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灵隐寺有副对联,距今已有1700多年,曾助无数人走出迷茫
人生总有迷茫的时候,人生总有低谷的时候,人生总有那些乌云遮天,人生总有那些越不过似的坎。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想必每个90后都听过这首歌谣,而这首歌便是出自一部影视剧《活佛济公》,这部剧塑造了一个酒肉和尚,与传统和尚的定义不同,这个和尚穿的破破烂烂,既吃肉也喝酒,但是却行侠仗义,做好事不留名,这看似颠覆的传统意义上的和尚角色,但却有一种特殊的吸引人的魅力,而最终这些好心肠的和尚们都居住在灵隐寺。
灵隐寺虽然不像洛阳白马寺,大雁塔小雁塔等建筑是国内最著名的佛教建筑一样,但是灵隐寺也因为环境清幽,蕴含诗意让人难以忘怀,而最著名的便是灵隐寺门口的一副对联,开导了很多没有办法解除内心忧愁的人。
灵隐寺的由来
灵隐寺始建于东晋,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作为江南最著名的寺院,灵隐寺隐藏在峰峦叠翠之中,灵隐寺最妙之处便在于一个隐字,在崇山峻岭之间,在瀑布飞流之间,有一处曼妙的寺院,这便是隐字的意思,当年一名叫慧理的僧人来到此地,看此地山林俊秀,重峦叠嶂,是一处风水宝地,便在此修建寺院,由于此地树木茂密,从外部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寺院的存在,并且慧理坚信此地有神庇佑,便取名灵隐寺作为自己修行的场所。
在五代十国,将灵隐寺进行扩建的规模一度达到最大,气势恢宏的灵隐寺还被列为师禅院五山之首,后来更是有文人墨客和王侯将相来此抒发情怀,品鉴山水,灵隐寺隐于山中,只觉妙趣横生,让不少以文人自居的人多了一份舒展内心才华的情怀的圣地。
说到灵隐寺,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那边是与清朝的康熙皇帝有关,大家都知道乾隆皇帝多次下江南,其实康熙皇帝曾经也南巡过,南巡时便来到灵隐寺,看到灵隐寺如此环境清幽,丛林俊秀,便心生欢喜,传说康熙皇帝当时正直下过雨之后来到灵隐寺,山水雾蒙之间,一座寺庙掩映其中,只觉意趣横生。
康熙皇帝酷爱题字,而灵字的繁体字,上面是一个雨字,中间有三个口,下边则是一个云字,但是康熙皇帝没有把握好问题,雨字写得太大,一度让字有些不协调,为了避免尴尬,康熙皇帝灵机一动,将灵隐寺的灵变成云,繁体的云上边一个雨,下面一个云,灵隐寺还有另一个康熙所赐之名,那边是“云林禅寺”,这个名字与灵隐寺倒也是环境相符合,名字与环境相互衬托。
解惑的对联
在灵隐寺有一副著名的对联,这幅对联启发了很多人,这副对联说“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意思是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不能够要求事事顺心,只有在生活中懂得知足常乐才能够让心态更加的平和,其实世界上本没有烦恼,而是庸人自己为自己自寻烦恼,如果在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够心胸开阔一些,很多事情便能够迎刃而解。
一些事情的化解全在我们自己的内心,而不是事情的本身,当我们被尘世的烦恼所扰时,有太多的牵绊和惦念,这使我们的心有些不平静,而心不静就会心生烦恼,只有知足常乐,悟透世间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才能够逐渐的让自己内心平静而获得快乐。
传说在清朝年间,有一个秀才备考多年还没有中举,非常烦闷,心情抑郁几度想要自杀,而其家人时常开解也没有办法,最后这位秀才疯疯癫癫来到灵隐寺所在的山林中,在看到灵隐寺门口的这幅对联之后,这名秀才好似心中平静了许多,像是有高人指点,顿时醍醐灌顶,感觉内心的困惑迎刃而解,然后这位秀才就放弃了继续科举的念头,在自己的家乡办起了书塾。
虽然自己没能够高中状元,但是他开车的私塾让十里八乡的孩子都能够有学上,他将自己的满腹学问传授给其他孩子,他从此桃李满天下,教出的学生有的高中的状元,在朝为官,有的成为天下名士,有的和他一样回到家乡,做一位教书先生,桃李满天下,虽然他没能够实现最初的心愿,但是也因为这副对联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人生状态
有的人一生都在追寻人生的目标,有的人却安于现状,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似乎迷茫得更多一些,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难以跟上时代的脚步,便开始迷失或者怅然,不知道怎样的人生状态才是最好的,或者在大数据和信息发展的如今,我们可以很轻易地获知他人的生活,由于物质极度丰富,有的人占有较多的资源,而有的人资源有限。
与周围的其他人相比较,总是会发现自己生活的不如意,慢慢地便在心中造成痛苦,这也是痛苦的最初萌芽,从不满足自己的生活,一直都在艳羡他人的生活,有时也是痛苦的根源所在,如果我们一直生活,一直不满足于现有的生活的话,我们便会不断地努力,这好像会让我们的生活充满动力,但是我们应该学会化解内心的欲望和痛苦,这样我们的人生也许才会幸福一些。
笑看人生的不如意,学会知足常乐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边云卷云舒”,也许这句话是很多人的座右铭,很多人想要成为这样高风亮节的人,也想在这个嘈杂的世界拥有这样的心态,但尽管很多人想以这样的心态和这样的状态来要求自己,但现实生活往往总是事与愿违。
在每个人都争名逐利的今天,我们很难慢下来,也很难知足于现状,我们在不停地奔跑,而在奔跑中我们也在一直迷失,一边迷失一边失去,一直充满欲望,一直烦扰内心,但愿看到这幅对联的人都能够像对联所说的一样,笑看人生的不如意,学会知足常乐。
参考文献:
《济公游记》
《幽窗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