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亲述经方治愈案例(上)
弘扬国学,传承命脉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岐黄国医在国学中具有举足轻重、至关重要的地位,乃国学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凝聚了华夏儿女的智慧,在上下五千年的进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为各个时代历史进程中保驾护航,抵御和战胜灾害,才使得华夏民族繁衍昌盛至今。在这漫长的历史洪流中也积累且沉淀了大量的医学文明而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每天分享岐黄国医国术,为其传承发扬光大,更好的造福人类。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胡希恕亲述经方治愈案例
作者/胡希恕
小柴胡汤加石膏治噤口痢
“假如病人患痢疾伴发热、呕吐、下利,什么也不能吃,心下不痞,不是太拒按,这个呕吐不好,这是噤口痢。一般用小柴胡汤加石膏就可以。这个痢疾死亡率比较高。我用这个方子治过这种痢疾,这个人现在还活着,他的弟弟前天还上我家串门来了。
前门外观音寺胡同口儿,有个天得和利布店,这个商人姓周。他得的这病就是所谓的噤口痢,发高热,吃东西就吐,而下利如注,下的东西像红血汤,即所谓的赤痢,频繁如厕,小便尚可,就是特别黄。他就吃点西瓜才觉得好,这就是里热太重,属于潮热这一类的病。按他肚子稀软,里头没有属于胃家实的现象。我反复地想,有里急后重,呕得又这么厉害,所以不敢给他吃泻药,下利呕多者吃泻药有危险。我就给他开小柴胡汤加石膏,连续吃了七剂药,一味药都没有增减就好了。我当初给他用这个药时,有位大夫也跟他认识,主张吃承气汤,他看我这方子说应该用大黄啊,我没给病人用,这种痢疾不能下,是禁用大黄的。这个方子不光我用,还有其他好多大夫也用,尤其是小儿痢疾多现此方证。”
白虎加人参汤证误治致死
“有一个山东人,女的,姓马,患糖尿病,主要用白虎增液汤加人参之类治疗,很快就控制住了。这个病人家里穷,住在我学生家,后来感冒了,流感,住院打针但发热不退,又吃阿司匹林等发汗,一吃热退,今天退明天就又热起来,就又发汗,反复治疗一个多月。后来我那个学生去医院看她,人已经不行了。他跟我说坏了,她得感冒住医院了,老治不好。也请了别的大夫,后来叫我去看,我是私人诊所开业的,在大医院受歧视,开始我说不去,后来去了。
我去一看,是不行了,此人骨瘦如柴,穿袜子那腿就像根棍子似的,瘦得没形了,这就是反复发汗的结果。之前请的那个中医,也是个好大夫,开的方子是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病人脉浮而无力,虚数无度,还是发热。我也没吱声,跟我学生出来我说,没有方子可再治疗了,现在就一个法子,也不见得能救其命,但可能会使其好一点,用大剂量的白虎加人参汤,起码用西洋参一两,大量人参,大量石膏。我的学生说她太穷了,要是好不了就不治了。后来她很快就死了,这就是给治死的。
像这种流感,开始发热,就用小柴胡汤加石膏效果非常好,就不会有这种情形。一发汗,体温当时散一散,过后还发热,就要仔细辨证,改变治法。
古人用汗法不会反复发汗的,所以用麻黄汤之后表不解,就要改用桂枝汤,变更一下发汗的方法,桂枝汤解肌,不是大发汗药。这个人后来就是白虎加人参汤证,光发热还不要紧,人就怕汗出太多,脱水,这津液脱到相当厉害的程度,再不知道正确的治疗方法,就容易造成死亡。
我还见过一个拉车的人,他在外边拉了一天车,就得了所谓的'中暍’,就是上面这种情况一点没错,回来的时候他热得不得了,汗出太多了,他吃面条,用凉水把面投得凉凉的,又带两罐啤酒回来,把那啤酒也喝了,那碗冰凉的面条也吃了,吃完就死了。旧社会这样的情形很多,拉车的人汗出太多就脱水而死。所以用白虎加人参汤是大有道理。”
编者(原书编者,下同)按:《伤寒论》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后世医家每“以经释论”,不能很好领会仲景辨证的精神,很多人错用发汗重剂来治温病,明清时期温病学的迅速发展便与此有很直接的关系。前例中胡希恕先生提出了如果病初起用小柴胡汤加石膏就可能不会出现这样的结局,很值得后学者思考。
大承气汤治痢疾
“在咱们学院我有一个老朋友叫陈慎吾,当年他的母亲得痢疾,经一两个月的治疗,这个痢疾老不好,后来他找我给他母亲看。老太太说胡话,舌苔非常黄而且干,脉偏迟,下重得很,我一看就是大承气汤证,但是这老太太70多岁了,我也不敢贸然用,我让他儿子按按她的肚子,一上手她就嗷嗷叫唤,明显的拒按,不只是心下坚满,也疼。我说没问题,吃大承气汤,虽然是猛药,但你给她少量服、频服,你注意观察啊,为自己的妈妈,你这一宿没得觉睡了。他一会给她吃点,一会给她吃点,就这样开始她也不泻,全剂吃完了才泻。我第二天去,南方人有恭桶,就听当当当三响,泻的什么?竟是干大便,都那个样子了。泻完了就好了。
所以在临床上遇到这种病要注意腹诊,心下痞硬也有实有虚,真正的实证用大承气汤。注家都没这么讲,其实在阳明病篇里是讲了的。后世注家都说承气汤泻腑不泻心下,这是错误的。这种病人一方面泻肚,一方面胃里头凝固起来了,结实了,这就是'胃家实’,说明这个病来得相当猛,要不加以急治,危险得很,容易给人耽误,应该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没有什么可以疑虑的。”
编者按:此例也属《伤寒论》阳明急下证。察老年痢疾经治月余不愈又见神昏谵语,胡希恕先生能一剂取得奇效,一来是辨证极准,二来是胆大心细,更注重腹诊,并每于使用猛剂时很注重服药方法,极有法度,堪为我辈之榜样。
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石膏治妇人热入血室
“我的一个朋友徐又忱,他的爱人叫徐秀珍,感冒时来例假,热入血室,病很重都不认识人了,她管她丈夫都叫小鬼。我给她看时已病了十多天了,已经起不来了,也不让我给她看病,给她切脉她叫唤有鬼,后来按着胳膊,我才能摸摸脉,脉快得很,还多少有点浮,我给她开了个方子就走了。
事情也巧,当时我闹眼睛,我借的一副茶镜落在他那儿了,吃完午饭我就赶紧上他家去取眼镜。我一进屋子,他正在那儿煎药呢,闻那药味是一股当归味,不是我开的那方子,我心里就明白了。我就问他这不是我那药吧?他就告诉我说,她的姨娘来了,这人就要死了,不告诉她姨娘,多不好哇,她在北京就她姨娘一个亲人。她姨娘来了问请大夫没?我说请了朋友。她不愿意了,说朋友不花钱是不?她姨娘就给她找了个大夫,大概他那药里就有当归。
他说完我就笑了,我说他用的这个药可是补药,现在除了我开的方子的治法没有别的法子,你不信我就算了,信不信由你。正这么说呢,他父亲在里屋,就过来了,他父亲挺明白,说这胡大夫给我们看病不是一次了,每次都挺好的,而且我听他这话也是绝对有理的。
后来他就把正熬的那个药倒了,把我那剂药给煎了,我就用的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石膏,吃完就好了。这种病很多,她那是属于病情危重的。这个病也得用祛瘀药,比较好。刺期门也行。”
编者按:《胡希恕病位类方解》及《胡希恕越辨越明释伤寒》中也说到“精神病的患者很多属于血瘀证,尝以本方(桃核承气汤)或桂枝茯苓丸合用大柴胡汤治愈多矣。本方治狂不治癫,读者可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