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悟读述杂【55】

01

原文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德行深厚的人,如婴儿。)毒虫不螫(zhe咬),猛兽不据(捕猎),攫(jue)鸟不搏(袭击)。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pinmu)之合而峻(zui)作,精之至也。(不知男女交合之事阳器也自然勃起,是因为无争欲之心,精气充足。)终日号(哭泣)而不嗄(sha沙哑),和之至也。(气息柔和)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懂得柔和,回归生命本源,能洞悉根本。)益生(过分追求生活享受)曰祥(凶兆),心使气曰强。(用欲念支配身体,刻意为之就是逞强。)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生命达极为强壮后会走向衰老,因为它已不合于道的,只会提前走向衰亡。)

02

诗解

德厚恰如赤子心,
和合人生谓之明;
厚德方可载万物,
物我两忘始纯真。

03

悟读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厚德与载物,对于人而言,恰如天平之两边。厚德方可载万物,载物过盛又使德稀。《周易》强调了“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历史不断证明而且还将反复证明这一道理,比如,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和海昏侯等人的人生悲剧。

本章重点强调“”的强大。厚德之人,仿若婴儿。首先,他们无自我意识和自己之欲,故无恐惧、忧虑、敌对之情借,世界之一切皆为美好。其次,婴儿虽筋骨柔弱,握拳却有力,原因是精气充足、元气和谐。

和合即阴阳二气和合平衡的状态,它不紧不慢,不急不躁,无过与不及,一切顺应自然。

回归婴儿之状,就是找寻生命之本源。婴儿种种,给我们的启迪有二。其一,不要带着自我的情绪去审视世界与周围人和事。和喜亲切,胸怀博大,眼含慈光,格局自高。其二,保持精气之内敛与精神之和谐,把内在精神与外在世界和谐统一,努力做到自我情绪之控制。

不完美的自己,何必苛求完美之世界。

本章呼应了第十章“专气致柔,如婴儿乎”与第十六章“知常容,容乃公,公乃上,上乃王,王乃天,天乃道,没身不辱”之内容。再次阐明“善处和谐”则称之为“知常曰明”以及“物过壮,则不道”的道理。

人非圣贤,须努力追求“德之日进,过之日减”。孔子曾说他“日有四患”。一,德之不修;二,学之不讲;三,闻义不行;四,不善不改。

德高福隆,德寡祸多。蔺相如一介文人,“将相和”引无数英雄折腰。有勇、有谋、知忍,他的成功,取决于他的胸怀。

博大可容众,
德足以怀远;
和合天地美,
真善千秋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