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象” 北,没那么简单
最近,一个亚洲象象群离开西双版纳-普洱原栖息地,“东移北上”并逼近昆明市,这条新闻迅速成为了热门话题。
“北迁”途中的亚洲象
(图片来源:云南发布)
行至玉溪市红塔区境内的亚洲象
(图片来源: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
无独有偶,据媒体报道,另一个亚洲象象群南下进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直至目前仍在植物园区域内活动,这届大象似乎非常喜欢到处串门。
无论是“大象进城”,还是到AAAAA级的植物园里闲逛,都令很多人非常疑惑:大象北上是“家园被毁背井离乡”吗?怎么才能让它们回家?如果偶遇大象应该怎么办?……
为此,大院er请教了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
问题一:象群为什么会北上?
象群 “东移北上”的原因众说纷纭,但诸多观点都值得商榷。
观点一:栖息地遭到破坏、食物来源困难
分析:这不应该成为该象群东移北上的理由。尽管近三、四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着亚洲象栖息地遭到破坏、食物资源受到影响的情况,亚洲象确实走出原有栖息地,但更多是从其原栖息地向外拓展活动范围,并进入人类生产生活区,如:亚洲象在1990年代初从西双版纳景洪市进入普洱市思茅区,在此定居并不断扩展活动范围。近年来在人类生产生活区频繁发生的亚洲象肇事事件即是亚洲象拓展活动空间的一种行为表现。
即便是亚洲象栖息地遭到破坏、食物资源减少,但该象群却是一路东移北上四百余公里,而据模型分析,该象群现阶段移动路线和活动区域并非其最适宜活动区(图1)
图1. 亚洲象栖息地适宜度分析(左:不含气候因子;右:含气候因子)图片中区域颜色越偏红,表示越适宜亚洲象栖息
观点二:头象迷路
分析:亚洲象个体或群体离开原有栖息地在更大范围内活动并不新鲜。勐养-普洱象群中有独象在过去数年中曾多次离开象群进入景谷等地数月,后返回象群;群象也有离开原栖息地,如江城象群进入宁洱、墨江等地活动,但现有监测数据显示它们在外活动一些时间后也返回了原栖息地。目前这种东移北上行为不应当作“头象迷路”,而看作亚洲象对“新活动区的探索”可能更为合适。因此,未来在亚洲象保护及其肇事行为的管控过程中需加强相关群体活动路线的监测与管理。
观点三:不适应气候变化
分析:云南特别是亚洲象栖息的地区域(西双版纳、普洱)去年和今年并未发生明显的气候变化。该象群却是一路东移北上,至今似乎尚无暂停的迹象,已逼近昆明市。但据模型分析,墨江以东地区并非亚洲象最适宜分布区(图1)。亚洲象有进入新区域活动并在一定时间后返回原栖息地的习性,但目前已进入夏季,随着雨季到来,该群亚洲象现活动区域内的食物资源也将相对充分,它们可能在现有活动区域还会滞留一些时间后才会返回。有研究表明:最低温、降水、物候等因素影响着亚洲象的活动(胡哲畅,2021),因此,随着雨季大量长时间降雨导致的气温降低,将会促使该象群返回。
综上所述,这次象群东移北上行为的原因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可能并没有确切的外部诱因。
问题二:云南对大象的保护现状究竟是怎样的?
云南省在亚洲象保护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目前中国(云南)亚洲象保护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人象冲突。根据野生动物肇事补偿中有关亚洲象肇事的数据统计, 1991—2009年, 亚洲象等野生动物共造成西双版纳当地居民伤亡141人 (其中死亡29人) , 直接经济损失累计达20601万元。2011—2013年每年由保险公司赔偿的亚洲象肇事损失金额都在400万元以上, 三年共造成粮食作物损失2 855.7t, 经济作物损失885.6t。
为解决或缓解因人象冲突而产生的各类矛盾,云南省委、政府、野生动物主管部门(省林草局及地方林业草原局)做了大量工作,包括但不仅限于: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险制度创建并在全国推广,基于人防与技防相结合的亚洲象监测预警系统和制度建立,食物源基地建设尝试并取得阶段性成效(图2),亚洲象栖息地改造,亚洲象种群动态、行为生态研究等。
图2. 食物源基地周边亚洲象出现点热图
问题三:如果象群继续北上,会遭遇哪些困境?
要分对“人”和对“象”两方面来看。
对人而言,主要是因人象冲突而产生的损失。自该群亚洲象东移北上以来,已发生数百起肇事事件,幸运的是仅是农作物或财产等经济损失,目前最重要的是要控制人与亚洲象直接相遇,避免人员伤亡事件的发生,这是目前象群北上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缘于此,亚洲象活动区域居民的日常生活将受到影响,诸如:不能按时劳作、按既定路线通行等。
对象而言,据模型分析,亚洲象目前的活动区域并非其适宜活动区,缺乏充分的自然食物,尽管随着雨季到来植物生长旺盛,但大量且长时间降雨期间的气温降低,不是亚洲象活动的适宜气候条件;此外,因亚洲象在新的活动区存在巨大的肇事风险,为减少可能的肇事发生而采取的各类人为干预措施,对其行为活动产生影响。
问题四:怎么让象群“回家”?难点在哪儿?
据已有经验,亚洲象离开原有活动区,在外活动一定时间后会自行返回原有栖息地。
亚洲象是现生体型最大的陆生动物之一,活动范围大,多呈群体活动,特别是近年来亚洲象对人类种植的农作物有很强的适应性,不惧怕人类,且有一定的攻击性,因此,让象群“回家”应建立在亚洲象自行返回的基础之上,加以适当的人为干预,如:引诱并在返回路线上补充食物,而在另一些通道加以围堵等。据了解,这个象群中已有两头亚洲象自行返回原栖息地。
问题五:如果偶遇北上的大象,普通人应该怎么办?
自亚洲象东移北上以来,云南省及地方林业草原局、森林公安、各级地方政府进行亚洲象活动地点、移动路线全天候监测,适时发布亚洲象活动预警信息。因此,涉象区域居民首先需要在思想上意识到亚洲象可能产生的肇事风险,特别是人身伤害,避免前往亚洲象活动区域,以减少与亚洲象直接相遇的概率;同时,当地居民在外出期间也需要多观察、多聆听,及早发现亚洲象,以便有更多时间、更安全距离,及时逃离!
问题六:近年来不时有野生动物闯入人类活动地的报道,我们究竟要怎样与动物和平相处?
人与野生动物共存与矛盾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就存在。
至于“不时有野生动物闯入人类活动地的报道”是基于野生动物造成人类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的观点进行报道,其中特别是食肉动物及本次的主角——亚洲象,而如果是对人类无损害的一般食草动物,则不会用“闯入”等相关词语。因此,要实现与动物和平相处,需要将野生动物对人类造成的损失降到可接受的程度。
最后,还是要提醒云南的朋友们注意安全,并祝愿北上的大象早日返回自己的家园。
参考文献:
[1] 谭爱军,余玲江.我国亚洲象的分布与保护[J].防护林科技,2015(05):89-91.
[2] 黄程.斑块化景观中人与亚洲象冲突及共存机制探讨[D]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9:101pp.
[3] 胡哲畅. 勐养-普洱种群亚洲象栖息地利用及其与社区共存[D].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85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