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崇祯杀了魏忠贤,明朝就垮了

《明史》:“魏忠贤,肃宁人。少无赖,与群恶少博,少胜,为所苦,恚而自宫,变姓名曰李进忠。其后乃复姓,赐名忠贤云。”

在中国古代,君王无疑是最高统治者,毕竟在那样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天子的命令无人敢不从,触犯天子就是在触犯王法,最后定然不会有一个好的结果。不过,君王真的能够无时无刻的坐拥着所有的权利吗?其实也不尽然,这也是因为虽然历朝历代贤明的君主有之,但是放浪形骸、弃江山社稷于不顾的君主也大有人在。而一旦君主不主事,自然就会有人想接替他的位置,就算无法替代,但能够把握朝政也足够令人心动。

一. 古代的宦官当政

从历史的记载中来看,如果君主无法很好的把握住权利,最后替代君主把握朝政的基本上都是宦官,也就是皇帝最为宠信的人。比起朝廷上的诸多大臣,其实很少有皇帝会放心,生怕一不留神自己的位置就保不住了。但太监却不一样,太监原本就不是真正的男人,而且他们一直侍奉着皇帝,听从皇帝的命令,为皇帝办事,因此君主也自然认为太监更可靠。更何况,如果皇帝太过荒唐,而宦官又会溜须拍马,君主也就更加被哄得找不着北,最后也就索性让宦官来把持朝政。

在我国古代,宦官当政的例子并不少,从秦朝的赵高到明朝的魏忠贤,都是人人喊打的宦官。不过,外界对于魏忠贤的评价,其实是褒贬不一的,有人认为魏忠贤虽然官拜九千岁,但他却不是一位杀生造孽的太监。因此也有不少言论认为,明朝在魏忠贤死后,就彻底的走上了灭亡之路。国破家亡的那一天,有无数人记挂着魏忠贤的好,认为他如果活着,将不会导致这样的局面。

二. 魏忠贤的真实身份

那么,为何都说崇祯杀了魏忠贤,明朝就垮了?对此,我们就不得不正式的介绍一下魏忠贤,这位声名狼藉的宦官。声名狼藉其实也是后人在史书上记载的,似乎是崇祯太过厌恶魏忠贤,才会不惜一切的抹黑丑化他。但历史上真正的魏忠贤,虽然我们不能将他称为一个善良的人,或者说他是一个好官,不过魏忠贤却又实实在在的做出了许多有利于民生的事情。可以说,当时明朝的一片繁荣景象,其实是由魏忠贤一手打造出来的,而彼时的崇祯皇帝,不过是在寻找一个对自己有利且安稳的环境罢了。

出生自寻常百姓家的魏忠贤,从小过的就是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后来更是因为家境贫寒而被早早地送进宫中当太监。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等到魏忠贤的手上终于拥有实权之后,他所做出的每一桩每一件事,都是对人民百姓以及社会稳定有利的。从给受灾的人民百姓发放慰问金,到收税保证国库的充盈,就算史料上记载了魏忠贤的错处,但他在世时,为国家与人民所做出的贡献也是数不胜数的。

三. 明朝江山的覆灭

而真实的魏忠贤却没能得到一份公正的史料记载,甚至有遗臭万年的趋势。然而,一手毁掉了明朝基业的崇祯帝,相反却没有过度的遭受骂名。要知道的是,崇祯帝对于朝政向来都不太上心,不然当初也不可能让魏忠贤掌握实权。不过就算如此,后来的崇祯帝对于魏忠贤也是又忌惮又厌恶,他不希望再看到魏忠贤无所畏惧的模样,想要将所有的权利都收回手中,因此便将魏忠贤杀害了。那么,魏忠贤死了之后,明朝的江山社稷就稳定下来了吗?

当然没有,明朝的江山不仅越发的动荡,明太祖留下来的基业也就此毁于一旦。因为李自成带领着他的兵马一路战无不胜,最后成功夺下了江山,崇祯帝也只能以死谢罪。其实这原本就是崇祯帝应该承担的后果,如果他没有将魏忠贤杀死,明朝至少还能够继续保持稳定,只要魏忠贤在一天,其他人就翻不起任何浪花。但崇祯帝因为一己之私,不顾魏忠贤所做出的贡献就将其杀害,并且任由国家朝着一个坏的方向发展,江山社稷又怎么能够稳定呢?

结语

在李自成成功攻入北京后,持续了两百七十六年的明朝政权就此覆灭。从此,史上再无大明,也再也没有那个为了江山社稷却背负骂名的魏忠贤。

参考资料:《明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