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造像艺术简介39:13至14世纪的丹萨替造像

丹萨替造像以丹萨替寺而得名,丹萨替寺位于山南桑日县江乡日岗村北的一个腰上,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由噶举派僧人多吉杰布兴建。多吉杰布为帕竹噶举派创始人,被后人尊称为帕木竹巴。多吉杰布时期,仅有他个人修行的茅屋一间,1198年始由他的两个大弟子止贡巴和达隆唐巴开始修建祖拉康大殿。丹萨替寺作为帕竹噶举派的主寺,同时也是帕竹噶举派分出的8个支派的母寺,宗教地位较高,历史上有名的京俄·扎巴迥乃、扎巴仁钦、绛曲坚赞、扎巴坚赞等重要人物均长期担任丹萨替座主,直至1434年发生内乱,1481年帕竹政权被推翻,才衰落下去。 丹萨替造像属于一种特殊的供奉形式,即不同于一般佛像,供于佛龛内或神坛上,而是供于舍利灵塔的塔身周围,少则200余尊,多达3000余尊。 丹萨替造像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 一,产生期:为13世纪,即第二任、第三任座主灵塔的兴建时期; 二,发展、定型期:为14世纪,即丹萨替寺及帕竹噶举派的全面兴盛期; 三,衰落期:15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帕竹政权的灭亡,丹萨替寺亦衰落下去。   整体风格特征为:脸型宽大,面部饱满,杏仁状大眼,四肢粗壮,仰莲座的莲瓣饱鼓,莲座低矮,座下另有基座,宝石镶嵌装饰极为繁复,大小规格一般在25-35厘米,稍大者在60-70厘米,以35厘米左右者为多。   因为丹萨替造像的特点极为清晰,题材丰富,分几次介绍丹萨替造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