适量水,共煎2次,每次煎取200毫升药汁,将2次所得药汁混匀。
功效:增加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
用法:分2次饮服。
偏方十九、金钱草汤
配方:金钱草120克
制法:将金钱草加适量水,共煎2次,每次煎取200毫升药汁,将2次所得药汁混匀。
功效:增加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有效防治痛风。
用法:分2次饮服。
19种偏方调治胃痛
偏方一、消食方
配方:山楂、麦芽100克,神曲、粳米各50克,莱菔子20克,木香1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以上六味一同炒至米黄,研为粉末。
偏方二、山楂蜂蜜饮
配方:山楂、山楂叶15克,蜂蜜适量。
制法:将山楂、山楂叶加适量水煎煮15分钟,然后滤渣取汁,调入蜂蜜即可。
功效:主治伤食胃痛。
用法:候温饮服,每日3次。
偏方三、内金散
配方:鸡内金5个
制法:将鸡内金洗净,放入铁锅内用微火焙干,研成细末。
用法:消积滞、健脾胃,适用于食积不化所致的胃痛。
用法:每次取3克内金粉,用开水送服,每日3次。
偏方四、大麦芽茶
配方:茶叶8克,大麦芽30克
制法:将茶叶、大麦芽放入有盖的杯中,注入开水焖泡5分钟即可。
功效:消食导滞,适用于食滞型胃痛。
用法:代茶饮,不拘时。
偏方五、生姜鲤鱼汤
配方:鲫鱼1条,生姜30克,陈皮10克,胡椒3克,盐适量。
制法:将鲫鱼除去鱼鳞剂肠杂、洗净;生姜、陈皮、胡椒用纱布包好,放入鱼肚内,然后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煨熟,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温中理气、散寒止痛,适用于寒邪客胃型胃痛。
用法:拣去鱼肚内布包,趁热吃鱼喝汤。
偏方六、葱白汁
配方:葱白50克,香油10毫升
制法:将葱白捣烂,绞取汁液。
功效:温中散寒、温胃止痛,主治急性胃痛。
用法:取一勺葱白汁送入口中,然后以香油送服。
偏方七、肉桂丁香散
配方:肉桂15克,丁香15克,冰片10克。
制法:将上述三味一同研为细末。
功效:主治虚寒型胃痛,尤其适合阵发性胃剧烈疼痛时服用。
用法:每次0.3~1.5克,每日3次,白开水送服。
偏方八、醋泡姜糖茶
配方:生姜50克,白醋250毫升,红糖适量。
制法:将生姜洗净、切片,用白醋泡2天
功效:适用于着凉受寒所致的胃痛。
用法:每次取3片醋泡生姜和1匙红糖,用开水冲泡10分钟后服下,每日2次。
偏方九、艾叶敷脐方
配方:艾叶、白酒适量。
制法:将揉碎,用酒炒热。
功效:湿胃止痛,适用于寒邪客胃型胃痛。
用法:纱布包裹,敷肚脐,直至疼痛缓解为止(外加暖水袋熨之更妙)。
偏方十、麦芽青皮煎
配方:生麦芽30克,青皮10克
制法:将生麦芽与青皮一起加适量水煎煮20分钟,滤渣取汁。
功效:理气、和胃,适用于肝郁气滞,横逆犯胃所致的胃痛。
用法:候温饮服,每日2~3次
偏方十一、柴胡疏肝散
配方:柴胡、枳壳、赤芍、郁金、延胡索各12克,香附、川楝子各10克,甘草6克。
制法:将上药加适量水煎煮,滤渣取汁
功效: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主治肝气犯胃型胃痛。
用法:候温饮服,每日2~3次。
偏方十二、木香元胡散
配方:广木香9克,五灵脂9克,延胡索9克。
制法:将上述三味共研细面备用。
功效:主治肝气犯胃型胃痛,胸满气郁,两肋发胀。
用法:每次取9克药末,用60克黄酒送服,每隔3小时服1次。如无黄酒,白开水送服。
偏方十三、佛手茶
配方:佛手25克(干品10克)
制法:将佛手洗净、切片,置于有盖的茶杯中,用开水冲泡,闷泡5分钟。
功效:疏肝理气,治肝气犯胃型胃痛。
用法:待茶饮。
偏方十四、香橼茶
配方:鲜香橼15克
制法:将鲜香橼洗净,放入茶杯内加适量开水冲泡,加盖焖15分钟。
功效:养阴益胃、缓中止痛,适用于胃有虚热所致的胃痛。
用法:代茶饮。
偏方十五、包菜汁
配方:新鲜包菜500克,白糖15克。
制法:将白菜洗净,捣烂,用纱布绞取1杯汁液,然后将其加热,调入白糖并搅匀即可。
功效:泄热、止痛,适用于肝胃郁热型胃痛。
用法:一次饮完。
配方十六、仙人掌敷脐方
配方:仙人掌适量。
制法:将仙人掌去刺、捣烂。
功效:适用于热性胃痛。
用法:敷于肚脐处,用纱布包裹,胶布固定。
偏方十七、老姜蒸猪肚
配方:猪肚1个,老姜50克,盐适量。
制法:将猪肚洗净、内外用盐抹匀;老姜洗净,切片,纳入猪肚内。将猪肚用一个大碗盛好,往里面加少量清水,然后隔水蒸至猪肚熟烂。取出弃除生姜,将猪肚切成小块即可。
功效:补胃温中,适用于寒性胃痛。
用法:趁热分2~3次食用。
偏方十八、胡椒杏仁枣糊
配方:胡椒910粒,大枣3枚,去皮杏仁5粒,米酒适量。制法:将大枣去核,与胡椒、去皮杏仁一起捣碎,研成细末。服时用热米酒调成糊状。
功效:健脾和胃,对脾胃虚寒引起的胃痛特别有效。
用法:一次服下,每日1剂。
偏方十九、胡椒酿大枣
配方:白胡椒49粒,大枣7枚
制法:将大枣洗净、去核,每个大枣中纳入7粒白胡椒,入锅内蒸30分钟,取出捣成泥,捏成数个枣泥丸即可。
功效:温中健脾、暖胃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胃痛、暖气反胃等。
用法:趁热食用。
19种偏方调治血精
偏方一、猪膀胱薏米粥
配方:猪膀胱2只,薏苡仁100克。
制法:将猪膀胱洗净切条,加油微炒后放入薏苡仁,加水煮粥,待粥熟时稍加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利湿,适用于温热蕴结而致的血精。
用法:每日1次,分2次服完
偏方二、滑苓煎
配方:滑石、茯苓各30克,车前子、栀子、生地黄、黄柏、瞿麦、蒲公英各10克,败酱草12克,甘草6克。
制法:将上药加水煎取汁。
功效:清热利湿、凉血止血,适用于温热蕴结而致的血精。
用法:分3次服,每日1剂。
偏方三、豆芽茅根饮
配方:绿豆芽、鲜白茅根、红萝卜各500克。
制法:将上三味洗净晾干水分,捣碎绞汁。
功效:清热利湿、凉血止血,适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血精。
用法:每日1剂,连服5~7日
偏方四、鲤鱼汤
配方:鲤鱼1条(250~500),胡椒、小茴香、葱、姜各适量。
制法:将鱼去鳞,去内脏,洗净放适量水煮汤,熟后加入调料。
功效:清利湿热,适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血精。
用法:佐餐食用,常吃有效。
偏方五、赤小豆粥
配方:赤小豆、大米各50克
制法:将赤小豆、大米分别洗净,方适量水同煮为粥。
功效:清利湿热,适用于湿热蕴结型血精。
用法:佐餐食用,常吃有效。
偏方六、生地茯苓煎
配方:茯苓30克,山药15克,生地黄12克,泽泻、牡丹皮、山茱萸、女贞子、墨旱莲、栀子各10克,甘草6克。
制法:将上药加水煎取药汁。
功效:滋阴降火,凉血止血,适用于阴虚火旺型血精。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偏方七、生地黄粥
配方:生地黄20克,小米50克。
制法:将生地黄加水煎取药汁,然后将药汁与洗净的小米一同煮为稀粥。
功效:滋阴将火,适用于阴虚火旺型血精。
用法:温热服食,每日1次。
偏方八、鲜藕粥
配方:鲜藕、粳米各50克。
制法:将鲜藕洗净,切丁,与洗净的粳米一起入锅,加适量水煮成粥,粥成时加白糖调匀。
功效:生津止渴、清热凉血,适用于阴虚火旺型血精。
用法:温热服食,每日1次。
偏方九、茅根生地饮
配方:白茅根50克,生地黄30克,玄参20克,淡竹叶10克。
制法:将上药加水煎制,去渣取汁
功效:滋阴降火、凉血止血,适用于阴虚火旺型血精。
用法:早晚服用,每日1剂。
偏方十、莲子粥
配方:莲子、大米各50克,白糖适量。
制法:莲子去心,同大米煮粥,粥熟加白糖调味服食。
功效:补益心脾,适用于脾肾两虚型血精。
用法:温热服食。
偏方十一、黄芪熟地煎
配方:黄芪12克,熟地黄、当归、白术、菟丝子、阿胶、白芍各10克,甘草6克。
制法:将上药加水煎取药汁。
功效:益气摄血、健脾补肾,适用于脾肾两虚型血精。
用法:分3次服,每日1剂。
偏方十二、猪肾煮黑豆
配方:猪肾1对,黑豆500克
制法:将猪肾洗净和黑豆加水同煮至熟,然后将黑豆捞出晒干用大火块炒。
功效:补肾益精,适用于肾虚不固所致的血精。
用法:食猪肾,每日嚼食黑豆30~50克。
偏方十三、山药羊肉粥
配方:羊肉、山药各500克,大米250克。
制法:将羊肉煮至熟烂,山药研泥,肉汤内下米,共煮成粥。
功效:益肾壮阳,适用于肾阳虚所致的血精。
用法:温热服食,常吃有效。
偏方十四、血精解毒饮
配方:石韦、马鞭草各40克,地锦草、鹿衔草各30克,土茯苓20克。
制法:将上述五味加适量水煎取2次,煎开后各15分钟取汁,将所得药汁混合。
功效:解毒利湿、健脾益肾,主治血精症。
用法:分2次口服,每日1剂。
偏方十五、蹄筋血藤汤
配方:猪蹄筋80克,鸡血藤50克,大枣6枚,食盐少许。
制法:将上三味均洗净,一同入砂锅内加适量清水,用小火煎煮,待蹄筋熟烂后,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活血通淤,适用于因淤血内阴而引起的血精患者食用。
用法:饮汤吃蹄筋、大枣。
偏方十六、白果红花薏米汤
配方:白果10粒(去壳),红花10克,薏苡仁60克。
制法:将上三味加适量水共煮透。
功效:活血化瘀、通络止痛,适用于血瘀内阻型血精。
用法:用适量冰糖或白糖调味食用,每日1剂。
偏方十七、桃仁粥
配方:桃仁10克,大米50克,红糖10克。
制法:桃仁去皮、尖后研碎,与大米一同煮成粥,粥成时加红糖调匀即可。
功效:活血化瘀,适用于淤血内阻型血精。
用法:温热服食。
偏方十八、木耳大枣汤
配方:黑木耳15~30克,大枣20~30枚。
制法:将黑木耳、大枣洗净,一同加适量水煎汤。
功效:活血化瘀、通络止痛,适用于淤血内阻型血精。
用法:温热服食,每日1剂。
偏方十九、通瘀消炎汤
配方:银花15克,丹参、红花、桃仁、延胡索、连翘各10克,牡丹皮、泽泻各6克,乳香、没药、生姜各3克。
制法:将上述各味加适量水煎汤取汁。
功效:活血通络,消炎止血
用法:每日1剂,早晚煎服2次,15剂为1疗程。
精血枯涸燥热
大补地黄丸
【处方】 黄柏(盐、酒炒)熟地黄(酒蒸)各120克 当归(酒洗)山药 枸杞子各90克 知母(盐、酒炒)山茱萸肉 白芍药各60克 生地黄75克 肉苁蓉(酒浸)玄参各45克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主精血枯涸燥热。
【用法用量】 每服70~80丸,空腹时用淡盐汤送下。
【摘录】 《证治准绳·类方》卷一
大补茶膏
【处方】 稻米、小米、糯米、苡仁、芡实、莲肉、山药、茯苓、白糖少许。
【制法】 炒熟黄色,为细末。
【功能主治】 补虚。主老弱虚损。
【用法用量】 白滚水调服。
【摘录】 《嵩崖尊生》卷十一
大补保命汤
【别名】 大补快斑汤
【处方】 黄耆、人参、川芎、赤芍、地黄、当归梢、官桂、甘草、防风、连翘、荆芥、牛蒡子。
【功能主治】 痘疹红活充肥,以指捺之欲破者。痘疮浮囊空壳如麸皮,中无水色。
【用法用量】 大补快斑汤(《医部全录》卷四九一引《幼科全书》)。
【摘录】 《痘疹全书》卷上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