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异构企业管理软件产品集成
字数:3318字
概 念
异构企业管理软件产品集成就是指不同企业管理软件厂商生产的软件通过做接口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使得数据可以相互传输。对应的是全套企业管理软件都出自同一家软件厂商。
这些企业管理软件一般是根据企业的各个部门职能来划分功能的。比如销售软件,对应销售部门;采购软件,对应采购部门;财务软件,对应财务部门。而且还会有很多的细分,比如销售软件中又会细分出客户关系管理软件、价格管理软件、销售合同管理软件;采购软件里面又会细分出供应商管理软件;财务软件里面又会细分出总账、固定资产、预算、资金、报销等等更细化的功能软件。但是这些细化的功能也是对应企业管理颗粒度,企业管理的越细致,对软件功能细分的要求也会越多。
某一品牌软件厂商的全套企业管理软件和异构的企业管理软件的关系,相当于品牌电脑和组装电脑的关系。异构企业管理软件产品集成,就相当于各种品牌的硬件组装到一起。不过,尽管外观看起来品牌电脑和全套企业管理软件都打上了相同的LOGO,但是,它们其实仍然是源于异构集成。
比如品牌电脑,虽然外观看起来LOGO相同,但是里面还是大杂烩:CPU不是intel的就是AMD的,显示器、内存、硬盘、主板,反正也都是那几家公司的,不同规格型号排列组合而已。品牌电脑厂商一般只需要自己做个机箱,再把组装后的电脑做整机性能测试,销售的时候再提供统一售后服务,完事。有的配件厂商不甘心只做配件,或者是觉得卖整机可以促进自己生产的配件销售,干脆也买了其他的配件来和自己的配件进行组装,摇身一变,也变成了品牌电脑商,比如三星、华硕。
软件厂商的情况类似。比如YY公司,以前是做财务软件起家的,后来有了钱,就去收购了各种行业第一的软件,用于完善自己的产品线。比如报表、人力资源模块,然后将收购来的软件模块跟自己的总账做嫁接或者改造,并且把架构和风格统一到一起,就形成了统一的YY牌企业管理软件。
其实关于YY公司某个系列的报表模块和人力资源模块是否是收购外界的产品来做的统一,我并没有做认真的历史考证,我只是单从使用的顿挫感中感觉出来的。就好像我做财务的时候,只要看一眼发票和钞票,就能大致感觉出真伪一样。这其实也是因为软件和硬件的嫁接差异比较大。品牌电脑封装以后,如果不看电脑配置,很难感觉出来各种配件的差异性,而软件不同,只要不是同一批人设计出来的软件,要被改装到完美统一,确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形 成 原 因
购买组装电脑,或许因为你是电脑发烧友,又或许是因为性价比更高,总之,消费者选择组装还是品牌电脑的原因可以很随意和任性,因为自由切换也比较容易,你甚至完全可能在家用组装电脑,在公司用品牌电脑。
然而企业在购买管理软件的时候,到底是选择做异构集成,还是全部选择同一品牌的软件厂商,其实根本没得选。
从企业内部看:
虽然,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可以协调统一,无障碍共享当然是最好的,但是,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企业对管理软件的需求是不同的,并且企业内部各个部门所需要管理软件的类型和紧迫性也是不同的。由于要合理配置资源,所以必然会造成购买企业管理软件各个模块的时间性差异和各个部门的个性化差异。
比如一家房地产企业,在刚刚开始的时候,对房屋销售管理软件的需求最为迫切,对于OA、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模块的需求就很弱。因为销售业务是企业的核心业务,量大且重要,而此时企业人员还不多,财务核算也还比较简单。这个时候,就有可能花比较多的钱购买了功能复杂的房屋销售管理软件,花很少的钱购买了低版本的财务核算软件,而OA和人力资源管理基本靠EXCEL。等到发展壮大的时候,由于需要各个部门数据衔接的迫切性增强,往往就只能考虑做各种软件的异构集成。
传统企业一般会等到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才会有迫切的需求拿出钱来考虑如何提升效率,如何消除各个职能部门的信息孤岛,如何消除内部管理软件的数据传输瓶颈,才会开始考虑到底是要做异构集成,还是把大部分换成某一品牌厂商的全套软件。
而越是跟互联网贴近的企业,则对信息化的要求越高,对企业各种职能部门数据联通的要求也越迫切,往往不会等到企业初具规模才会有这种需求,而是从公司一开始,甚至是先有了这样一套可供所有部门使用的初具规模的管理软件,才能够开始企业的运营。
比如所谓的大数据经营,假设只是销售端收集了大数据,而没有对应的可以处理和分析销售端进来的大数据的采购管理软件、存货管理软件、财务管理软件等其他模块来做支撑,那也无法实现大数据经营。
从企业外部看:
目前,并没有任何一家企业管理软件公司能够站出来说,他有卖所有行业,所有类型企业的所有管理需求对应的软件,除非全部找同一家软件企业或者自己的开发团队定制二次开发,否则你根本不可能有第二个选择,除了异构。连YY公司花了那么多钱,努力了这么多年,也只能说企业产品模块相对齐全。所以说全部使用同一品牌的企业管理软件,目前这只能是一个相对的说法。
并且,做企业管理软件的公司本来就比较多,产品本来就是五花八门,而现在,互联网创业异军突起,各种行业,各种模块,各种架构的企业管理软件都多了起来,企业的选择范围更广,异构的可能性也就更大。
价 值
这里其实有两个问题:
第一,各种企业管理软件厂商生产不同产品的价值,也就是说同类产品太多,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性,小软件厂商是否有生存空间。
第二,不同企业管理软件厂商生产不同的产品集成起来的价值,对比同一家企业管理软件厂商的全套企业管理软件的价值。
关于第一个问题:
本来企业的形态就是多种多样的,哪怕是针对同一类型的报销模块,不同行业的企业,处于不同阶段的时期,对该模块的需求点都是不同的。有的可能希望功能简单且便宜,有的希望功能复杂且贴合企业需求,并不一味强调便宜。
在我实施过的几十家企业中,哪怕是给同行业的企业实施同样的模块,也可能仅仅因为管理者的性格,或者企业文化的不同,而导致该企业对同样软件产品的需求不同,所以企业管理软件行业的百花齐放,对用户来说当然是有好处的,只是某种产品是否能得到市场的普遍认可并获得长久发展,这个涉及到的因素比较多,不能一概而论。
关于第二个问题:
不同企业管理软件厂商生产不同的产品集成起来的价值,对比同一家企业管理软件厂商的全套企业管理软件的价值,到底哪个更大一些?
其实,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他的优点可能恰恰是他的缺点,他的缺点也可能恰恰是他的优点。(比如说我,优点就是没有缺点,缺点就是优点太多)。
比如:
大牌的企业管理软件的优点就是数据流向严密,有据可查!
对应的缺点就是贵!不灵活!
小厂商的企业管理软件的优点就是便宜!灵活!
对应的缺点就是数据想删就删,不留痕迹!
并且这些所谓的优点和缺点在不同的用户眼里,可能又正好变成了他们心目中的缺点和优点。
所以哪个更有价值,是用户决定的,不同用户的需求点不同,价值点就会不同。只要能继续存在,就说明是有价值的,存在即合理。(那是不是说明人也是活得越久越有价值呢?完了,人都活不过乌龟,看来乌龟比人更有价值。)
集 成 难 点
当你看到集成难点这几个字的时候,如果你首先想到的是技术问题,那恭喜你,你一定是企业管理软件的门外汉,要不就是邻居,因为既然能看到这一段,说明还是对相关的东西感兴趣。
集成最大的难点就是用户正在使用中的财务软件厂商是否同意开放接口和诚心诚意地愿意跟其他模块的厂商做集成。因为最终,所有的数据都要传递到财务模块,集成比率最大的,当然就是财务软件了。
偏偏,主流财务软件公司的其他业务模块又相对齐全,只要跟财务软件公司的产品有冲突,有竞争,当然就不那么容易接了。
曾经有一次,有个倒霉的业务软件供应商遇到了我们,我们一看,竞争产品!买他们的为什么不买我们的?。于是,当客户问我们接口价格,我们直接报了一个天文数字,显然就是不同意接嘛,可是客户财大气粗地居然付款了。然而,我们仍然叽叽歪歪不愿意提供帮助,对方问我要数据字典的时候,我又凭着过硬的演员素质,假装不懂数据字典为何物,硬生生地让他们接了几个月也没有接上去。尤其是当他们接上去却把凭证分录搞反了的时候,我更是开心地劝他们放弃。
可是,这个难点其实也太好攻克了,直接从主流财务软件公司挖一个懂财务数据的人过去不就解决了吗?(所以说学习财务知识的重要性啊,连被挖的机会都比做别人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