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COVID-19疫苗接种活动,如何预防和控制感染?
撰写:莫明露 (四川省射洪市中医院)
导读:
几乎所有人对新冠病毒易感,但接种疫苗后,一方面绝大部分人可以获得免疫力;另一方面,通过有序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可在人群中逐步建立起免疫屏障,阻断新冠肺炎的流行。我国目前接种的策略是按照“两步走”方案,第一步是重点人群的接种。第二步,随着疫苗获批上市,疫苗产量的逐步提高,将会有更多的疫苗投入使用。通过有序开展接种,符合条件的公众都能实现“应接尽接”,从而逐步在人群当中构筑起人群的免疫屏障,控制新冠肺炎的流行。
截至2021年3月24日,我国各地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8585.97万剂次。随着更多的疫苗投入使用,疫苗接种工作将会更大规模的开展,那COVID-19疫苗接种活动中,该如何预防和控制感染呢?
本文件总结了新冠疫苗接种过程中应考虑的主要感染预防控制原则和预防措施。
新冠疫苗接种过程中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总体原则
■ 由于待接种人群可能包含无症状感染者,所以标准预防措施也适用于COVID-19疫苗接种过程。
■ 在COVID-19大流行的情况下,需要采取更多的感染防控措施,以减少SARS-CoV-2传播的风险(例如,使用面屏)。
■ 必须向卫生保健工作者及公众提供关于疫苗接种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感染防控措施等有针对性的培训。
■ 清洁、卫生、通风良好的环境、规范的医废处置以及适当空间(例如身体距离)是COVID-19疫苗接种活动所必需的。
■ 应参考和遵守国家制定的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包括与COVID-19有关的措施)的指南和规程。
防控措施之疫苗接种准备和规划阶段
1、工作人员准备
■ 指定感染防控负责人, 整体规划、部署和监测疫苗接种活动。
■ 确定足够数量的接种人员,以确保有足够的工作人员和时间来正确实施所需的感染防控措施。
■ 确定受过培训的工作人员向参与疫苗接种活动的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后勤人员、疫苗接种人员、清洁工和专门负责筛查的卫生工作人员)提供感染防控相关培训,并为接种疫苗的人群提供指导。
■ 确定监督接种活动的卫生工作人员,监测和评估感染防控措施的实施情况,根据需要向接种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进行及时反馈。
2、制定指南
制定感染防控措施指南和COVID-19疫苗接种标准操作程序,如下:
· 针对前来接种疫苗的人群,制定有COVID-19相关体征和症状的筛查政策,有明确的排除标准;
· 制定接种区内任何人应采取的关键感染防控措施;
· 制定环境的清洁和消毒方案;
· 医疗废物管理还应考虑到与COVID-19疫苗接种活动相关的废物增加、环保的处理方法和解决方案。
· 强调手卫生、安全注射、口罩的使用、呼吸卫生和其他的感染防控措施;
· 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培训材料,并为公众提供健康教育资料。
3、接种现场的环境规划和工程控制
■ 对疫苗接种区域的布局进行评估,并确保具有以下功能,以支持感染防控措施实施:
· 疫苗接种室,有明确的进出通道、并有明显标识;当疫苗接种区位于医疗机构中时,通道进出应分开设置;
· 入口处有足够的筛查区(理想情况下是私人空间),包括询问COVID- 19的体征和症状以及其他相关内容;
· 有足够的空间,使所有个人之间至少有1米的物理距离,包括所有点位(在入口处、筛查阶段、等待接种疫苗期间和接种后观察期间);
· 包括筛查、等待、接种后观察和接种区等所有区域应充分通风(机械、自然或混 合);如果选用机械通风系统,通风率应为每小时换气6次或根据国家/地方要求;
· 接种后观察区域应有相关急救医疗设备,以处理可能的疫苗不良反应;
· 在重点点位(在出入口区域、等候区域和每个疫苗接种站)设置足够数量的手卫生设施, 以支持公众和工作人员进行手卫生;
· 制作标牌/海报,以提醒:主动报告是否有COVID-19相关的体征和症状; 戴口罩;手卫生和呼吸卫生;保持物理距离( 例如1米地标、座位安排);
· 足够的疫苗储存和准备空间(如清洁卫生的环境,足够的通风和设备,以符合特定的COVID-19疫苗冷链要求);
· 各接种点相距至少1米(理想情况下,在接种点之间设置物理屏障);
· 筛检区、接种区、等候区便于清洁,移走不容易清洁的物品、尽量减少杂物,以便于有效清洁;
· 规范的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包括在每个疫苗接种点安全处置废物和锐器。
■ 感染防控涉及到的物资准备(确保以下物资的持续供应):
· 为卫生工作者和可能没有口罩的接种者提供足够的安全的医用口罩;
· 足够的其他个人防护设备(PPE),包括护目镜、手套和防护服。卫生工作者在处理疫苗接种不良事件时,以防止不完整的皮肤暴露在血液或体液中,或在筛查过程中发现COVID-19疑似病例时需使用;
· 其他用品:肥皂,水,水桶(如果没有水槽)和一次性或干净的毛巾;含酒精的免洗洗手产品;用于温度筛查的热扫描仪;医疗废物桶/医疗废物袋、锐器盒;清洁消毒设备和产品;提醒标识标牌和1米地标帖;物理障碍,以帮助空间分离。
■ 确定物品存放的适合区域。
防控措施之疫苗接种阶段
■ 使用每日检查表进行监控以确保遵守感染防控措施和其他安全措施。
■ 在轮班开始时对所有员工进行COVID-19的体征和症状的筛查。
■ 检查所有待接种人员的体征和症状。
■ 实行预防接种预约制,以避免过度拥挤、保持一米间距。
■ 将参加疫苗接种的陪同人数限制在一人之内,并且只对需要援助的人开放。
■ 确保上述基础设施始终到位,以支持感染防控措施的实施。
■ 组织定期安全会议(多学科)来增强团队合作(包括每日签到、讨论防控措施实施情况、讨论下一步行动和提高对安全问题的意识)。
所有过程中要重点落实的感染防控措施
1、手卫生
■ 所有员工在开始交接班时和离开时都要用肥皂和水洗手。
■ 应鼓励接种疫苗的人群在到达时和离开时进行手卫生。
■ 在入口和出口区域以及每个接种站都应设有实用的手卫生设施。
■ 在穿、脱PPE(例如口罩)之前、在准备疫苗之前以及在每次接种疫苗之间(见图1),接种人员应始终保持手卫生,最好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
■ 不要求戴手套,而且即使使用了,也不能取代每次接种疫苗和其他适应症之间的手卫生要求。
■ 强烈建议不要在戴着手套的手上涂抹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如果使用了手套,应将其取下,进行手卫生操作,并在接种者之间戴上一双新手套。
图1-免疫接种阶段手卫生的最低要求
根据最低要求,接种人员按此顺序洗手的指征是:第1时刻(与患者接触前)和第2时刻(无菌操作前)。可以通过在两次疫苗接种之间进行一次手卫生来实现。
2、PPE
■ 根据风险评估选择PPE(如口罩、护目镜、手套、防护服)作为标准预防措施的一部分。
■ 在COVID-19大流行的情况下,接种疫苗的工作 人员应戴医用口罩,接种疫苗的个人应戴医用或非医用/织物口罩。
■ 对于筛查和疫苗注射,不建议使用除口罩以外的个人防护装备,因为在肌肉注射过程中不存在飞溅或体液接触的风险。
■ 肌肉注射或皮内注射不适合戴手套。如有皮肤破损,应使用一次性手套。
3、注射安全
■ 采购和使用经过资格审核的安全工程注射装置(最好有防针刺伤的保护功能)。如果没有,则应使用无菌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
■ 准备注射材料前进行手卫生。
■ 用棉签或棉球用70%酒精(异丙醇或乙醇)擦拭进入隔膜,防止污染,然后穿刺瓶子。
■ 每次使用时用无菌针刺穿隔膜。
■ 如果使用多剂量小瓶,确保持续实施避免污染的措施。
· 每次多剂量小瓶的隔膜被刺穿时,应使用无菌针头。
· 不要把针留在瓶塞里。
· 标记多剂量小瓶的日期,开启时间、失效日期。
· 如果无菌性受到质疑或受到损害,或者没有正确地贴上开启日期的标签,应立即丢弃。
■ 遵循制造商在疫苗产品信息中提供的任何额外的注射安全操作票规程和具体说明,以保存、使用疫苗。
■ 对于注射部位的皮肤准备,用水清洁明显脏的皮肤,如果国家或地方政策建议,用60-70%的酒精溶液消毒。在注射疫苗之前,确保酒精在皮肤上干燥。
4、环境清洁消毒及废物管理
■ 在一个干净的、指定区域准备每一次注射。
■ 对接种疫苗的地区和地点进行定期的环境清洁和消毒,每天至少两次,特别注意高接触表面。
■ 将使用过的注射器作为一个单元立即丢弃到锐器容器中。
■ 在使用时将使用过的注射器和针头收集在一个防穿刺、防漏的封闭容器中,一旦满四分之三满密封。
■ 密封所有的利器容器,并储存在安全区域,为运输和最终处置做好准备。
■ 密封锐器容器后,尽快处置。不得打开,清空,重复使用,或出售。
■ 以高效、安全和环保的方式处理锐器废物。
文章参考:
1、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PC) 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 for COVID-19 vaccination activities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who-2019-ncov-vaccination-IPC-2021-1
2、全国新冠疫苗接种情况http://www.nhc.gov.cn/xcs/yqfkdt/202103/1d85a9ad629a4abcb4165803eb546b7a.shtml
3、普通老百姓如果有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意愿,是否可以报名接种?
http://www.nhc.gov.cn/xcs/nwwd/202101/af9c0f31e14d4810b44742f7daaf888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