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四章译文——原文对照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二十四章

妙契玄同章

第一段:希言,自然。

第二段: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朝,zhāo)

第三段:孰为此者?天地。(为,wéi)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第四段:故从事于道者,

道者同于道,

德者同于德,

失者同于失。

第五段: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乐,lè,下同)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第六段: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道德经第24章

题解:此章历来被认为晦涩难解,义理不明,注释家都有蚊子叮铁牛,无从下嘴之叹。唯有明代释德清大师以“玄同”妙理解读,门径方开。章序前后微调后,此章与下章宣讲“道天地人”四大共同主题,二章合解,可深入经藏微妙。此章义理难明,致使古代传承者多改文本,帛书本、北大汉简本、《老子想尔注》本、傅奕本(出于项羽妾冢)等汉代以前古本大相径庭,唯有王弼、河上公所传古本义理完整。可见道德经传承中断,奥义丢失,望文生义者蜂起。玄同奥义是道德经最深刻的教法,第一章“同谓之玄”(帛本丢失此句)即宣讲此义,开宗明义也。《庄经·齐物论》敷演玄同奥义,最精深的华夏思想使得发扬,解决人类抑郁、焦虑之良方蕴含其中,远胜药物治疗。如果契悟玄同奥义,深入《逍遥游》、《齐物论》二大论典膏肓处,人类精神将焕然一新,和谐可期。老圣教法,道通为一,万物皆是修行者,人是修行者,天地也是修行者,天地人都应该复性。天地修行阶位高,已证初果,故称德者。人尚未开始修行,妄作妄为(跂者、跨者),故称为失者。修“希言自然”(不言教法),入玄同大定,可享宇宙法界玄同妙乐。

宗师以“万物玄同”为妙法,道者与道者同,与德者同,与失者同,使不善人逆转为善人,善人升登为圣人,转凡成圣之大功在此。此义不传久矣,幸赖王本、河本保存,释德清以佛慧明察之,阐释之。道者、德者、失者三者同登圣地,故有“人亦大”之证果。四大之基实在“同”(玄同)功夫,同而乐之,同乐之妙境始现。

“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第一个道者贯通后三句,今人不识,删去“道者”,使三句句法为:“同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大乖玄同教法。可不慎乎!

译文:

无言是真我的本性,

我把它称为自然。

本来如此,不假修证,

--世人迷失真我实在太久,

--见到真我反而觉得陌生。

--当你恢复无言的本性时,

--一切原来大妙。

你们看,

狂风虽然猛烈吹来,

但一个早晨就不见了。

瓢泼大雨铺天盖地降落下来,

但不到一天就停止了。

你们知道是谁在刮起狂风?

这是伟大的地所为。

你们知道是谁降下瓢泼大雨?

这是更伟大的天所为。

天地二者是世人心中的伟大存在者,

但他们的修证远远没有达到究竟地,

--所以前面虽然赞美“天长地久”,

--因为天地已经修证到无私位。

但天地的修证并未究竟,

它们想向世人证明自己的大能,

所以刮起狂风,降下暴雨,

以此展示自己的存在。

这种展示是徒劳的,

所以不会超过一个早晨,

最多不会超过一个白天。

--在成住坏空的一个大劫中,

--这是刹那的存在而已。

你们知道狂风暴雨隐含的密意吗?

这是告诉世人,

天地功德虽然广大,

但也不能违反自然本性,

否则必然会丧失一切大能。

世人如此渺小,

怎敢违反自己的自然本性?

以上是道对天地的呵斥,

更是对世人的呵斥。

所以远古以修道为事业的大成就者,

与同修的大成就者妙契玄同,

目击道存;

与尚未证悟的修道者妙契玄同,

接纳后者,不相排斥,

因为他们是同路人。

与尚未修行的世人妙契玄同,

虽然世人私心炽盛,

不行功德,

但他们的和性只是暂时隐藏,

看上去行为醜陋,

像一个人生事业的失败者。

证悟者与证悟者玄同,

以心印心,

无比快乐,

这正是共同护持正法的同一慈力。

证悟者与尚未证悟的善人玄同,

因为他们能够引领后者继续前行,

终登圣位,

这正是善人悲仰已久的心愿。

证悟者与不善人玄同,

因为他们能够使后者逆转为善人,

最终升登圣位,

这正是不善人悲仰已久的心愿。

这是证悟者济世救人的同体大慈,

无缘大悲,

唯有大觉圣人才能了知。

如此美妙境界,

修道的中士信心还未完全生起,

未修道的下士则完全不信。

经文很含蓄,“--”表示隐含义,补充理解。

文本分歧:此章文本分歧极大,互相抵触,这正是老子所说的“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司马迁是一流大学者,说老子“微妙难识”,此章就是明证。司马迁一定望洋兴叹,废书徘徊良久。老子此妙理,只有禅师能够相契,余者不得。以己意修改文本,在所难免。

文本对比: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以乐得之;同于失者,是亦乐得之。(王弼本、河上公本)

同于德者,道亦得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帛甲乙本)

同于道者,道亦得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汉简本)

故从事而道得之,同于德者,德得之;同于失者,道失之。(想尔注本)

于道者,道亦得之;于德者,德亦得之;于失者,失亦得之(傅奕本)

以上六本古本差别之大,足以骇人。鱼目混珠,莫衷一是。唯有深入禅宗和玄同教法,膏肓之间,玄珠始得。

(0)

相关推荐

  • 【大道至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融媒体一淄川发布 2015-03-10 但行好事 莫问前程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积善之家 必有余庆 <大道至简--中华传世经典选粹>是由中共淄川区委编辑出版的一部中华传统文化普及读物.该书 ...

  • 《道德经新译》第五十二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道德经新译>第五十二章(德篇第七章) 天道无亲  常与善人 (原第79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注 ...

  • 道德经第十四章译文——原文对照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十四章 道体无相章\即 ...

  •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译文——原文对照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二十二章 全德自隐章 ...

  •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译文——原文对照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章\ ...

  •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译文——原文对照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二十六章 寻根章 第一 ...

  •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译文——原文对照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二十九章 天下神器章 ...

  • 道德经第三十四章译文——原文对照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三十四章 道力神变章 ...

  • 道德经第十二章译文——原文对照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十二章 五官致昏章 第 ...

  • 道德经第十九章译文——原文对照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十九章 弃智章\返朴归 ...

  •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四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企①者不立,跨②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译文] 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