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建增:基于有机农业的乡村振兴模式

推文第1186天

图片实拍自第九届社会生态农业CSA大会分论坛

贺建增,人称“IT农夫”。IT行业从业十年,1998年入职深圳华为,2004年起从事有机农业,跑遍全国500多个县,探索出衡荣有机生态产业链模式,致力于推动基于有机农业的乡村复兴模式;衡荣2010年作为上海世博会唯一参展有机企业,成功主办“有机农耕,让生活更健康”主题日活动。现为北京衡荣有机农业研究院(NGO)发起人、理事长,耕读大学执行校长,全域生态乡村技术集成中心负责人,三亲教育生态村项目负责人,是有机圈盛会的必邀嘉宾。

正文

农业是人类与地球母亲连接的脐带,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这就决定了农业的本质是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不是经济发展利器。因而,在农业领域存在许多不符合商业规律的地方,比如:在农产品领域,对人类越是重要的产品(典型的如水稻、小麦),市场价格越低;而那些不太重要的非必需品(典型的如黑枸杞、蓝莓),反而可以卖高价。通常的商业模式,要满足人的“刚需”,而农业领域满足刚需的部分利润最低,甚至要依靠政府补贴才行。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在中国这样的原住民社会,做农业是农民的事,种粮种菜养猪羊鸡的活儿就该农民干,钱该农民赚;企业和资本要想涉足农业,只能去做农民做不了的环节,比如:技术研发、系统集成、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与农民形成互补合作共生关系,既帮助了农民,又成就了自己;若企业大面积流转土地,雇用农民做农活,与农民形成竞争关系,那就九死一生了。

村庄是社会的细胞,是中国社会的基础单元,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和基本功能单位。几乎所有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都是在乡村传承着。城市化以后,传统、风俗不再。农民做农业,要以村庄为单位进行有效组织,形成内生动力,团结互助,实施充分尊重个体权益的集体经济模式(有组织的小农经济),才有出路。

衡荣生态农场农夫们在休息

乡村的衰落,农民的贫困,是多年来积累的结果,原因是我们制度的剪刀差和多年来没有进行有效的研究和实践,缺乏整体解决三农问题的方案造成的。所谓三农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把农业、农村、农民看作是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才能找到解决的问题的路径。如果把农业、农村、农民看做是三个问题而分别找出路的话,只能诞生三农“问题”专家,不可能找到系统的解决方案。

衡荣通过十几年的探索、实践、研究,总结出了全域有机生产、生态乡村建设、人文社会回归三位一体、同步实施的乡村振兴模式,也是生态扶贫的理想模式。

全域有机生产是利用村域范围内全部的农业资源,包括但不限于耕地、草地、林地、果园、荒地、河滩沟谷以及农户庭院等,实施粮食作物、油料作物、蔬菜、水果、中药材、动物养殖、食用菌等因地制宜的综合有机农业生产,实现植物、动物、微生物为一体的完整的有机生态产业循环。在生产实践中,充分发掘与传承传统的农耕方法与技术,并且集成应用现代微生物技术、生物技术、育种技术、耕作方法等,实现有机农业不减产一定区域内生产的有机食品总量不小于化学农业。

朱安妮和教授胡跃高在山西灵丘车河村合作有机种植项目,到 2017 年已有 4 年,其中 2017 年遇到大旱的情况下,旱作山地有机玉米种植亩产仍达到 400—500 公斤。

有机认证水稻种植抗倒伏性实例
2014、2017年  用化肥的水稻倒伏了
出米率的提高68-76%

车河社区有机旱作萝卜初步估计亩产普遍在13000斤,个大的萝卜达到10斤,有机萝卜批发价2元一斤,除去有机肥、人工、土地等成本,每亩收益超过1万元。图中央为朱安妮老师。详见:奔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 专访有机农业推广专家朱安妮(点击阅读)

同时,农产品初加工、深加工要以县为单位本地化,既可以就地形成完整的闭环,也可以就地实现附加值,避免了农产品原材料价格太低,城市对农村抽血的局面。同时,乡村服务业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这样才能形成农村地区一、二、三产融合的有机产业体系,这也是钱学森第六次产业革命的核心内容。

生态乡村建设内容是就地改善农民居住条件、生活环境,修缮或建设村里的公共设施,改善乡村面貌,充分集成现有的环保建筑材料、技术和方法,采用低碳建筑技术、材料和传统乡村建筑风格相融合的模式,进行垃圾分类、污水源分离后的废弃物的系统化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这样的村庄,生产和生活形成了完整的物质循环体系,所有的废弃物都得到循环利用,真正实现零垃圾、零排放、零污染。住在这样的村庄,要比住在城里舒服、惬意很多。

人文社会是指所有人都能得到关爱的社会关系的总和。组建村社一体的综合性农民合作组织,充分发挥乡规民约在乡村发展中的作用;进行教育培训,提升农民认知、素质;做实卫生医疗服务和内置金融。传承乡村文化,恢复乡村教育(实施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融合全人类文明成果的教育模式,一步到位提升乡村教育水平),使乡村重新焕发活力,成为社会发展的健康的基本单元,实现乡村可持续生存和发展。

生活在这样的乡村,即便是已经多年习惯了城市的方便和舒适的人,也会觉得要比住在城里舒服、幸福,才是真正能够把心放下来的地方。在这样的环境中,乡村服务业就会突破现有的“旅游”概念,而是变“游客”为“留客”,真正实现休闲、度假、养生、养老,吸引进城青年和那些把农村当做自己第二故乡来爱的人共同出智、出资、出力,建设美好家园,也为觉醒了的城市人找到了人生全寿命足迹的落脚点。

推动基于有机农业的乡村振兴模式具有如下社会价值:

1、彻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通过完整意义上一定区域内的有机生产,所产出的有机产品没有任何有害残留,可以彻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2、持续保障粮食安全:实现有机农业不减产,单位面积上(一定区域范围内)提供的有机产品总量不小于化学农业,并且可持续,可以持续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有机农业可以养活中国人。

3、完全杜绝农业污染: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完全杜绝使用任何可能污染环境和危害健康的投入品,所产生的废弃物都会作为下一个环节的原料、饲料、肥料,真正做到零垃圾、零排放、零污染,杜绝了地球上一半以上的污染源,全面推广以后,大面积雾霾问题将迎刃而解。

4、保护生物链平衡:把部分虫子叫做“害虫”,用化学农药杀虫、杀菌、杀草,不是虫子错了,而是人错了。有机农业生产遵从“世间万物、众生平等”的理念,给所有生物留下合理的生存空间,基础就是保护实施区域内的生物链平衡;

5、保护乡村,传承中华文明:乡村是中华文明的载体,传统文化、风俗习惯都在乡村传承着,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的乡村保留着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基于有机农业的乡村振兴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乡村,传承中华文明。

历史上的农业,本身蕴含着农业生产、乡村社会、村庄生态环境三部分内容,是生产和生活的统一体。当时的乡村社会稳定、村庄生态环境和谐,故人们多关注生产变化。久而久之,人们便误以为农业就是农业生产一项内容。近代工业革命兴起,将错就错,索性削枝除根,只从生产中牟利,美其名曰“现代农业”。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感到百般不适。究其根本,是现代农业丢失乡村社会,丢失了村庄生态环境所致。今天,我们正本清源,推动生态文明意义上的农业,就是还农业本来面目,就是给农业正名。从人类生存和发展到角度认识,不可持续的农业本质上是非农业,有机农业是农业的本质内涵。

十几年来,衡荣农业将中华民族传统的农耕方式和现代无害的新技术有机结合,进行全方位的系统集成,探索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的道路,不仅是生态扶贫的理想模式,更是中华民族重新领先世界的一次机会。

在乡村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依托村庄的发展原则、村庄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原则、三位一体原则、市场导向原则和利用无害科学技术的原则。实现“产业化立村、在地化留人、多元化发展、人文化铸魂。”建设一个中国社会理想的发展模式,为人类在地球上可持续生存和发展探路。

来源:耕读大学种子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