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小儿积食脘腹痛医案验方

秋季是肠胃疾患高发季节,饮食稍有不慎(多因进食生凉瓜果、烧烤煎炸、海膻发物等)就容易出现脘腹疼痛、胀满、腹泻或便秘,伴发纳呆、口干口苦、舌体胖大、舌苔厚腻中有裂纹,或见身体倦怠乏力,精神萎靡,或见夜不能寐,辗转不宁,或见夜寐流酸馊口水,磨牙啮齿,或梦呓。多数患者在西医做各项检查都鲜有阳性征象,常常会因为腹痛、胃胀给予消炎止痛和促进消化的酶类制剂或灭活杆菌制剂予以调理,用药后效果未必明显。故而寻求中医诊疗者屡见不鲜,只要耐心辨证多能发现病因、病机,进而根据证候及病机处方用药,往往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对于痛症,中医比较优势的治疗措施是针灸,针灸可以通过刺激人体腧穴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之效,从而治疗“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我个人在临床多采用针灸配合中药综合治疗脾胃系痛症。

谢某某,男,七岁,2020年9月8日初诊,因“脘腹疼痛四日”来诊。四日前,患儿父母旅游返回,捎带一些土特产风味小吃,患儿大快朵颐,进食各类零食,而后又进食冰镇酸奶,继而出现脘腹胀痛、绞痛,需蜷曲抱膝以缓解脘腹疼痛。其父母带其去看儿童医院急诊,经影像学和生化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给予消炎止痛药物治疗,虽能止痛一时,而至夜晚不得安睡,常常每隔一刻钟就要被痛醒。在居所附近看社康门诊,予以双歧杆菌调整肠胃菌群,亦不见好转。经朋友介绍来我处就诊,刻下患儿面色微黄,精神萎靡,痛苦面貌,以手护腹,哀声连连,腹部压痛“+”,反跳痛“-”,局部肌肤尚且柔软,未触及明显包块或条索状物,胃脘部闷痛,不欲饮食,大便干硬,小便黄涩,舌体胖大质红,舌尖微紫,舌苔黄腻,脉滑数。拟以小儿胃脘痛病(食滞胃脘,郁久化热证)诊治,予以针灸配合中药治疗。选穴中脘、天枢(双)、足三里(双),行平补平泻手法,在腹部予以温灸,温灸过程中(十分钟左右)患儿酣然入睡,候孩子苏醒后取针,在腹部施以摩腹手法促进肠胃蠕动,消食化积。患儿精神明显恢复,虽然针刺的时候有些哭闹,但是治疗后却满心欢喜。

为巩固脾胃运化之机,给予消食化积方:布渣叶30克,花槟榔10克,春砂仁10克(捣碎后下),草果仁10克(捣碎后下),广木香10克(后下),蒸陈皮10克,大腹皮10克,紫苏梗10克,延胡索10克,徐长卿10克,苏木6克,炒莱菔子10克(捣碎),焦山楂10克,焦神曲10克(包煎),鸡内金10克,怀山药30克,杭白芍30克,生甘草15克,水煎服,日一剂,早晚饭后温服。

2020年9月9日,微信反馈患儿已然恢复正常,已经可以正常去上课了。

秋季是多事之时节,故而人们常说“多事之秋”,小儿常常因为饮食失当而出现各种消化系疾患,一旦消化系(脾胃土)出现异常则百病丛生,所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非常重要,日常生活中,务必要注意饮食宜忌,特别是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进行饮食调整,而不可以“一视同仁”,吃大锅饭。小儿本来脾胃就比较虚弱,需要用心呵护才能顾护好脾胃运化之机,稍有不慎都会造成脾胃损伤,家长朋友在家需要注意关注小儿饮食安全,同时要叮嘱孩子在学校也要注意饮食卫生,切记进食要细嚼慢咽,不宜暴饮暴食,瓜果生冷之品不宜过度进食,餐后不宜剧烈运动和蹦蹦跳跳,可以适当散步或走动即可;午睡期间尽量注意保护腹部以免风寒侵袭。

饮食积滞常用的经典中药处方有保和丸、木香顺气丸、香砂养胃丸、木香流气饮、四磨汤、枳实导滞丸、二陈汤、和胃汤、越鞠丸、平胃散、承气汤系列等。 市面上常见的中成药主要有消积丸、疳积散、肥儿丸、保和丸、健胃消食片、小儿消食片、启脾丸、藿香正气丸等。在过去十年余临床常用家传三甲四仙汤(张学礼):炮山甲、制鳖甲、制龟甲各一钱半(共为细末,分二次冲服),焦神曲三钱,焦麦芽三钱,焦山楂三钱,炒槟榔三钱,鸡内金三钱,怀山药三钱,生白术三钱,胡黄连一钱,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功能健脾消食,化积导滞,对于饮食积滞而见的胃脘胀满、纳呆厌食、大便燥结等有显著疗效。若见大便秘结严重者可以加用生大黄、炒枳实以泻热通便;若大便溏泄者,可以加用茯苓、薏苡仁、车前子,以健脾利湿止泻;若腹胀甚者可以加用莱菔子、大腹皮以下气消食除胀;若气虚者可以加用黄芪、人参、太子参以补中益气;若胃脘胀痛显著者可以加用延胡索、杭白芍、徐长卿、苏木、川楝子等以理气散结止痛。

一般食积或脾胃虚寒性脘腹疼痛使用热敷的方法多有良效,常用炒小茴香、炒盐橘核、炒荔枝核、草果仁、甘松节、白豆蔻、荜澄茄、山奈各15克文火炒热,温度适宜时外敷脘腹部,常常可以快速缓解疼痛症状。拿肚角、捏脊、推脾经、运内八卦、摩腹、手指点穴等推拿手法在临床上对于缓解食积引起的胃脘疼痛效果显著,耐针灸者可以给予针刺四缝穴、内关穴、中脘穴、天枢穴、足三里穴、上巨虚、脾俞、胃俞等腧穴,也可以采用灯火灸疗法进行穴位刺激以消食化积。民间尚存在割治疗法,常在鱼际穴或者在第十一胸椎棘突旁进行割治,挑割黄色筋肉,能够达到健脾消食、化积消疳之效。临床上,因为小儿惧针常常单刺中缝穴(四缝穴中中指处之一,中指近指间关节中央是穴)而后挤出黄色透明黏液,至出血为止,效果显著。

张玉龙,中医世家,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本科。师从杨俊、杨任民、马俊、周楣声、潘嘉龙、董洪强、马山等国家级名老中医,精于切脉、面诊、舌诊诊断疾病,擅长中药(内治外治)、针灸、推拿、艾灸、刮痧、火罐、刺络放血等综合治疗疾病。

      擅长治疗

内科:感冒、咳嗽、哮喘、支气管炎、高血压、糖尿病、中风、心血管疾病、肠胃疾病(腹痛、腹泻、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萎缩性胃炎、肠道息肉)、肝胆疾病(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道息肉、黄疸)、肾病(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等)、顽固性失眠、头痛(偏正头痛、头风、外伤性头痛)、结石及各系统肿瘤调治等。

妇科: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妊娠病(妊娠恶阻、妊娠外感、妊娠高血压、高血糖、妊娠便秘、尿潴留等)、崩漏、妇科炎症、产后病、乳腺病、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多囊卵巢综合症、子宫腺肌症及不孕症等。

儿科:感冒(反复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腺炎、腹泻、虫症、小儿厌食症、遗尿、多汗症、湿疹、水痘、小儿多动症等。

男科:遗精、阳痿早泄、前列腺炎、不育、阴囊湿疹、生殖器疱疹等。

五官科:牙痛、口腔炎、鼻炎、咽喉炎、结膜炎、飞蚊症、中耳炎、耳鸣耳聋等。

皮肤科:皮炎、湿疹、黄褐斑、青春痘、带状疱疹、荨麻疹、白癜风、脱发、肥胖症等。

骨伤科: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膝关节炎、痛风、腰扭伤、股骨头坏死、神经痛、落枕、滑膜炎、筋膜炎、肩关节周围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及各种痛症等。

(0)

相关推荐