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干半岛马其顿,为何被邻国逼着改国名?

1991年,马其顿从南斯拉夫解体出来,立国之路并不平坦。

古代马其顿大致位于爱琴海北岸,马其顿帝国(又称亚历山大帝国)是在中国战国初期崛起的,那时候商鞅刚开始在秦国变法,赵武灵王也正谋划胡服骑射,是中国历史大变革的前夜。

马其顿帝国比罗马帝国历史更久远,横扫亚非欧三大洲,最远打到了中国西北葱岭(帕米尔高原)一带,也就是汉朝时期盛产汗血宝马的大宛国。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亲率3万步兵, 5千骑兵、160艘战舰,渡过达达尼尔海峡,向波斯进军,征服了小亚细亚半岛。

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挥师南下腓尼基,沿地中海东岸前进,顺利进入埃及,还当上了的法老,在尼罗河口兴建亚历山大城。

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率军向亚洲腹地进发,在底格里斯河东岸的高加米拉打败波斯军20余万人。接着乘胜南下,轻取巴比伦,占领波斯都城苏撒和波斯波利斯以及米底古都埃克巴坦那。

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沿里海继续东进,经安息(帕提亚)、苏西亚、德兰古亚那,北上翻越兴都库什山脉,到达巴克特里亚(大夏)和粟特。

公元前325年,亚历山大挥师印度河流域,继续东进没有完全控制恒河流域,一年后陆军回到波斯波利斯和苏撒,舰队在底格里斯河口靠岸,东侵即告结束。

亚历山大东征历时10年,行程逾万里。在西起巴尔干半岛、尼罗河,东至印度河这一广袤地域,建成幅员空前的亚历山大帝国。

当年马其顿帝国实际能够控制的区域,包括亚洲的土耳其、非洲的埃及等地,其核心区域在如今的希腊,也包括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等国的一部分。

如今爱琴海北岸这一代,无论希腊人、马其顿人、保加利亚等,都认为亚历山大是自己民族的英雄。

从南斯拉夫解体出来的马其顿,面积只有2.57万平方千米,不到我国重庆的三分之一,而且山地居多,是个内陆小国。相比古代马其顿范围要小得多,更没法和马其顿帝国相提并论,如今的马其顿领土大幅缩水,也不能完全代表古马其顿。

马其顿人口只有207.7万(2019年),没有工业基础,也没有出海口,是欧洲人均GDP最少的国家之一。

1991年南斯拉夫解体,马其顿的国名为“马其顿共和国”,其国名引起邻国的强烈反对。希腊、塞尔维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都不同意马其顿称这个国名,其中反对最激烈的是希腊,曾以退出联合国作威胁。

希腊为了领国一个国名,为何如此冲动呢?

希腊有13个大区,其中有3个名字中带马其顿:色雷斯和东马其顿、中马其顿、西马其顿,这三个区面积约为马其顿国家的3倍,而马其顿帝国的首都佩拉也在希腊的中马其顿区。

希腊认为,古代马其顿核心区域在希腊,而马其顿帝国的首都和核心区域在希腊,现在南斯拉夫解体出来的这个国家,只不过是马其顿帝国的边缘地带,他们称马其顿国,是对历史文化的剽窃。

此事中国人倒是不难理解,我们多地在争抢曹操、诸葛亮等历史名人的标签,这其中的文化底蕴和商业价值都不可估量。

希腊是欧盟第二批成员,早在1973年就加入欧盟了,也同时是北约成员,很多国家不愿得罪希腊,也希望马其顿做出让步。

当时的马其顿真的是千疮百孔,不仅见证过去“一母同胞”的兄弟开战,国内还有错综复杂的矛盾。百废待兴的马其顿,想要拥抱国际社会大家庭,必须得到西方国家获得认可,以恢复元气。

1993年马其顿加入联合国,当时把国名改成“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希腊等几个邻国都不满意。

随后给马其顿“改名字”,成了当时欧洲的一个重大任务。毕竟巴尔干常年处于火药桶的状态,冷战后又迎来前南斯拉夫各地的战争。欧盟力图推动马其顿更改国名来促进其与希腊之间的和平,有人曾建议马其顿起名“南塞尔维亚”,引起马其顿的强烈反弹,名称争议僵持到了21世纪。

2019年,马其顿更改国名为“北马其顿共和国”,此举为该国加入欧盟和北约的准备工作铺平了道路。北马其顿当年就加入了北约,赶上了北约东扩的新一轮顺风车。作为巴尔干半岛小国北马其顿,在新世纪加入北约和欧盟,获得美国和西欧的庇护,可谓两大夙愿,如今已经完成一个。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