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医话】吴生元: 痛风中医辨证论治
痛 风
一、概述
痛风系由湿浊瘀阻,留滞关节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引起的多以趾、指等关节红肿疼痛,或伴发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中医学“痛风”病名见于金元时代《东垣十书》《丹溪心法》等,将痹证中的痛痹或痛痹与行痹并列称之为痛风,或白虎历节风。《丹溪心法●痛风》曰:“痛风者,四肢百节走痛也,他方谓之白虎历节风证。”清●李梃《医学入门●痛风》云:“形怯瘦者,多内虚有火;形肥勇者,多外因风湿生痰。以其循历遍身,日历节风,甚如虎咬,曰白虎风,痛必夜甚者,血行于阴也。”又云:“痛多痰火,肿多风湿……痛风百节酸痛无定处,久则变成风毒痛入骨髓,不移其处。”清●喻嘉言《医门法律●痛风论》云:“痛风一名白虎历节风,实即痛痹也。”中医学所言“痛风”与现代医学所称的“痛风”虽不能完全对应,但从症状表现及证候学诊断而言,相当于西医学痛风(gout)。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及由此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况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
痛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痛风大多数病因不明,属遗传性疾病;继发性可由肾脏病、血液病及药物引起,痛风为其并发症。痛风的发病与地域、饮食、经济及医疗水平等因素有关。研究资料显示,北美和欧洲的发病率分别为0.3%与0.27%。随着经济的发展,亚洲地区近20年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与发达国家相比,过去我国痛风患病率较低;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痛风的患病率逐年增高。近期流行病学调查患病率已超过0.3%,50岁以上干部、知识分子痛风患者已达1%。痛风已成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痛风及高尿酸血症与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密切相关,已成为识别代谢综合征的早期标志,这使人们对高尿酸血症及痛风产生了更多关注,并重新审视一些疾病的危险因素和防治策略。
二、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痛风的主要原因在于先天性脾肾功能失调。脾之运化功能失调,则痰浊内生,肾司二便功能失调,则湿浊排泄缓慢量少,以致痰浊内聚,此时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劳倦过度、七情所伤,或酣酒食伤,或关节外伤等,则加重并促使痰浊流注关节、肌肉、骨骼,气血运行不畅而发本病。
本病病位初期在肢体、关节之经脉;继则侵蚀筋骨,内损脏腑。病性属本虚标实,以肝肾亏虚、脾运失调为本;后及他脏,以风寒湿热、痰浊、瘀血闭阻经脉为标。
三、治疗思路
1、病因病机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从大的范围而言,乃可归入痹证。但其病因病机,首先是内因禀赋不足,肝肾亏虚,精血不足,则筋骨经脉失养。外因方面,感受风、寒、湿邪,留着于肢体、筋骨、关节之间,痹阻经脉气血;加之膏粱厚味,嗜酒生湿,劳倦内伤,湿热聚而生痰,痰凝而血瘀,湿热痰瘀不得及时宣散,蕴郁交结于腠理皮肤之间,形成里有寒湿阻痹,外有湿热痰瘀阻滞,致使关节经脉气血不通而发为痛风。故其治法不能是单一的化寒化热,而采用寒热异治、内外分消的方法加以治疗。此种认识不同于常法,亦与其他医家见解不同,并非标新立异,而是来源于临床实践。
2、分期论治
急性期多于实证为主,当分清湿热蕴结、内寒外热证。急则治其标,湿热蕴结治以清热除湿通络;内寒外热证,采用内外合治、寒热分消的方法,以中药配方内服,外洗配合治疗。间歇期与慢性期,多于本虚标实为主,多见脾虚湿阻、寒湿痹阻、肝肾亏虚,标实多见痰瘀痹阻。病久脾肾亏虚,变生寒湿,湿邪郁久化痰;加之病久必瘀,痰瘀互结,化生为痛风石。故当积极、早期、长期治疗,以防痛风石形成,损伤关节,同时减少急性发作。治当健脾渗湿,化痰通络为主,兼以益肾养肝之法。
热痹日久易消灼阴液,损伤气阴,治当固护津液。竹叶石膏汤主治邪热未清,气津两伤证。清热的同时益气养阴,祛风除湿的同时补肾健骨,祛邪而不伤正。
3、饮食起居
饮食起居对该病的影响较大,如膏粱厚味、嗜酒生湿、劳倦内伤等常引起关节红肿热痛急性发作,故指导患者饮食起居尤为重要。
四、辨证论治
痛风病因病机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公认的临床证候分型标准、治疗方法差异较大。《实用中医风湿病学》将痛风性关节炎分为:风湿热痹证,用白虎桂枝汤治疗;风寒湿痹证,用薏苡仁汤治疗;痰瘀痹阻证,用桃红饮合二陈汤治疗;气血不足、肝肾亏虚证,用独活寄生汤治疗。《痛风的诊断与治疗》则分为:下焦湿热证,用四妙散治疗;瘀血阻络证,用桃红四物汤;痰热夹风证,用痛风方;气血两虚证,用圣愈汤加减治疗。类此报道不少,但只限于一方一证,或仅用内服汤剂或足外用擦剂,虽各有见地,但疗效仍不够理想。根据自身长期临床实践,对痛风的临床治疗分3期6型进行辨证论治。
(一)急性期
1、湿热蕴结证
症状:局部关节红肿热痛,发病急骤,病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多兼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或头痛汗出,小便短黄;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除湿,祛风通络。
方药:①竹叶石膏汤加减:淡竹叶、生石膏、知母、沙参、麦冬、法半夏、海桐皮、海风藤、透骨草、淫羊藿、薏苡仁、独活、甘草。②四妙散加减:苍术、黄柏、苡仁、牛膝、独活、防己、威灵仙、土茯苓、蚕砂、甘草。
加减:热甚者,加连翘、忍冬藤;阴伤甚者,加玄参、生地;肿痛甚者,加乳香、没药;关节周围有红斑者,加生地、丹皮、赤芍;下肢痛甚,加牛膝、木瓜、独活;上肢痛甚,加羌活、威灵仙;兼表证者,加桂枝、杭芍,或改用白虎桂枝汤加减(知母、生石膏、粳米、桂枝、白芍、细辛、川芎、苡仁、海桐皮、海风藤、透骨草、甘草)。
2、内寒外热证
症状:关节疼痛,局部触之发热,但自觉畏寒,全身热象不显,舌苔或白或黄,或黄白相间,脉弦数。
治法:寒热分消,内外合治。内治散寒除湿,温通经络;外用清热解毒,散结消肿。
方药:①内服黄芪防己汤加减:黄芪、防己、桂枝、白术、茯苓、细辛、川芎、羌活、独活、秦艽、怀牛膝、海桐皮、海风藤。②外用苦参黄柏汤外泡洗:苦参、生黄柏、土茯苓、大黄、皂刺等。
(二)间歇期
脾虚湿阻证
症状:关节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的症状,或高尿酸血症;或见身困倦怠,头昏头晕,腰膝酸痛,纳食减少,脘腹胀闷;舌质淡胖或舌尖红,苔白或黄厚腻,脉细或弦滑。
治法:健脾化痰,渗湿通络。
方药:健脾渗湿加减。
三七、小红参、茯苓、白术、土茯苓、天竺黄、薏苡仁、金钱草。
加减:湿甚者,加滑石、玉米须;痰甚者,加陈皮、法半夏、天南星;夹瘀者,加丹叁、红花、桃仁。
(三)慢性期
1、寒湿痹阻证
症状:关节疼痛,肿胀不甚,局部不热,痛有定处,屈伸不利,或见皮下结节或痛风石,肌肤麻木不仁,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或濡缓。
治法:温经散寒,除湿通络。
方药:黄芪防己汤加减。
黄芪、防己、桂枝、白术、茯苓、细辛、川芎、羌活、独活、秦艽、怀牛膝、海桐皮、海风藤。
加减:寒甚者,加附片,或改用桂枝附子汤(附子、桂枝、白芍、细辛、川芎、独活、海桐皮、海风藤、伸筋草、薏苡仁、生姜、大枣、甘草);湿邪偏甚者,加木瓜、萆薢;皮下结节或痛风石,加天南星、金钱草、炮山甲。
2、痰瘀痹阻证
症状:关节疼痛反复发作,日久不愈,时轻时重,或呈刺痛,固定不移,关节肿大,甚至强直畸形,屈伸不利,皮下结节,或皮色紫暗,脉弦或沉涩。
治法:活血祛瘀,化痰通络。
方药:桃红四物温胆汤加减。
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威灵仙、秦艽、陈皮、法半夏、茯苓、竹茹、苡仁。
加减:皮下结节,加天南星、白芥子;关节疼痛甚,加乳香、没药、全蝎;肿痛甚,加土茯苓、滑石、防己;久病体虚者,加党参、黄芪。
3、肝肾亏虚证
症状:关节疼痛,反复发作,日久不愈,时轻时重或游走不定,甚或关节变形,屈伸不利,腰膝酸痛或足跟疼痛,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滑细。
治法:益肾养肝,活络止痛。
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
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川芎、当归、桂枝、杭芍、怀牛膝、杜仲、淫羊藿、苡仁、甘草。
加减:冷痛甚者,如附片、干姜;腰膝酸痛甚者,加黄芪、鹿角霜、续断;关节重着、麻木者,加防己、苡仁、苍术、鸡血藤;皮下结节,加天南星、白芥子、阴虚者,合二至丸加减,或以六味丸、左归丸加减;阴虚火旺者,加知母、黄柏,或以知柏地黄丸加减。
五、诊治特色
元●朱震亨在《痛风论》谈到:“痛风者,四肢百节走痛,方书谓之白虎历节风证是也。”就其发病机理,朱氏认为:“彼痛风也者,大率因血受热,自己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肩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搏,热邪得汗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丹溪心法》又云:“肥人肢节痛,多是风湿与痰饮流注经络而痛;瘦人肢节痛,是血虚。”近期有学者认为主要在于人体正气不足,阴阳失调,湿热痰瘀等病理产物聚于体内,留注经络;复因饮食劳倦,房室不节,感受外邪,内外合邪,气血凝滞不通,发为痛风。《实用中医风湿病学》认为,痛风发病之主要病因为湿热。兼夹之邪,一是起居不慎,外感风寒,膏粱厚味,内聚湿热均可诱发;二是湿热聚而生痰,痰凝则影响气血流通,湿热与痰瘀胶结而发痛风。然而,单一病机、病证的观点是较为片面的,不利于疾病的诊治。
对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病因,内因为禀赋不足,肝肾亏虚,精血不足,则筋骨经脉失养。外因方面,感受风、寒、湿邪,留着于肢体、筋骨、关节之间痹阻经脉气血;加之膏粱厚味,嗜酒生湿,劳倦内伤,湿热聚而生痰,痰凝而血瘀,湿热痰瘀不得及时宣散,蕴郁交结于腠理皮肤之间,形成里有寒湿阻痹,外有温热痰瘀阻滞,致使关节经脉气血不通而发为痛风。故其治法不能是单一的化寒化热,而采用寒热异治、内外分消的方法加以治疗。内服散寒除湿,温通经络的黄芪防己汤加附片(生黄芪、防己、附子、草乌、桂枝、细辛、茯苓、白术、苡仁、牛膝、独活、透骨草)、外用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的苦参黄柏汤(苦参、生黄柏、土茯苓、大黄、皂刺等)泡洗患处。内外合治,2~3天之内即可达到消肿散结止痛的目的,比单纯内服或外治明显提高了疗效。
黄芪防己汤及苦参黄柏汤均系验方,原方主要用治风湿痹证。按中医学的观点,肢体关节的疼痛、肿胀机理皆属经脉气血痹阻不通所致,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一般认为,痹证的范围较大,而“痛风、历节”等亦属于痹证的范畴,后世医家也多认为将痛风归属于痛痹,因此将黄芪防己汤及苦参黄柏汤用于治疗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同样起到了应有的效果。内外合治,不仅疗效好,疗程短,且无毒副反应,简便易行,体现了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以此为理论依据,将两个方剂制成了内服的痛风消颗粒剂和外用的痛风清洗剂,两者结合配套使用,命名为“痛风消组合剂”,内服和泡洗同时进行。同时对制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作了试验研究,明确功能与主治,稳定制备工艺,拟订出制剂质量标准,进行了相关的药效学和毒理试验。其结果与汤剂的临床效果相吻合,未发现明显的毒副反应。尤其可喜的是在药效学试验中,“痛风消”组合剂对微晶型尿酸(MSU)诱导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具有一定特异性,显示明显的治疗效果;小鼠镇痛试验表明,能提高小鼠的痛觉阈值,且与阿司匹林组的镇痛效果接近。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汇制药公司生产的“中汇痛风定”胶囊对照,实验组药效明显优于对照组。通过临床观察及药物基础实验研究,均能支持本学术见解的可信性和实效性,为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临床诊治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有效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制了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系列专病制剂,如痛风贴、痛风气雾剂、痛风栓和七君颗粒等,亦取得良好临床疗效,以此丰富、完善、发展了中医防治痛风方药的理论与治疗方法。
【病案举例】
病案一
孙某,男,48岁。患者因“左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热痛1天”于2010年4月15日初诊。患者有痛风性关节炎病史3年,1天前因饮酒后夜间出现左足第1跖趾关节红肿热痛,疼痛剧烈,活动不利;口渴喜冷饮,发热,纳眠可,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查肾功示:血尿酸580μmol/L,尿素氮、肌酐正常。中医诊断:痛风(湿热蕴结证)。西医诊断: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治以清热除湿、益气养阴、祛风通络为法,方以竹叶石膏汤加减。
处方:生石膏30g,淡竹叶10g,麦冬15g,沙参30g,法半夏15g,知母15g,海桐皮12g,海风藤12g,透骨草15g,淫羊藿15g,薏苡仁20g,土茯苓30g,怀牛膝15g,独活15g,甘草10g。
每日1剂,煎服3次,连服3剂。
外治:用院内痛风清洗剂泡洗患处,温水兑药,每日2次。并嘱患者忌辛辣刺激食物,需饮食清淡、低嘌呤饮食,大量饮水。
二诊(4月19日):患者左足第一跖趾关节肿痛明显减轻,局部稍热,活动改善,嘱其多饮水,低嘌呤饮食,继用院内痛风清洗剂外洗患处2天,诸症悉解。
病案二
蒋某,男,59岁,干部。患者因“左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热痛伴行动不便”于1997年4月17日就诊,自述有“痛风性关节炎”史10余年。3天前曾进食螃蟹,次日突然感到左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热痛,疼痛进行性加剧,自服“别嘌呤醇”治疗无效。刻下症见:左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热痛,局部皮肤灼热感,左足不能着地行走;伴烦躁,头痛,汗出,舌质淡红,苔白,脉弦紧。实验室检查:血尿酸490μmol/L,肾功能正常,血常规正常,血沉20mm/h。中医诊断:痹证(内为气血不足、寒湿阻痹,外为湿热蕴结)。西医诊断: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予内服黄芪防己汤散寒除湿,益气活血,舒筋止痛;外洗用苦参黄柏汤清热祛湿,解毒消肿。
处方:黄芪30g,防己15g,桂枝15g,白术15g,茯苓15g,细辛8g,川芎15g,独活15g,怀牛膝15g,薏苡仁15g,淫羊藿15g,生姜3片,大枣5枚,甘草10g。
每日1剂,水煎分3次温服,连服3剂。
外洗方:苦参30g,土茯苓30g,黄柏20g,生大黄20g,虎杖20g,刺蒺藜20g,皂刺20g,怀牛膝15g,透骨草15g.海桐皮15g,海风藤10g,薏苡仁15g。
煎水泡洗患处,每日2次,每次30分钟,每剂用2天,连用3剂。
二诊(4月22日):患者左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热痛明显减轻,已能行走,局部皮肤灼热红肿渐消,烦躁头痛缓解,饮食可,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继续原治疗方案不变,守方再用3剂。
三诊(4月26日):上述症状完全消失,复查血尿酸已降至正常值范围(390μmol/L),血沉14mm/h。停用外洗方,继续益气养血、舒经活络之剂以善其后,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病案三
刘某,男,48岁。因“左足背红肿疼痛1周”于2010年8月17日初诊。刻下症见:左足背红肿疼痛,局部发热,活动受限;自觉发热恶寒,倦怠,纳差,口渴喜热饮,二便调;舌质淡红,苔黄,脉细弦。中医诊断:痛风(内寒外热证)。西医诊断: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治宜寒热分消,内外合治。予院内痛风消颗粒剂内服,每次15g,每日3次,以散寒除湿、温通经络;外用院内痛风清洗剂泡洗患处,每日1次,以清热解毒、散结消肿。连续应用3天,并嘱患者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及低嘌呤饮食。
二诊(8月23日):左足背红肿疼痛减轻,仍感倦怠,口渴喜热饮,二便调。
舌质淡红,苔白,脉细紧。中医辨证已转化为寒湿痹阻证,仅予院内痛风消颗粒剂内服3天,诸症悉愈。
图书名称:扶阳存津 擅用温通大法·吴生元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集
图书作者:吴生元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