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徐立清中将做了3件事,彭德怀元帅3次拍板不予通过

如今社会上争荣誉、争功劳的人比比皆是,他们爱慕虚荣,总想着在得到自己应得的那份之外,还要贪图不属于自己的那份。然而在建国初期,有很多具有优良传统的革命先辈,他们用鲜血与汗水换回新中国人民的安居乐业,事后却深藏功与名。开国第一中将徐立清就是其中一位,他主动让级、让衔、让位,用行动展现出无私的高尚情怀。

开国功臣徐立清

徐立清,1910年4月5日出生于河南省商城县吴店区申家湾(今属安徽金寨县),由于家贫,只读了三年多私塾就辍学做工维持生计。1929年4月,年满19岁的徐立清参加了家乡的农民运动,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优秀的革命军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徐立清从事我军的政治工作,他历任团政治处主任、师政治处主任、军政治处主任,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徐立清

抗日战争爆发后,徐立清赴八路军第129师政治部担任组织股股长兼骑兵团政治处主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协助刘伯承师长和徐向前副师长主持部队的政治工作。后来徐立清奉命前往冀南,领导当地的武装斗争,建立抗日革命根据地,曾率部参加冀南区反“扫荡”。抗战末期,徐立清调任新编第4旅政治委员,负责防卫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保卫抗战果实。

解放战争爆发后,徐立清在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担任政治部主任,为争取国民党胡景铎部起义立下了汗马功劳。随后他又出任西北野战军政治部主任,协助彭德怀司令员和张宗逊副司令员解放大西北,参加了延安保卫战、青化砭战役、蟠龙战役、沙家店战役等重大战役。建国初期,徐立清升任第一野战军第2兵团副政治委员、第一兵团政治委员,在解放兰州、西安等大城市中立下卓越的功勋。

徐立清(右二)

新中国成立后,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同志的高度重视下,中央军委成立了总干部管理部,罗荣桓任部长,徐立清任副部长。关于徐立清同志的任命,毛主席亲自向罗荣桓点将:“成立总干部部,让徐立清来搞。”由此可见毛主席对徐立清的信赖。徐立清担任总干部管理部副部长后,不负众望,以身作则,在我军干部的评级、评衔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第一件事:让级

1951年2月10日,为了适应新中国军队的建设,同时满足国防需求,中央军委颁布《关于干部评级工作指示》,徐立清具体负责这项工作。干部评级涉及到我军将领的切身利益,因此需要实事求是,慎之又慎。徐立清严格审查解放军各位将领的履历,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评级方案,并且对号入座。对于身份地位比较模糊的将领,他召开总干部部会议,认真讨论后才做出决策。

彭德怀元帅与朱老总

评级过程中,徐立清本着一贯以身作则的态度,为了堵住悠悠之口,将自己的级别评低一级,从正兵团级调为副兵团级。军委副主席彭德怀看到徐立清的评级后,立即找他面谈,对他的降级方案不予通过。因为在解放战争末期,徐立清就担任第一野战军1兵团政治委员,是正兵团级,如今调整为副兵团级,于情于理也不合适。最后,彭德怀在徐立清的定级报告上,将副兵团级改为正兵团级。

第二件事:让衔

1955年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度,担任总干部部副部长的徐立清再次投身于军衔的评定工作之中。按照当时军衔的授予标准来看,正兵团级将领应当被授予大将或者上将军衔。这样看来,徐立清完全有资格被授予上将军衔。然而主管评衔工作的他,为了便于评衔的顺利进行,又一次将自己的军衔下调一级,由上将改为中将。时任总干部部长的罗荣桓不同意,仍然将徐立清以上将军衔上报中央军委。

罗荣桓元帅授衔

徐立清说服不了罗荣桓,于是写信给中央军委,要求将自己的军衔调整为中将。他说自己是负责评衔的总干部副部长,如果将自己的军衔评低一级,那些想要高军衔的人也就没法再张口了。军委副主席彭德怀接到徐立清写给军委的请求降衔信后,再次拍板不予通过,并且立刻约徐立清谈话,劝他不要擅自更改已经约定好的军衔。然而徐立清坚持己见,彭德怀3次劝说无效。

周恩来总理听说这件事后,也非常关注徐立清的让衔状况,他亲自出面找徐立清谈话,做他的思想工作,希望徐立清能够收回成命。然而徐立清从大局出发,充分阐述了自己让衔的出发点以及带来的重大好处。在徐立清的一再坚持下,周总理也只能同意他的这一请求。从最后的授衔情况来看,36位正兵团级的将领中,33位被授予上将军衔,王树声、许光达2位被授予大将军衔,只有徐立清一人被授予中将军衔。

周总理(右)

第三件事:让位

徐立清不辞辛劳,在身体每况愈下的情形下,坚持工作,有好几次晕倒在工作岗位上。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仪式结束后,为新中国操劳多年的徐立清终于坚持不住了,他因心脏病复发住进了医院。在医院中,他还不忘自己的工作,奈何身体不饶人,于是借罗荣桓看望他的机会,向罗帅提出更换总干部部副部长。因为他觉得自己带病之身,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应该将工作机会让给其他人。

罗荣桓听罢,连连摆手拒绝,他让徐立清安心养病,工作上的事情暂时不要考虑太多。后来徐立清的病情逐渐稳定,他立刻给彭德怀、罗荣桓写信,再次请求让位。彭德怀看完信,和罗荣桓元帅商量后,第3次拍板不予通过。他们给出的建议是:徐立清同志还很年轻,在这个阶段应该好好养病,等病好了再为组织做贡献,工作上的事由组织安排,他不必过多操心。

徐立清全家福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句话用来描述开国中将徐立清再适合不过了,他的一生就像水一样,默默地付出,善于滋润大地中的万物并且不与万物相互争夺资源。建国后,为革命操劳半生的他却做了3件事:让级、让衔、让位,彭德怀3次拍板不予通过,足见上级领导对他工作的肯定。最后,引用彭德怀元帅对徐立清的评价来做结尾:

徐立清是一位出色的指挥员,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工作者,每到关键时刻,他能挺身入险境,临危顾大局,出生入死,久经考验,是完全可以信赖的一位好干部。

参考书籍《大授衔》、《“三让”将军徐立清的非常人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